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波
【摘 要】教学要为生活服务,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让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的环境,学生既能够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又能够更加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政治教学能够由理论到生活,到实践,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要求来做人和做事。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抓重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设立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点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够构建起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踏实创新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课堂 生活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57
高中政治既是一门学科,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识在考试当中拿到相应的分数,又是一门和生活紧密相结合的学问,能够帮助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生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其现实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策略等方向进行了阐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
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当中教学生活化,可以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高中政治内容理论性较强,在传统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更加注重对理论的阐述和理解,对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的知识,单纯的用理论解释理论,用抽象思维来解释抽象概念,对于社会阅历不甚丰富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不能够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教师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不够,不能够将生活中的资源灵活的运用在政治教学当中。“处处洞明皆学问”,生活当中万事万物几乎都和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能够建立联系。如何从丰富的现实生活当中抽取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結合理论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而非死记硬背。政治教学生活化,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当人们学习一个东西时候是盲目的,不知道这个内容的效用时,其积极性势必是受影响的。然而,政治课程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能够让学生清晰政治学习的意义,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能够掌握用政治学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二、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生活化的误区
把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大家都会喊这句口号,在实践执行过程当中却容易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其内涵和本质。我们提倡政治教学生活化绝不仅仅是把每一个政治课堂当中的知识点用一个现实的生活案例生搬硬套来阐述这么简单,这样仅仅是第一步,还远远不够。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和意义是希望通过生活化的授课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降低学习的难度,产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如果徒有其表,引导不够系统,则可能会使教学偏离轨道。过分依托于新的授课资源,轻视传统教学的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单纯的把生活化教学理解成,多给大家播放一些视频、动画、让大家看看新闻,认为丰富了课堂中信息资源的渠道就算作“生活化”了。这样的观点也是犯了形式化的错误。新媒体资源是我们可以借助的外力之一,很有价值和意义,但是并不能走极端,不非应用到新媒体的资源就是好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是政治教学当中一直存在的弊病之一。我们该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好不好?我们该何时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好不好?我们该由谁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很好的掌握了所传授的知识?目前大多学校的答案可能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决定。但是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可以思考的点,除了成绩我们能不能明确一些其他的点来对学生作评价,我们可不可以增加过程性评价而不是单纯的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的评价,我们能不能增加评价的主体,让教师、同学甚至家长都参与进对学生的评价当中来。我们希望通过教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其掌握知识,更帮助其学做人。
三、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
(一)甄选内容生活化
甄选生活化的内容,是政治教学生活化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在茫茫的信息当中,甄别出有时效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又能够很恰当的对政治课堂当中的理论进行阐释的知识。重视质量,精简数量,把最有代表性的素材甄选出来。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授课议题为例,它是哲学当中内涵知识点较为多的一类问题,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如何利用素材讲清楚这些理论呢?有的教师分别引用了诸多社会热点来分别对这些理论进行讲解,切合了社会热点,也能够让学生感兴趣,但是各个社会事件之间缺乏联系,跳跃性大,让学生难以建立连贯的思维方式。也有教师以“我的成长”为主线,分版块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三个方面,在各个版块让学生进行反思,也举出了一些先进性的案例给学生作为参考和榜样,既和学生自身进行了连接,又让各个事件之间进行了紧密的结合,使整个线索的链条非常清晰。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树立正确的授课目标有助于课程资料的搜集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诚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成绩非常重要,但是这不能是政治教学唯一的目标。在全封闭的高中学校中,很多时候政治课堂是学生了解外面社会的唯一通道,如果教师能够加以引导和帮助,会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帮助非常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给学生本领,解答学生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惑是教师的责任。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我们都不能定义其为超脱生活的,政治课程更是如此,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泛的理论,而是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一门学问。我们定义政治教学的目标也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住枯燥的知识,更应该是以生活当中的应用为导向,让学生学以致用,透过课堂上的学习,形塑良好的价值观,指导现实当中的生活。
四、结语
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生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实践当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上文我对政治哲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和误区进行了梳理,并对政治哲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参考文献
[1]周向阳.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中的实践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79.
[2]徐小英.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8):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