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万强冬
摘要:传统排球拦网技术教学过于强调拦网技术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拦网运动技能的培养,虽然学生掌握了拦网技术的动作要领,但是在正式比赛中,不能灵活的运用拦网技术。针对这一情况,将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运用到排球拦网教学中,充分体现技能学习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拦网技术的能力,为广大师生和排球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排球;拦网技术;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一、开放式运动技能的概念
開放式运动技能是指在复杂的、不可预测的情境中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1]。
二、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开放式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均是从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个体产生刺激,再到个体动作技能的本体应答,这个学习的过程与原理在诸多开放式运动技能中是相通的[2]。
由图1可知,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逻辑性的循环系统。因此,在开放式运动技能项目的学习中,例如拦网技术,不应过分强调拦网的技术动作,而是对对手情况、周围环境进行判断,瞬间选择合理的起跳位置、起跳时机以及正确的拦网技术等。所以正确的判断是拦网成功的前提,缩短判断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拦网技术的结合
第一阶段:本体感知阶段。首先拦网队员需要对对方的接发球落点、一传到位程度,二传传球特点、传球意图、传球趋势、重点人拦防、扣球手法、扣球路线等进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拦网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动作技术的好坏,更为重要的是预判的准确性,预判的准确性又取决于对客观环境以及对手的感知程度。因此,这一阶段是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理论的首要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第二阶段:环境呈现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对同伴和对手所处的位置进行观察,根据传球到位率及传球位置而选择单人拦网、双人拦网及多人拦网,另外,还需对扣球队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快速判断出扣球路线、扣球手法、扣球力量大小等。这一阶段与运动员阅读比赛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采取观看排球比赛视频的方式提高分析比赛的能力。
第三阶段:本体决策阶段。运动员通过前两个阶段可以对本体、同伴、对手及环境进行感知,从而迅速选择合理的起跳位置、起跳时机、拦网技术动作。对手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一次进攻,因此,拦网队员需要在瞬间进行预判并决策。决策的准确性是检验拦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第四阶段:本体应答阶段。这一阶段是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的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前三个阶段的铺垫,这一阶段运动员只需做出正确的拦网技术动作即可,此阶段的成功率取决于拦网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因此,要求运动员在拦网时应保证拦网动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四个部分缺一不可,特别注重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排球拦网技术教学中,学会从整体上认识拦网技术、训练拦网技术、运用拦网技术。
四、开放式运动技能在排球拦网教学中的启示
(一)培养阅读比赛的能力
合理的拦网技术是在观察、分析、预判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在实际比赛中,观察、分析、预判显得尤为重要,是成功拦网的基础,而观察、分析、预判的能力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阅读比赛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比赛能力,可通过教学比赛、观察录像等方式。
(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在观察、分析、预判的基础上,决策的准确性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一能力的培养并非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教师在拦网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拦网的练习方法来模拟实战中可能出现的情境,来提高拦网运动员的决策能力。
五、开放式运动技能在拦网中运用的意义
排球是一项隔网对抗性项目,双方队员没有任何身体接触,唯一可以阻止对方进攻的手段就是拦网技术,拦网在排球比赛中极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拦网教学中,教师为了防止学生受伤,一般会弱化拦网技术的教学。因此本文对拦网技术进行开放式运动技能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将开放式运动技能运用到拦网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环境的能力、分析比赛的能力以及决策能力,让学生更快、更高效的运用拦网技术。不仅仅改变了传统拦网教学模式,更改变了学生只会做动作而不会合理运用的现状,丰富了教学理论和训练手段,为广大教师、教练、运动员及排球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Jin W.Key Principles of Open Motor-skill Training for Peak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Dance,2016,87(8):8-15.
[2]任海雷.开放式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