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亚辉 梁嘉敏
关键词:高校;无线电侧向运动;健康
一、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意义
(一)无线电测向竞赛获奖彰显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成果
无线电测向比赛的获奖,可以给学校增添光彩,突出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成绩,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无线电测向是一项科技性的运动项目,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基础,技术是关键。无线电测向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初步接触到专业知识,并逐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无线电测向的相关方面。在无线电测向比赛中获奖,能更好地反映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二)无线电测向与高校科研相互促进
1.无线电测向促进高校科研
目前,大多数无线电测向体育教师都在领导团队训练,科研主要集中在无线电测向活动的开发、培训和竞赛体系上。无线电测向结合了具体的教育和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方向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无线电测向设备和测向设备中的干扰,改进了测向机的外形和部分功能。现有的无线电测向接收机存在灵敏度低、噪声大、哑点宽、单向不明显、信号源种类繁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专业教师参与。
2.无线电测向促进学生参与科研
学生按照教师的科研思想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逐步开展科研活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同时提高高校科研效率。无线电测向运动研究的发展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促进了无线电测向运动。
二、无线电测向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学校支持
学校无线电测向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在多方面的支持。支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日常资金支持;无线电测向训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训练。其重要特点是起点高,初期投资大,无线电测向训练。需要购置无线电测向信号源、无线电测向仪等设备,基础培训最低投资近10万元。为了丰富设备,我们需要指北针、点签、指卡等。(2)参加竞赛的费用;参加者及其导师基本上约10人,平均每人2000-3000元。(3)学校支持;学校无线电测向协会的建立需要学校的支持,组员的选拔需要辅导员的支持。
(二)队员选拔
团队成员的选择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校成立无线电测向协会,对整个无线电测向队伍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体现在队员的选拔、日常管理、培训组织等方面。团队成员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与身体和智力能力相比,坚持这些能力更为重要。考虑到竞争的特点和未来的科研计划,团队成员的选择主要以电子通信专业新生为主。
(三)持续训练
无线电测向需要定期培训。认真了解起点测向、中途测向、近站区测向、无信号测向的综合应用。我们还应该经历各种干扰现象,如无线电波的反射和衍射,并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干扰。我们应该训练地图识别能力和北指的使用。短距离训练可在校园或公园内进行,距离约3公里;长距离训练场地,尽可能远,主要在山区或斜坡公园内,距离约5-7公里。每周两次短途训练,每月四次长途训练。每个游戏都需要绘制地图,现场培训约2小时,交通3-4小时,每次训练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坚持训练是对学生和教师的一种考验。
(四)以赛促练
在培训、竞赛、再培训、再竞赛的不断循环中,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通过比赛,无线电测向队的运动水平可以整体提高。只有把竞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闭门施工对工程的发展极为不利,只有和高层无线电测向小组沟通才是正确的。
三、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实践
(一)从低年级选拔多维成员组建无线电测向队
综合性学校的专业种类多,学生多。高校无线电测向队的组成具有多维度的特点。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对无线电波和电子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对测向仪有很好的掌握,对测向信号有很强的敏感性。从这些相关专业中挑选出符合无线电测向基本物理要求的测向队员,将成为测向队伍的主要成员。相对而言,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优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无线电测向队每年都会从一年级的学生中招募新的运动员,并不断向无线电测向队提供新鲜血液,建立无线电测向队的多维理念是无线电测向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多维模式开展训练
无线电测向训练非常困难。首先,设备短缺。然而,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思路存在着装备短缺的问题,如在整个比赛中进行半场训练,可以节省一半的装备。第二,联合训练与其他无线电测向社团或协会联合训练,共享资源,可以提高训练效率。
(三)多角色体验
运动员通常是无线电测向比赛的参赛者。有机会担任评委的,可以参加无线电测向比赛的执法工作,熟悉比赛的组织和场地设置。目前,无线电测向在中小学有着广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人和学校将参与其中。因此将创造许多就业机会,这些经验将为学生将来从事无线电测向相关的职业打下基础。
四、总结
为了实现高校无线电测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协会、公开课、对外交流、竞赛与培训、无线电测向相关科学研究等多种发展模式相结合,才能形成高水平的无线电测向工作,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的意志素质、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海丽,郭军利.高校无线电测向运动健康发展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7(03):66-68.
[2]宋開宏,孔勐,陈明生,吴先良.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33(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