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丽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初衷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阶段,此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认真、负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97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质,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出相关论述。
一、教学方式多元化
(一)增加户外活动进行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是要完成课本理论知识教学,更要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增强学生对户外活动的承受能力,在教学中做到劳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有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是做不到户外活动教学的,语文课又不是体育课,语文课学生就应该在教室里面认真负责地上课。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户外活动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本就是要经过自身处理后而灵活运用,而不是照搬课本的知识,再重现一遍课本知识,那么这样的教学将会是十分失败的。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理论加实践的结合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按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把语文课學习的诗词、歌赋、文言文带入游戏中。比如为了考验学生对诗词的背诵程度,进行分组抢答,教师是裁判,大声说出诗词的题目,学生进行举手抢答,背诵成功的进行奖励,背诵不成功的和没有抢答的学生就进行跑操场或者下蹲惩罚。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的意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利用上课时间分享案例
上课时间要合理利用,我们不仅要教学课本知识,更要分享名人故事和身边案例给学生,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眼前的困难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每节课课前十分钟或者课后十分钟,跟学生进行一场讲故事的活动,把学生聚拢在一起,每天讲一个故事,并且让学生讲述自己对这则故事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情感态度。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身边的故事,再讨论主人公是如何解决问题,如果是学生自己,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课后作业也要布置的恰当合理。可以让学生根据挫折与成功类似的话题写身边人的故事,人物可以是食堂阿姨、小卖部叔叔、扫地的爷爷或者父母亲人等等,让学生多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融入生活的情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想起语文教师的叮嘱。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抗压能力,不骄纵、不冲动,教会他们做一个平静如水、冷静处事的好学生。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智商的同时,也要注重情商的养成
智商的培养需要具体、完善的教学方法,而情商的培养则是需要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健康、积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细心,课中,做一名和善却不失威严的教师,成为学生尊敬、学习的对象;课后,与学生成为亲近的朋友,无话不谈。从而促进班级团结一致,教会学生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群体要团结,个体就要靠自己。发挥学生的情感态度,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些学生成熟稳重一点,有些学生幼稚好玩一些,这是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平等看待,差异教学。教师要平衡自己的教学心态,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对学生持不同的态度,教师要以自身为点,教会学生平等的真理。在教学诗词文章时,学生分为两种,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强,其余学生理解能力差。教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就可以放慢教学速度,等一等那群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同时又要稳定理解能力好的学生的心态。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有信心和时间提高理解能力,让理解能力好的学生懂得班级团结的精神,主动帮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一种优异的学习状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多读课文
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敢于在群众的目光下发言。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把理论知识输入学生脑中,更要学生敢于张口读文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语文课文,在朗读中找到自信。上课时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敢于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二)在课堂中,让学生查找资料,然后站在讲台上讲课
教师可以坐在下面与其余学生一起认真听课,并且组织学生举手发言,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要问讲课的学生。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也做一回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如此一来,学生更加明白语文应该如何学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也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错误,发扬优点,让学生充满自信,不论错误还是正确,都敢于尝试,敢于拼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语文课可以适当开展辩论赛
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成立反方和正方,然后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反方与正方的辩论,辩论赢了的小组进行奖励,辩论输的进行适当的惩罚。让学生拼尽全力为小组争得荣光,赢了不骄傲、不放纵,输了也不气馁,要继续努力,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拼尽全力努力的过程,是无价之宝。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困难时,能与教师促膝长谈,不遮遮掩掩。教师要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学生真诚相待。正所谓: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不一定比学生优秀,学生不一定没有教师有贤能。教师要以正确的目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长在一个良好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更有利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小学语文是人生中的启蒙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是最大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步骤。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寻找教学的新途径,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