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化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控制工作中。本文主要分析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控制的影响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造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重视建筑成本,才能确保建筑质量,而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控制工作直接有影响建筑成本投资,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增加建筑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建筑单位应当重视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控制工作,并通过采用风险防控等措施,来降低建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影响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控制的因素
(一)建设的标准
建筑单位在开展建设项目时,需要综合性的考虑建筑规模、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素质等与工程项目具体内容,并根据其中数据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是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参考依据,其能够直接影响后期的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作质量,还能衡量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业主主要关心的是建设标准的合理性,因此建设单位在制定建设标准前,应当综合分析建筑项目实际情况,并结合现阶段市场实情,从而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满足业主的需求。
(二)建设的地点
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建筑时,需要对建设项目的位置进行选择,并根据建筑的需求选择最合理的建筑位置。在选择建筑位置时,要根据项目地区和建设地点两个不同建设层次,其是影响建筑项目位置的重要因素。建设地点和规模不仅能够影响建筑造价的科学性、建筑工程施工周期、建设项目质量等因素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后期的建筑经济效益。
(三)生产工艺与平面布置方案
建筑生产工艺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流程,其贯穿整个施工周期,因此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业主比较关心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现阶段判断建筑生产工艺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技术逐渐的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周期和质量,并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建筑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因此需要建筑单位制定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提高建筑生产工艺流程科学性,降低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是影响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与风险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在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人力和施工设备,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所以需要尽可能的多的采用施工设备。在选择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综合设备的使用能力、周期、安全系数等因素,并且在特殊区域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特殊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转。在施工设备方面,我国的生产技术已经满足建筑单位的使用需求,并且能够确保施工设备的质量,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性施工设备,在采购时,应当进口关键设备零部件,在结合我国国产设备,从而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五)业主(投资者)方面的因素
在建筑项目中,投资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具有重要的决策权力,对比于建筑单位的实际管理者,投资者拥有最终的选择权。如果建筑项目中的施工成本、周期和质量达不到投资者的需求,会为后期的建筑项目埋下较多的隐患。
二、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一)选择优质项目,确定合理规模
在开展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工作时,需要将建筑项目实际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从而保障建筑项目规模符合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例如,建筑为了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在选择建筑工程项目时,需要选择经济投入大、风险程度大的工程项目;选择经济投资较小、风险较低、较稳定的工程项目主要为建筑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方案。不同的建筑项目投资决定阶段造价工作对应着不同的建筑规模,因此建筑单位在选择建筑规模时,需要制定三种以上的建筑方案,并根据最终建筑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优质项目,确定合理规模从而提高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工作效率,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保证估算的精确度,防止出现漏洞
建筑项目中的工程造价漏算是降低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期建筑单位应当加强对项目成本的估算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此类失误出现的概率。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漏算主要出现的内容有:建筑配套设备、设备维护费用、办公成本等。在开展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时,需要重视建筑施工细节,才能提高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的合理性。建筑工程较为复杂,需要考虑不同种类的成本因素,因此需要建筑单位准确核算每个施工环节的成本情况,才能确保整体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造价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具有可参考价值。除此之外,投资估算能够间接的反映出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例如呈现出施工效率和质量等。在投资估算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要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情况,并全面收集建筑工程数据信息,从而确保建筑估算结果的有效性。
(三)重视效率与资源的优化
重视效率与资源优化工作是有效提高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的控制措施,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城市建筑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土地资源在逐渐的紧缺,因此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才能充分的利用我國现有的城市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现阶段城市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可知现阶段城市土地价格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所需要的建筑投资需要不断上升,对于建筑投资者,需要抓住机遇,提高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的效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四)增强责任意识
对于投资者问题,需要增强建筑单位的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明确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还能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建筑项目实际投资人需要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工作,例如,聘用高学历的管理人才或者委托专业的第三方造价控制管理结构进行监管建筑项目的全过程。作为建筑项目的实际管理者,其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加强项目投资、工程施工周期、项目施工质量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与风险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完善工程造价与投资预算的合同签订
在完成建筑项目后,需要完善工程造价与投资预算的合同签订,对超出工程造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中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例如,如果工程造价超过的原因为建筑项目初期设计不合理所引起的,应当按照设计初期合同对该设计公司进行追究设计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施工损失。在制定投资预算合同时,管理者需要将建筑工程情况、投资预算法规、招标文件等因素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并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从而制定科学的投资预算合同,完善工程造价,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项目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本文主要分析经常出现的建设标准、地点、施工设备、投资者方面等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造价与风险工作效率,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控制与管理[J].科技视界,2018(23):245-246.
[2]王彬.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3]张红梅.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