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萍
关键词:体育信息化;高职体育;运用
随着中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先进化,都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当前教学改革主要是围绕信息化进行的新探索,例如比较流行的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资源的普及、优化和共享。作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也踏入了信息化的浪潮之中。高职体院教师,也开始进行信息化课程的探索,开始为学生的全面、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体育信息化在高职体育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
一、体育信息化在高职高专体育课的运用现状
体育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其实践性更强。而体育信息化便是将体育课程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去完整去呈现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种直观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体育信息化,无疑是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特别是在一些动作的重难点上,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根据学习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实践的时间相对减少,并且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无法达到统一,总有一方存在相对滞后。基于此,很多体育教师便放弃了体育信息化。因此,体育信息化在高职高专体育课的运用,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
二、当前体育信息化运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体育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而来的,是一门立足于实践上的学科,需要在训练场上不断完善、更新理论。而体育信息化,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信息设备。将体育课中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呈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吸引力。但同时,对体育课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课程本身的性质存在矛盾。其次,便是教师对体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很多时候认为体育信息化便是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将其限制在一个框架之内,限制了课外作用的发挥,比方说学生的复习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分析等等。最后,便是教师自身的素质的欠缺。对信息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功能作用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未能准确、高效的使用,进而拉低了体育信息化运用效率。
三、体育信息化在高职体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可忽视教师的引导地位。在体育信息化进程中,要重视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比较清晰,才能够将这种信息化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便是提升在思想层面的重视程度,让教师尽可能在教学中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信息化的体育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进行适当的培训,让体育教师对信息设备的操作更加精准,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总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体育信息化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基础,影响信息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用发挥的程度。
(二)实现体育信息化资源共享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因此,体育信息化运用到实践中,需要及时进行信息化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教学方式,让学习打破时间、空间的制约。信息化资源共享,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共享,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进行交流提供平台,让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碰撞出火花。在实际过程中,信息化资源的共享,需要建立适当的平台,并进行相应的管理,通过适当的对外交流,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与此同时,也应该利用该平台,完成对学生日常自我锻炼、训练成果等方面进行科学化分析,以便接下来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培养的人才更加全面和优质。
四、总结
体育信息化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而体育课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选择和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体育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构建信息化环境,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邵峰.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J].农家参谋,2017 (19):138.
[2]杨明霞.高职体育信息化教学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