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资产风险分析

2019-09-10 07:22甄茹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风险分析商业银行

甄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随之发展起来,这项业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但消费信贷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产生的资产风险类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资产风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分析

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产生资产风险类型

(一)消费信贷的市场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集中在利率风险上,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受到利率的影响很大,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动,产品的定价存在着不确定性。商业银行的固定贷款资金来源于消费者短期存款资金,当银行利率上调时,银行经营收入减少,浮动的经营支出随之增加,两者间存在着差异,这样,就会使商业银行的利润下降。而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采用浮动利率,如果出现利率水平下调的现象,银行的经营收入会低于经营支出,利润空间也就逐渐缩小。

(二)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是为个人消费者所服务,消费者的个人信用风险是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这种信用风险预防存在着困难,个人征信情况只能通过个人征信查询系统来查验,而征信查询系统现如今还不完善,信息准确度不高,商业银行只能通过借款人所提供的身份证、所在单位开出的收入证明等材料来衡量偿还能力,在借款信用方面所掌握的信息不足,这就会使信贷的风险性增大,出现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借款的现象,为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三)消费信贷的流动性风险

所谓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一些不确定风险,大致分为资产、负债两大类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则是资产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一些需要偿还的资产没有按照预期收回,从而导致银行无法按照计划发放新贷款,也不能偿还银行产生的负债,这些风险会为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则是影响长期经营,使利润率下降。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缺乏科学的组织架构

我国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业务开展中采用总行集中计划的模式,在每年年初,总行会做出整个银行系统的信贷发展计划,计划制定的依据是全行的资金、经济运行情况等信息,下属分行再根据这个信贷发展计划做出本行的信贷计划,这个决策的产生缺乏严谨性原则,总行做出的信贷计划所考虑的是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负债的把控能力以及其它影响因素,但是真正下达到各分行时,实施起来则没有按照总行的计划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张为商业银行带来资金风险的同时,也加大了信贷風险。在对风险的控制方面,虽然每个分行都有自己的信贷部门,但是信贷风险把控力度不够、专业性风险评估人员不足,这些因素使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风险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使消费信贷风险增加。

(二)消费信贷风险手段缺乏多样化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时要有抵押,抵押的方式大抵分为三种,物的抵押、权利质押、第三方担保,第三方担保所采用的大多是银行担保或者保险公司,银行所担保的依据是抵押物或者质押物的资产价值,保险公司则是以保单所产生的价值。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要求消费信贷抵押物的同时,着重于借款人偿还能力的衡量,在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评估的同时,借款人也要在保险公司参保,而保险的受益人则是商业银行,这就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供了保障。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评估以及对信贷风险的管控方面,国外商业银行要比国内银行采用的方式更为合理化。

(三)消费信贷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一些分支机构消费信贷业务大多是自主决策,这样就存在着管理缺陷,有些银行为了提高信贷业务额,对个人消费信贷要求不严格,甚至出现内部员工违规操作现象。商业银行没有专门设立消费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内部控制机制也不完善,在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环节上不规范,没有实现有效管理,导致银行利润率下降。2002年4月,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的内控控制思想意识有所增强,也制定了相关内控管理机制,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在内控风险管理方面,内控监督力度不强,主要依靠外部管理,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单独的监督部门,内部风险控制缺乏权威性。

(四)个人征信系统处于试点阶段

个人征信是消费者所有信息的归集和管理活动,评估的是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级。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还处于试点阶段,评估体系不健全,评估标准缺乏科学性、权威性,对于个人的征信社会评估机构也很少,这样,商业银行在对消费者进行征信查询时没有合理的依据,对于借款人未来的还款情况掌握不全,只能根据当时的财产以及收入情况来评定,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带来无法预知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资产风险措施

(一)创建科学的组织架构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运用的是总分行体制,分支机构是按照行政区域来划分的,这种管理模式涉及到的管理层众多,市场所反映的信息反馈到总部的时间较慢,而总部做出风险防范的措施再下达到分支机构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风险防范效果不佳。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根据商业银行内部股份分配情况,组建董事会,建立管理组织架构,对原有行政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在总、分行分别建立风险管理部门,由总行直接管理,减少风险管理所耗费的时间,出现信贷风险时能第一时间做出防范措施,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更高效。

(二)完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时,需要先调查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还款能力,目的是为了控制消费信贷风险,而一旦贷款发放后,这些信息往往被忽视,对于借款人的资产信息缺乏预警管理。如果借款人缺乏偿还能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随时出现,必然会遭受贷款损失。商业银行要对消费信贷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加以完善,对借款人贷款后的信息定期维护,随时掌握借款人偿还贷款情况,风险管理预警系统要遵循科学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资产风险提供保障。

(三)建立个人征信制度

我国的个人征信制度刚刚起步,此项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步骤、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由中国人民银行和政府部门联合,建立个人征信管理细则,组建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将个人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并实现全国商业银行联网,各地区分别开展,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信息联合采集,从各商业银行客户所提供的信息人手,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传输到数据库中,以消费者个人为单位建立起收入及消费信息,建立一套个人信息资料,并定期维护个人征信系统。

(四)实现消费信贷担保模式

商业银行要想降低消费信贷风险,要采用消费信贷担保的模式,加强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的防范。具体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个人担保。它是当今最为普遍的担保方式,适用于不动产贷款业务,将借款人要购买的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在银行办理贷款;第二,由借款人单位、社区或者社会担保机构来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第三,由政府建立专业的担保机构或者基金公司,专门为消费信贷提供担保。

四、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消费信贷业务在整个贷款业务中正在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也随之增加,商业银行要想防范消费信贷风险,要创建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善消费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个人征信系统、采用消费信贷担保模式、增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控能力,从而保障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發展。

参考文献:

[1]蔡浩仪,徐忠.消费信贷、信用分配与中国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2005(09):63-75

[2]韩立岩,杜春越.城镇家庭消费金融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研究,2011(01):30-42.

[3]陈斌开,李涛.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现状与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01):55-66

[4]王江,廖理,张金宝.消费金融研究综述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增刊),2010:5-29

[5]刘雪.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8(15):15-19

[6]邵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的操作风险成因剖析[J].现代商业,2018(2):23-25.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风险分析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研究
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消费信贷市场风险研究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