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翔
关键词:羽毛球;爆发力;训练
一、前言
羽毛球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具有比赛时间短、对抗性强、攻击节奏快、动作技术难度高等特点。爆发力是小臂内外旋、展胸扩肩、闪腕、手指发力等合力的瞬间爆发,是各部位力量短时间内叠加,在球拍接触球的瞬时达到峰值,随即释放,发力曲线是一个脉冲。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羽毛球运动中的爆发力训练问题,选取西安体育学院2014级羽毛球选修班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羽毛球爆发力训练特点主要从生理学、肌肉力学、运动学、组合训练等方面展开,羽毛球爆发力训练方法主要从力量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方法两方面来论述。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用到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和实验对比法。
1.文献研究法
在本文,主要是到校内外图书馆、阅览室查阅书籍、报刊等纸质资料,以及登录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网站,查阅并下载期刊、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料。
2.实验对比法
在文中,主要是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分析力量训练方法和速度训练方法的对照性实验数据,并以直观、量化地体现两种方法的实际训练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羽毛球运动中爆发力的概念
爆发力是指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自身阻力后,所能够移动的最远距离或者达到的最快速度,是全身力量的加速度,可以使巨大能量在瞬間进行释放。运动员良好的爆发力需要不同肌肉、肢体协调配合,将力量和速度掌握恰到好处[2]。
(二)羽毛球运动中爆发力的重要性
羽毛球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场地中不断移动位置、变换步伐、判断球路并快速反应,对运动员的爆发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击球过程中的大力扣杀和突然启动更为突出。练习好爆发力,对于羽毛球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
(三)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特点
羽毛球运动具有很强技巧性,运动员不能一味用蛮力,要会巧妙地运用好力量,尤其是快速力量——爆发力。若要训练出良好的机体爆发力,首先必须认真研究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特点,主要从生理学、肌肉力学、运动学。
第一,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生理学特点。主要从肌肉纤维和大脑皮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肌肉纤维方面,肌肉纤维数量众多,且属于不同的运动单位,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受刺激的肌肉纤维越多、越发达,就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运动单元,经过运动单元的彼此协调配合作用,运动员的肌肉张力也就越大,越能够产生巨大的爆发力[3]。
第二,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肌肉力学特点。羽毛球运动员的力度在瞬间爆发,需要在击球瞬间手指握住球拍,并快速进行闪腕制动,缩短触球时间,增强动量转换效率,整个击球全程要用到小臂、肩关节、大臂、胸部、腰腹部、足部等处的肌肉群,通过肌肉群力量协调、急剧收缩来对抗身体阻力。第三,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运动学基础。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的形成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协调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手指手腕、腰腹部、腿部、脚踝等,通过这些部位的综合运动共同完成所需动作。
(四)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方法
羽毛球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需要从力量和速度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以下分别介绍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照,研究两种方法的训练效果。
第一,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力量训练。教练员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和身心特点,科学制定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在开始训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主要是伸展性训练和柔韧性训练,预先激发机体功能和神经系统兴奋性[4]。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羽毛球是一项相互进行击球对抗的球内项目,其运动量大,要求快速爆发力多,羽毛球运动员需要的力量素质必须与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爆发力量。本文针对羽毛球运动中的爆发力训练问题,解析了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从生理学、肌肉力学、运动学、组合训练等方面研究了训练特点,分别提出了力量训练方法、快速用力训练与快速小力量训练相结合的速度训练方法,并通过对照性训练实验。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对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具有直接显著的提升作用,要在日常训练中应协调配合进行。
(二)建议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为提高羽毛球运动爆发力训练效果,建议如下:
根据训练任务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要针对爆发力训练的侧重点、具体内容和采用方法,结合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已有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运动负荷量。
参考文献:
[1]王文.浅谈羽毛球运动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训练[J].才智,2015(26):285-286.
[2]汪俊杰.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5.
[3]刁节培,吴佳冉.羽毛球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训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05):428-430.
[4]田俊宁.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03):57-58.
[5]史伟娟.羽毛球运动员上肢快速力量训练手段的优选与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