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薇 姚海凤 陈玉茹
内容摘要:杜甫的《春望》是五言律诗的典范。“望”是题眼,也是诗眼。全诗以“望”统摄,通过现实眺望与内心期望的落差,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不仅写出了诗人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写出了诗人对安居乐业生活的期望。还“望”见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春望》 望 落差 情怀 艺术风格
杜甫的《春望》是五言律诗的典范,被选入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望”是题眼,也是诗眼。全诗以“望”统摄,通过现实眺望与内心期望的落差,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不仅写出了诗人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写出了诗人对安居乐业生活的期望。
一.“望”与落差
望,向远处看、眺望。(新华字典)但是杜甫登高远眺,望见的长安与自己内心所期望的长安呈现着极大的落差。因此,在全诗的首联中,诗人以“破”和“深”两个字,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极大落差。
首先,首联的上半句“国破山河在”中,诗人通过“国破”和“山河”表达了第一个层面的落差。作为俘虏的杜甫在春季登高远眺长安,虽然山河依旧,虽然国都草木依旧茂盛,但是此国都长安已非彼国都长安了,和自己心中期盼看到的春季鸟语花香、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相去甚远。怎一个“破”字了得。这是全诗第一个层面的落差:时代悲剧下自然之景与诗人内心期望的极大落差。其次,首联的下半句“城春草木深”中,诗人以一个“深”字表达了第二个层面的落差。“草木深”指的是草木长得茂盛,本应出现在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郊区,却出现在了本应车水马龙的国都长安城内,这和诗人心中期盼看到的国都长安城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景象大相径庭。这是全诗第二个层面的落差。再者,首联两句的互文印证形成了对比。上半句“国破”与“山河在”为下半句“城春草木深”交代了原因,下半句“城春草木深”是对上半句“国破山河在”的具体印证,二者相辅相成,更凸显了诗人现实眺望与内心期望的落差,也是我们后面理解情感的基础。
二.“望”与情感
说到杜甫,我们自然而然会将其定义为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题为《春望》,其核心内容自然写的是诗人在春季登高远眺长安都城所望之景。而正是现实眺望之景与诗人内心期望之景的落差使得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并不断地放大加深。在诗中,诗人将其浓缩在了颔联和尾联中。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中,笔者有两个解读。第一个是从拟人共情的角度,把它理解成“花因作者感时而溅泪,鸟因作者恨别而惊心”;第二个角度是作者因感时见花落泪,因恨别见鸟惊心。但不管哪个角度,我们都能对其中蕴含的忧国思家的家国情怀产生共鸣。这一联在全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首联“国破”,下启颈联和尾联。其次,在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虽然没有直接点出了“搔白头”的原因,但颈联的叙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已使读者了然于胸。特别是“浑欲不胜簪”不但将诗人忧国、思家的形象和情怀展露表露无遗,更将诗人对硝烟过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展现了出来。此时,题为“春望”,何尝不是“望春”。
三.“望”与意境
“望”既是作者构建诗歌内容的基础,也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媒介,更是营造诗歌意境的手段。这首诗歌之所以能引起情感共鸣,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杜甫通过精准的意象选择营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首先,是杜甫登高远眺长安都城所见之景:春季残破的都城、荒草丛生、野花盛开、野鸟乱鸣、白发苍苍的自己,这些精准的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凄美的、饱受罹难的国都长安。在此基础上,诗人又由所望之景想到了“烽火中的家书”,正是国破才会家书难抵,家国情怀陡然获得了升华。总而言之,就是杜甫通过精准的意象选择将“现实之景”与“内心之景”的落差表露了出来,从而营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
四.“望”与艺术风格
杜甫说自己的风格是“沉郁顿挫”。在这首诗歌中,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也与“望”字息息相关。首先,沉郁表现在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深邃之上。诗题是“春望”,开头两句充分显示出了登高望远的境界,由于高而远,所以有了空阔之感。首联开门见山写国家残败、都城荒草丛生,给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到了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广阔的空间感,有了时间的深度。与首联相比,这一联有了想象性和虚拟性。如果说首联是写实,那到了这一联“花溅泪”和“鸟惊心”就只能是想象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乱世离别的悲凉情景。首联和颔联共同带来的时空交织的境界,不仅带来了诗歌视野的开阔,同时也使得诗歌有了浑厚之感。如果一直这么深沉浑厚下去,那杜甫就不是杜甫了。所以到了三、四联,境界不像一、二联那么开阔,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个人命运上,而且直接把个人的“潦倒”写了出来。浑厚深沉的境界一下子缩小,有了一点低沉,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由高亢到悲抑,有微妙的跌宕。杜甫最擅长的就是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間中,使自己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他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是由高到低,由历史到个人,由高亢到悲抑,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息。简而言之,杜甫就是在登高远眺之中,将“白头短”、“不胜簪”与“国破”、“烽火连三月”的战乱结合在一起,使得自己的悲痛有了社会性的悲痛。而为了强化这种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时间两个方面去深化。既在“望”中沉郁,也在“望”中顿挫。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36.
[2]赵永发.《春望》之“望”韵味细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