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运动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的运动,而学生接触体育课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的体育课。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这一点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又有相通之处。因此,本文对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和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期待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提升我国学校的体育课的训练水平和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学
所谓体育运动训练,就是指一种为面对体育竞赛而准备的训练方式。体育运动训练往往有固定的目标和训练方式,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其目的是提升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并满足体育竞赛的要求。体育运动训练一般包含三方面: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弱点训练。
一、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
(一)全面训练
体育运动训练中坚持全面训练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一般来说,全面训练主要由身体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两部分构成,身体训练是指根据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依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提升训练者身体素质为目的来制定训练计划,身体训练是体育运动训练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把握在体育竞赛中获胜。而专业训练是指为了提升训练者的某种体育技能水平而进行的训练活动,专项训练为了提升训练者的专项体育技能,往往训练时间较长。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同是全面训练的内容,二者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身体训练为了提升身体素质,而专项训练为了提升专业技能,身体训练是专业训练的基础,而专业训练是身体训练的进一步延伸。二者都是为了提升训练者的体育专业技能水平,在这一点上,二者既具有共通性,又有区别性,并且在训练中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
(二)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原则是体育运动训练中常用的原则。区别对待原则是指教练在对训练者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训练者的技能水平和其他相关条件来分别的制定对不同训练者的训练方案,以保证每个训练者都能够按照最适合自身得到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除此之外,区别训练原则还体现在对集体训练和个体训练的区分上,例如像足球、篮球之类的集体活动,在训练时既包括集体训练也包括个体训练。因此教练在对此类体育活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区分对待集体训练和个体训练的方式,对于不同的训练者应采用针对性的个体训练原则,而在集体训练时应注意对所有训练者的协调和配合,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体育运动训练中区别对待原则的体现。
二、体育运动训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内容和过程
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虽然过程上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提升训练者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其专业技能水平。在这一点上,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借鉴常规体育训练中的部分原则,通过身体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其掌握体育方面的专业技能。
(二)方法和原则
在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运动训练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因此在这方面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时,可以从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中找寻适合学校体育教学方式和原则,从而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采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示范法,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体育技能。但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训练原则时,应注意对所选方法和方式的应用,因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对象是不经常接触体育运动的学生,而体育运动训练的主体是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时,应注意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知识和技能
体育运动训练是一项较为专业的训练活动,其训练主体是体育运动经验较为丰富的运动员,而这对于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教练的专业知识水平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体育运动训练是一项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都较高的训练活动。而体育运动训练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对体育运动训练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应用,以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水平,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训其专业技能。
三、结论
体育运动训练中和体育教学有很多相通之处,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很多内容也可以应用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从而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因此本文对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和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体育运动训练中有全面训练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而体育运动训练的内容、过程、方法、原则、知识和技能等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参考。因此学校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将体育教学原则中的内容应用到体育教学环节中,从而更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罗革.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及教学方式探寻[J].中外企业家,2019(19):204.
[2]韓金来.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智库时代,2019(17):20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