自行车的变迁

2019-09-10 07:22杨火根
老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票证代步爱车

杨火根

20世纪70年代初,我20来岁,被下放在大队当教师。那时老百姓企盼的家庭建设“四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中,最让我眼馋心痒的是自行车,不单单是为了出行方便,我还羡慕年轻人骑着自行车的那份潇洒。

在计划经济年代,票证在百姓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粮票、布票、肥皂票、糖票、酒票、手表票等,只要是工厂生产的物品,几乎都要凭票购买。人们啧啧称道的自行车三大品牌——凤凰、飞鸽、永久,如果没有票,哪怕再有钱,也是“梁山的军师——吴(无)用”。我是一个乡村教师,商业部门又无亲无友,到哪里去弄票证呢?望着县城五金商店和公社供销社那么多名牌自行车,我只能一声长叹。

1979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公社的先进教师代表座谈会。座谈会上,我就这事发了通牢骚,公社书记听说了这事,心生恻隐,给我弄了张永久自行车的购车票。喜出望外的我千恩万谢之后,赶忙取出储存了多年的168元钱,跑到供销社提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家。

自行车买回来了,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一家人都为之高兴。什么叫作“爱不释手”?这回我可切身体验到了。新买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成天就想着打扮爱车。我先是学着别人样,把三角架用彩色薄膜严严实實地包裹起来。过了些日子,有朋友郑重告诫我,这三角架不能包,包上了不透气,日子久了会掉漆,于是我又赶紧拆掉薄膜。每天一有空我就用抹布把自行车三角架、龙头甚至每根车条都擦上一遍,让爱车一尘不染。我隔三岔五推车到修车铺,让师傅用上光蜡打一遍。那时候自行车很容易被偷,我就不厌其烦地每天把自行车搬到屋里过夜。我享受着骑名牌新车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受累了两年,结果还是“大意失荆州”,爱车被偷了。

之后由于结婚生子经济压力大,加上惩罚自己不可饶恕的疏忽,几年下来我都没有再买车的念头。

时光一晃到了90年代,自行车早已退出了家庭基本建设“四大件”的行列,从稀罕的奢侈消费品变为普普通通的代步工具,各家各户都拥有一辆或者多辆自行车。县城里,每天上下班时刻,自行车流就像春天池塘里成群游动的蝌蚪,这景象曾经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自行车王国”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最亮眼的名片。我爱人、儿子都买了自行车,我则是前后换了两辆车,但是当我骑着它们时,早年骑那辆永久自行车的自豪神气,已经荡然无存。

进入新世纪后,自行车不再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取而代之的是速度快许多倍的摩托车、电动车,而且小汽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时在公路上行走十里八里,都很难见到自行车的身影。曾经风光无限的自行车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近些年,自行车的命运似乎“柳暗花明”。随着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观念深入人心,许多人又喜欢上了自行车。青年一代认为,骑自行车出行,免去了开汽车时时处处堵车的烦恼。老一辈人认为,骑自行车出行,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大小城市里,共享单车以其便捷灵活等优点,颇受人们青睐,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回想往事,真是感慨万千,小小自行车反映出人们生活的大变化。从奢侈品到日常生活用品,从自行车王国的骄傲到以后淡出代步工具行列,再到近年来的悄然回归,自行车折射出的是普通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奋进中的中国几十年间的沧桑巨变。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票证代步爱车
基于盲人产品无障碍设计研究开发盲人代步车项目
汽车穿毛衣
代步一体化新型产品的设计研究
票证收藏驶入“快车道”
张宝红:中国票证拍卖第一人
这些车主都有毒吧
电动助力代步拉杆箱的研究与设计
张凌玮
投资粮票成富翁
投资粮票成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