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化路径,让文物“活”起来

2019-09-10 04:55杨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立体化文化

杨蓉

[摘  要: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意义深远,本文致力于突破当前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单一化路径,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艺术内涵等,让文物活起来;在推动博物馆与媒体、文艺等多元联姻中,让文物活起来;推动博物馆与考古发掘单位、文物产业单位等多方互动,让文物活起来;培育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养高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队伍,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的名片。

关键词:立体化;文化;活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阐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为推动博物馆发展与文物保护事业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努力构建立体化路径,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说话,让文物成为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明的重要渠道,实现文物的薪火相传,让文物成为国人寻找中华民族之根的有效载体。

一、挖掘文物内涵,让文物活起来

新时期文物要活起来,必须要立足于文物本身,深入挖掘文物丰富的内涵,从多个角度提炼文物价值,从而通过提升文物自身魅力让文物活起来。

1.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见证了我国文化诞生、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文物的有机融合,从而利用文物构建起一条博古通今的文物长廊,人们通过文物的视角,去了解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感受我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并领略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不同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使文物成为我国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让文物讲述我国文化的厚重与丰富,从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等。博物馆要基于文物的文化内涵,推动文物之间的文化互动活动,围绕文物提炼文化主题,让民众在参观文物中进行一次深厚的文化之旅。

2.情感內涵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物见证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生活、历史、地理等,凝聚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提炼文物的情感内涵,使文物因“情”而活,使国人能够在文物中找到情感的归属,回归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无论是龙门石窟,还是根据地遗址,它们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情感,我们要通过发掘文物的情感内涵,让观众、国人与文化进行情感交流与对话,感受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感,博爱的精神,独特的匠心等,从而使人们借助文物,凝聚中国情,锻造中国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身心投入到民族振兴大业中,助力中国梦。

3.艺术内涵

艺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的艺术,这些艺术沉淀在文物中,我们要唤醒文物的艺术内涵,让人们通过文化能够跨越时空,体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的艺术成就,使文物成为展示艺术成就的“化石”,让人们在文物中受到艺术熏陶,并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深厚的艺术积淀,增强国人的艺术素养。

此外,文物还体现了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情习俗等,我们要全面发掘文物多元化内涵,让文物从沉睡中“活”起来。

二、促进多元联姻,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仅仅依靠博物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博物馆增强主动性,促进文物事业与媒体联姻,与文艺联姻,让文物在联姻中活起来。

1.媒体联姻

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信息互动平台也更加多元化。这就需要博物馆突破传统思维,促进博物馆与媒体之间的联姻。博物馆要积极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利用现代媒体直观、形象等优势,开辟文物网络阵地。例如,博物馆可以开发AAP,人们可以通过APP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文物,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媒体联姻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文物的内涵,让文物从平面变得立体起来,不仅可观、可赏,而且可听,在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中让人们领略文物魅力。文物与媒体联姻过程中,需要注意文物内涵发掘,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现象的出现,不能因媒体削弱文物的魅力。

2.文艺联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加剧,文艺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促进文物与文艺的联姻,借助文艺的影响力与受众群体,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开发与利用等。我们可以通过与电视节目的联姻,将文物制作成节目,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文物进入人们的视线,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它开辟了文物与观众接触的新渠道,一大批文物在节目中得以与国人、世人相遇,展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等丰富的内涵。

此外,我们可以基于文物保护、开发的需要,拍摄电视剧、微电影等,借助文艺的形式,扩大文物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使文物进入人们的生活,在全社会营造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多方互动,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活起来,还需要我们推动博物馆与其他部门的有效互动,推动博物馆与考古发掘单位、文物产业等部门互动,扩展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1.博物馆与考古发掘单位互动

在文物发现、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考古发掘单位功不可没,而且他们能够还原文化出土的现场,扩展文物的内涵与外延。这就需要博物馆积极与考古发掘单位进行有效的互动。首先,通过互动,及时地展示最新出土的文物,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物需求;其次,通过互动,丰富文物出土故事。文物要开口说话,活起来,有效激发人们的兴趣,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思维,除了发掘文物自身内涵外,还要通过发掘文物出土前后的故事,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从而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化,引领人们亲历文物出土现场,增强人们的现场感、文物出土时的仪式感等,从而使人们对文物心生敬畏,积极投入到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中。

2.博物馆与文物产业互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物需求滋长了文物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博物馆增强与文物产业的互动,开辟文物保护、宣传、开发与利用的新路径。例如开发文创产品,使一些保护级别高、人们难以亲密接触的“伪文物”进入人们的生活,文创产品就是一条有效的路径,文创产品将推动文物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融入现代元素,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得以呈现。

3.博物馆与教育的互动

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要从源头抓起,从孩子抓起,博物馆要通过与教育的联姻,使文物保护进入课堂,开展一场文物普及教育,强化孩子们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激发孩子们文化自信,从而自觉地承担起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责任;此外,还要基于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建設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丰富的美工活动中,走进文物,提升文物的亲和力。

四、培育一支队伍,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活起来,最后还需要培育一支优秀的队伍,提升博物馆全体员工的素质,从简单的文物展示工作中成长起来,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素养,还要成为一名能讲故事的人,具有一对发现美的眼睛。

1.提升专业素养

博物馆工作人员作为与文物直接相关的专业人员,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做好文物保护、宣传、开发、利用等工作,以精湛的专业素养真实地还原文物,让人们感受到文物的厚重感,从而使文物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在于提升职业敬畏之心,只有保持对文物事业的热爱之情、敬畏之心,才能感染观众,让文物焕发出新的活力,真正活起来。

2.会讲“故事”

博物馆工作人员是文物的“亲人”,他们与文物关系最亲密,走得最近。这就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以人文情怀投入到文物事业中,会煽情。博物馆工作人员要不断扩展知识面,能够还原出文物的来龙去脉,让人们接触一个鲜活的文物,而不是冰冷的文物;要练就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引领人们透过文物之形,深入领会文物之神,感受文物独特的魅力。

总之,文物活起来,不仅是文物保护的需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需要,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立体化路径,突破常规思维,让文物活起来,谱写出文物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美好篇章,让文物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走向国人,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肖诗静.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听习总书记讲话,兼议文物保护与开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1):90-92.

[2]单霁翔.让历史文物活起来——从纪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说开去[J].求是,2017(8):62-62.

[3]王慧.讲好“文物故事”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以胶东革命纪念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8):78-79.

[4]李梦柳.让文物“活起来”——浅谈新时期博物馆文物宣传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3):12-14.

[5]孙甜.博物馆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实践探讨——《让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生存与探索》介绍[J].武汉文博,2015(3):90-91.

猜你喜欢
立体化文化
文化与人
常态宣传“立体化”构筑安全“防火墙”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浅议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的开展
潘金莲“立体化”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