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庆
摘要:本文通过资料综述法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详细阐述了体育课程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课程; 学生; 心理健康
一、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课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能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提高体育基本技能。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友爱、维护集体、默契协作等高尚的思想品德。体育课程在学生运动过程中如何实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主要包括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質的培养、调节情绪、丰富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增强理论知识健全人格等。
(一)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育课程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课程内容本身绝大多数都是以集体为基本条件的,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口令或信号指令全班学生共同一致做必要的动作,保持整齐队伍,维持统一秩序,严格听从口令。体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好奇心,为集体荣誉争取胜利的决心,加强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通过共同的身体活动培养具有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事实证明,平时比较一般的学生,因在某项运动中产生了兴趣,经过刻苦训练取得好成绩,从而逐渐转变了思想,增强了信心,性格开朗,情绪变好,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能使人际关系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也是治疗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资源。
(二)调节情绪、丰富情感
体育课程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积极的情绪情感又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而心理健康是个体能够健康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个体成功和适应现代化社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有效手段。首先,体育课程能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体验,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与主观良好感。其次,体育课程包括一些康复和医疗体育的内容,具备心理治疗的效果。比如治疗抑郁症和有助于消除焦虑症等。第三,当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它能够产生广泛的兴趣、好奇心,这是自觉学习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增强理论知识健全人格
体育课程中包括体育理论常识的教育。大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为符合学生这一心理需要,体育课程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传授的同时,讲解国内外的体育形势、体育新闻、竞寒裁判知识等,还增设运动卫生、体育保健、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督与评价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二、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一)智力发展教育方法: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一般或专项的身体练习,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分布特点及自身的发展水平,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运动功能,提高记忆力、思维反应敏捷性和灵活性,挖掘智力潜能。
(二)情绪稳定教育方法: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身情绪的正常值及其变化特点。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学生在运动负荷的变化中,获得极大的舒适感、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防止焦虑、躁郁和癔病等心理疾病的蔓延。
(三)意志坚强教育方法:通过体育课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意志在成功中的作用及自身意志品质的点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克制不良欲望,抵制游戏的不良影响,勇于克服心理潜在的坏习惯,戒除已有的不良嗜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四)社会和人际关系教育方法:通过体育课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人的本质和达到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在小团体的练习与竞争互动的群体中,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和善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防止“社会恐怖症”“性格孤僻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人格的健康教育方法:人格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在体育课程教育中,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性的标准,及其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有目的的预期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健康、积极进取的统一人格,克服自卑感、孤独感、嫉妒心、攀比心、依赖心,避免人格障碍所引发的心理疾病。
体育课程想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还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改变练习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利用即时反馈信息及时评价;注意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体育课上将部分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并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挫折培养意志品质;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陶冶情操,培养社会情感,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他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季浏.全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材.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0.3.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3]焦艳.谈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