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达仁堂救苦还魂丹”银药瓶探析

2019-09-10 03:55贾茗萱杨1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药瓶同仁堂京都

贾茗萱 贾 杨1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上海,200092)

目前存世的中成药老药瓶,一般多见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瓷药瓶。但瓶身镌刻有药名、药号、银楼、成色等标识的银制药瓶,则较为少见。近期见达仁堂药号出品“救苦还魂丹”银质药瓶,其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故尝试探究之。

药瓶基本情况

银质,圆柱形。高4.3cm,直径1.6cm,重21.5g。药瓶为二段式,上四分之一为瓶盖,下四分之三为瓶身,二者以阴阳扣接合紧密。药瓶两侧焊有细管,内穿红绒线,连接瓶盖与瓶身。瓶内遗有少许干涸药粉,色黑,闻之有药香。药瓶一面镌刻“京都达仁堂”,另一面镌刻“救苦还魂丹”,字间铺鱼子底纹,竖排楷体刚劲挺拔。瓶底有二枚椭圆款识,左为“足纹”、右为“义宝”。药瓶整体古朴而精巧(见图1~4)。

京都达仁堂沿革

京都达仁堂是著名的老字号中药企业[1]。浙江乐家第五世乐凤鸣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于北京开设同仁堂药铺。因其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被钦定供奉御药房所需药料,并代制内廷所用成药。至清末民初,同仁堂由乐氏十一世四大房共管,但外有连年战乱、内有家族纷争,使同仁堂业务陷入危机。故乐家四大房共议,允许各支在外以“乐家老铺”招牌开办店铺,共享秘方。后乐家四支分别在各地创建药铺:乐孟繁支开设南京同仁堂、宏济堂、乐仁堂和宏仁堂,乐仲繁支开设颐龄堂、永仁堂、怀仁堂和沛仁堂,乐叔繁支开设济仁堂、乐舜记和宏德堂,乐季繁支开设达仁堂和树仁堂。其中乐季繁的长子,作为曾游学德日、了解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乐氏十二世之一乐达仁,于1912年开肆于北京正阳门外大栅栏西头路南五十五号,取名“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其后,又分别在湖北汉口黄陂街瞿家巷、上海英大马路抛球场、天津估衣街设三处分号。1916年,乐达仁在天津大经路兴建了我国第一家近代中药工业企业——达仁堂制药厂,并于上世纪20年代成为全国首家工商一体化的国药集团。1917年起,达仁堂先后于全国开设了18家分号,在原同仁堂制药目录基础上,再有创新,销售药物超过一千种,获得了“饮片华北第一,蜜丸全国之王”的美誉。目前达仁堂的清宫寿桃丸和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1 银药瓶正面“京都达仁堂”

图2 银药瓶反面“救苦还魂丹”

图3 银药瓶打开状态

图4 银药瓶底“义宝”、“足纹”款识

救苦还魂丹介绍

民国二年(1913年)刊印的《达仁堂药目》,“救苦还魂丹”列在“风痰门”下:“此方乃本堂前辈得自秘传,按方修制,颇救危急之症,奇效无比。嗣秘藏此方遗忘所在,至后人亦屡寻未获。虽经多年失传并未敢妄拟配合,后忽于书页中检得原方,诚为救苦拔危之药,大有起死还魂之功,迥异寻常、实难尽述。兹仍照方修合以公同世,愿勿忽焉。所治诸症开列于后。一治卒然晕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用药一钱二分,姜汁冲服。一治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一切风痰之症,昏迷不醒者,用药一钱,并将竹沥膏一钱、生姜汁一茶匙,煎汤下。如醒后即服本堂再造丸至四肢活动,再饮本堂虎骨酒,可保速为还原。一治邪祟缠身,即将病人房屋门窗闭严,再以此丹烧熏,立祛邪症神效。如房内楼中有邪祟缠扰者,熏之即可安然。一治染受一切秽恶之气,用药五分,生姜汤下。一治气冲气逆,一切中气之症,用药五分、旧广陈皮二钱、沉香一钱,煎汤下。一治偏正头风,用药如梧子大,涂于太阳穴即愈。一治风火虫牙,疼痛不止。用此丹如绿豆大,敷患处即愈。一治心胃疼痛,用药六分,无灰酒温服。一治自言自语、见鬼见神、如醉如痴,或哭或笑,用药一钱,真金汤下或朱砂代金亦可用。一治小儿急惊风、痰喘等证,一周(岁)内用药一分,两三岁用药二分,五七岁以内者用药三分,薄荷汤下。凡小儿风痰等症皆由脾胃虚弱并平素多食油腻糖物所致。服此药后,即服本堂小儿科脾胃门药味。如无病时亦时常服脾胃门之药,即可免风痰之症。孕妇戒服,慎之。”

同时期刊印的乐凤鸣著《同仁堂药目》中,“救苦还魂丹”亦列于“风痰门”下,其来源、主治、用法等描述基本相同,仅语句稍略。但这二本药目中所有药物均未见具体配方组成。1959年,河北省中医研究院将段旭晨先生捐献的清太医院“治方”和“配方”抄本合编为《清太医院配方》,据查源于藏在清宫制药房的《同仁堂丸散膏丹配方》。其“风痰门”中“救苦还魂丹”的条目下涉及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等与前二书的记录别无二致,并列出了方药组成:“沉香三钱,僵蚕三钱,丁香三钱,朱砂三钱,郁金三钱,藿香三钱,瓜蒌仁三钱,诃子三钱,礞石三钱,香附三钱,乳香三钱,降香三钱,安息香三钱,麝香三分,冰片三分,甘草五钱。共研细末,炼蜜为丸,蜡壳封护。”

其实中医历代以“还魂丹”命名的成药还有不少。如《幼幼新书》卷十三的还魂丹:“麝香一字,蝎梢三至七个,朱砂二钱,天南星一个,治小儿中风,牙关紧,口噤不开。”《医部全录》卷二九四的还魂丹:“朱砂二钱半,雄黄二钱半,生玳瑁二钱半,麝香二钱半,白芥子二钱半,治尸厥不语、冲恶不语。”《证治要诀类方》卷四的还魂丹:“麻黄三两,桂枝二钱,杏仁十二粒,治中恶已死。”《串雅外编》卷二的还魂丹:“蜈蚣二寸,麝香一分,白芷四两,天麻四两,黄花子二钱,治小儿急、慢惊风。”《道藏》引《玉诀类·灵宝众真丹诀》的还魂丹:“金箔二十四片,朱砂一两一分,雄黄三大分,硫磺三大分,牛黄、麝香、海狗肾、虎骨、龙齿各四大分,阳起石、磁毛石、紫石英、自然铜、长理石各三大分,远志、巴戟、玄参、乌蛇、仙灵脾各五大分,青木香、肉豆蔻、鹿茸、肉桂各六大分,延胡索、胡桐泪各三大分;治风疾及扑伤肢节,或暴亡但肢体未变,或卒亡但心头未冷。”

上述几种还魂丹,虽药物组成不尽相同,但多以麝香、朱砂及各类芳香走窍药为主,确属开窍醒神、清心镇惊、解毒散结之速效良药。

银药瓶探析

1.外观与铭文

近年来,中医药传世实物的研究蓬勃开展,老药瓶已成为新的关注点。其中常见印有“胡庆余堂”、“诵芬堂”等药号名的小瓷瓶;也有以三联瓶或四联瓶形式出现的银药瓶,多见正面是“痧药丸”、“红灵丹”、“时症丸”、“卧龙丹”、“平安散”等成药名称,背面是梅兰竹菊或渔樵耕读等吉祥图案,但极少见到镌刻药号名的银药瓶。

本文介绍的“救苦还魂丹”置于寸许的小银瓶中,便于携带,取用方便,特别适合家居或旅途急用。用法上可口服亦可外用,便捷易效。瓶底款识“义宝”意为该瓶是北京城区东四牌楼的义宝银楼所制[2],“足纹”意为该瓶是成色十足的纹银打制。瓶身和瓶盖之间还用线相连,使之不易遗失,可谓设计精巧、做工考究。在收藏实践中,也曾见款式相近,镌刻“京都宏仁堂救苦还魂丹”或“京都同仁堂救苦还魂丹”的银药瓶,瓶底款识同样有“足纹”、“义宝”,甚至还有“北京”字样,说明这些药和达仁堂一样,都是一脉相承,沿用同仁堂乐家老铺的传统处方和制备工艺,甚至连药瓶都可能是同一个银楼打制。

2.用银质瓶之由

为什么在达仁堂、同仁堂等药号出产的几百种成药中,目前仅见“救苦还魂丹”盛装在银质药瓶中,而其他成药则是多放置于瓷药瓶或其他材质的容器中?

首先要考虑药物本身的价值。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刊印的《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丸散膏丹简明目录》中,记录了“救苦还魂丹”可治“卒然昏倒,如失魂魄;服之起死回生,功同续命”。同期《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丸散膏丹价目》记录了“救苦还魂丹”“每瓶洋十元”的零售单价。该药在《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丸散膏丹价目》中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唯一使用“起死回生,功同续命”这种类似神效描述的成药;二是价格昂贵,“每瓶洋十元”已是《京都达仁堂乐家老铺丸散膏丹价目》15个门类、近600种成药中单价最高的品种之一。而“救苦还魂丹”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北平同仁堂乐家老药铺丸散膏丹价目》中标价“每瓶洋七元二角”、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乐家继仁堂老药铺丸散膏丹价目表》中标价“大瓶十四元四,小瓶七元二角”,也都是极高的。1936年的一个银元,在北京可以买15斤大米或4斤猪肉[3]。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通货膨胀因素,当年一个银元的购买力相当于2019年110元人民币。换言之,“救苦还魂丹”若在今天的药店里出售,一瓶零售价至少在1000元以上,绝对是中成药里的高价药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救苦还魂丹”的工艺精湛、用料珍贵、效果神奇,故不惜以纯银药瓶盛装。

其次要考虑银药瓶自身的价值。清代王仁俊辑《辽文萃》卷一记录了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高丽遣尚书左垂金元冲到契丹复请年号,“并进奉金吸瓶、银药瓶”等,所知彼时银药瓶贵为贡品。而《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描述生银:“气味辛,寒,无毒;主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安谵语,邪气鬼祟。”可见银的药用范围与“救苦还魂丹”主治卒然晕倒、不省人事、邪祟缠身、染受秽恶等症极为相似。在古法制药中用银药瓶盛装急救药的传统,也有取银与中药直接接触,药性相互渗透之意。此外,前文所述清末民初以三联瓶或四联瓶形式出现的银药瓶,所放“痧药丸”、“红灵丹”、“时症丸”、“卧龙丹”、“平安散”等成药,均具有祛风除湿、辟秽解毒、开窍通闭等功效,是治疗各种时症瘟疫的急救药,这些药和“救苦还魂丹”一样,随身携带,量少效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乐家老铺的古训说:“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才使老字号有“望之似不甚宝贵,服之实效应如神”的赞誉。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老银药瓶带来的启示。

猜你喜欢
药瓶同仁堂京都
老字号乱局:你用的是哪个“同仁堂”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绝句
京都好咖啡
同仁堂挂灯笼
京都访古记
提醒你按时吃药的智能药瓶
“微”生活 发现·秋韵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