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
“讲了就要听,听了就要干,干就要干好!”广元市剑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母雪龙的话被全县所有党员干部牢记在了心间。去年以来,剑阁县以“作风纪律深化年”为抓手,立足实际、创新载体,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重心,广泛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走基层”到“守基层”……以实际行动确保基层群众普受惠、常受益。
监督检查常态化
实现“阳光下”作业
“几年没来镇政府了,变化可真大。”剑阁县剑门关镇双鱼村70多岁的陈国英老人,在便民服务中心军人事务窗口办事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窗口工作人员小沈反复叮嘱老人:“您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认为我们工作存在问题,请一定跟我们讲。”
“好!好!”陈国英点头回应,“以前来政府办事,不知道找谁,去哪儿办,怎么办?也没人搭理。现在不同了,大厅里有工作人员的照片和简介,知道这个人是干啥的,做哪些事,还公开了舉报电话,有问题都能及时反映。”
为切实抓好监督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去年以来,剑门关镇按照管理权限,采用分级负责管理的办法,在政府一楼大厅晒出了八个方面86小项被监督指标清单,主动接受监督。监督人可以通过电话、信息、监督意见箱、二维码扫一扫等信息渠道,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内和之外的行为规范、纪律作风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主要是采用累计积分制(一年12分)和五级预警(4、6、8、10、12五个级次)的办法,强化万事抓早抓小抓预防,防止干部纪律作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现象发生,让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安全工作,愉快生活,实现把‘工作干起来,规矩讲起来,纪律严起来’的目的。”剑门关镇相关负责人说,其结果运用主要是作为干部考核评价、评优晋级、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守基层”就是人要下得去
事要办得好
“大娘,我是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请问您家现在能用上电了吗?还有什么难题或意见建议,您都可以向我们反映。”剑阁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仲勇,来到公店乡五一村贫困户家中“复诊”。“谢谢你们!都弄好啦!”大娘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县里一些乡镇、部门作风问题突出,解决基层具体事务时,存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情况。”仲勇表示。去年以来,剑阁县持续深化党员干部作风纪律,在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23个县级涉农部门主动下沉基层,前移办事“窗口”,建立长期“驻守”工作机制,带动县、乡两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把惠农政策带到群众身边、落实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解决乡镇困难和群众诉求。
为确保工作实效,剑阁县纪委监委同步建立了《乡镇待解决事项工作台账》,实行“工作任务派单制”,将需要解决的事项分派到相应部门的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跟踪督促。县纪委监委定期对纪检监察组解决处置情况进行“复诊”,事项解决不到位、推进无效果的,向部门党组(党委)制发《督责清单》,限时整改和落实。
“我瘫痪了十几年,行动不便,国土部门的人主动上门服务,让我们省了不少心。”89岁高龄的唐克彦老人前不久打算转卖掉普安镇的一套小区住房,但由于脑溢血瘫痪在床多年,本人无法到社区服务站登记办理变更过户手续。县自然资源局在“守基层”活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指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到老人家中,在病榻前,现场询问老人真实意愿,并登记签字予以确认。
县农业农村局则按照“一村一人、不交叉、不重复、全覆盖”的原则,从省、市、县农业系统选派了163名农业科技人员,驻村开展农业技术帮扶。县健康蔬菜合作社便是其中受益的一家,在“守基层”活动的帮扶下,这家合作社已由最初的5户人16亩土地,发展到如今的64户400余亩地。(责编/王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