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接受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19-09-10 13:15:37丛雅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微创手术

丛雅婷

[摘要]到目的:分析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接受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4月-2018年7月接受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80例。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康复组(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各4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腰椎功能及疼痛陧度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腰睢功能及疼痛程度陶有好转。护理后比较参照组。康复组腰椎功能评分及疼痛程度情况更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微创手术腰椎键盘突出患者护理中采用阶梯式康复护酐预。有益于患者腰椎功能提升。缓解疼痛程度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阶梯式康复护理;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155-01

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临床中时常可见的病症,常见病因以外伤或者腰椎间盘发生病变诱发,临床症状则以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为主,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腰椎活动能力下降,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两年来临床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腰椎间盘微创手术趋向于多样化,且临床效果显著,相关文献认为,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时有效、科学化的护理,有助于手术疗效保障,提高预后效果。因此,本研究对接受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阶梯式康复护理,现汇报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80例在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发分为参照组和康复组,各40例。纳入标准:均经过腰椎X线平片、CT检查确诊;临床症状下肢放射痛、腰痛等;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腰椎骨质增生、肿瘤、结核者;腰肌劳损严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配合较差者。对照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35-63岁,平均(49.03±2.96)岁,病程7-14个月,平均(10.53±2.13)个月。康复组男女比例20/20,年龄35-64岁,平均(49.52±3.06)岁,病程7-14个月,平均(10.58±2.17)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常规健康宣导、饮食和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病情跟进,康复锻炼。

康复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方法:(1)术前:护理人员利用医院多媒体设备,经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行图文结合方式的生理结构解剖,让患者正确认识日常坐姿等姿势的重要性。术前为患者讲解康复训练方法,正确锻炼患者臀肌、腹肌,同时指导患者轴示翻身需头肩部和腰部、腿部置于同一线上翻身,同时同向进行60°翻动,期间不允许出现扭动,每日训练两次,10min/次;床上大小便在患者允许的情况小,床头抬高,帮助患者坐于便器上,告知排便時,双腿屈膝用力,病情比较重,使用深呼吸排便法,避免病情突变。指导腰围正确佩戴法。根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2)术后:术后麻醉效果过后,康复师配合护理人员检查患者各项指标,制定康复方案,分为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被动主要以患者术后无法移动期间为主,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主动锻炼,主要包括:实施腿抬高、足踝泵、屈髋屈膝训练、髋关节外展训练及足踝等锻炼,按照病情情况,抬腿锻炼每组10次,足踝泵每次30下,屈髋屈膝训练25次,髋关节外展训练15次,足踝30次;之后采用五点支撑法,用头、双肘及双脚为支撑点,用力向上挺腰抬臀,五点支撑法熟练后,增加难度,使用三点支撑法,头部及双足作为支撑点,用力向上挺腰抬臀,并用力将腰背用后神,三点及五点支撑法训练每曰两次,20min/次:腰背锻炼法:取仰卧位,伸直两腿轮流抬起,动作由慢到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续10次,再或者取俯卧位,胸腹为支撑点,头部、腿部及胳膊均往后神,最后股四头肌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尽量多锻炼。同时术后48小时后,行走及站立锻炼给予患者腰围佩戴锻炼,并指导坐姿、走姿;术后7天内,尽量增加锻炼量,让患者康复锻炼方法,指导日常生活中腰椎前屈的正确方式。(3)延续: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组建微信等网络平台群,邀请患者参与,当患者遇到疑问可利用网络平台提问、解决。患者复诊时,护理人员评价患者腰椎功能,调整康复锻炼方案,同时评估腰椎主动活动情况,合理制定医疗体操锻炼,确保稳定锻炼,坚持锻炼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腰椎功能情况,采用JOA评分量表,分值0-29分,25分以上优,16-25分良好,10-16分较好,10分以下差。对比分析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O中的t检验处理,当组间数据比较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2.1疼痛评分对比

经护理后,康复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护理后康复组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经过腰椎间盘各个位置退行性病变或者外力影响,椎间纤维出现破裂,导致患者的髓核组织出现突出,进而造成脊神经根被刺激压迫,诱发疾病。另外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病因比较复杂,症状较多,所以大多数患者腰椎功能下降,腰部活动被限制,影响到生活及工作。微创手术作为临床中治疗的主要手段,经过椎间盘摘除,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根据临床中相关文献研究指出微创手术无法有效恢复患者的腰椎功能,甚至手术操作还会影响到神经等功能,造成腰椎功能障碍,同时在该报道显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功能下降问题。再根据临床中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实施,康复方案调整,患者腰椎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且随着锻炼强度、难度,腰椎功能呈现阶梯式恢复。此外,阶梯式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延续到家庭,有效确保锻炼效果,让患者根据康复锻炼和病情好转情况,适量增加锻炼量,还有效将患者烦恼的疼痛问题解决。

综上所述,对接受微创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阶梯式康复锻炼护理干预,经过不同阶段锻炼,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少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程度微创手术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舒适护理对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患儿心率、血压及疼痛症状的影响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上海医药(2016年21期)2016-11-21 22:45:17
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评估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7:29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