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9-09-10 18:07安启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淮海战役

安启东

[摘  要:在世界军事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在这些辉煌战果的背后,获胜一方往往有着认知的共性——即在战前或战初,通过分析战场形势,抓住战役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贯穿战争始终。淮海战役就是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形势之复杂、规模之宏大中外罕见。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复杂的局面下做出正确决策无疑考验着国共双方最高领导层的智慧,也是能否取得会战胜利的关键所在。本文重点论述解放军对黄百韬兵团的围歼行动中体现出的战争决策智慧及其战略意义。

关键词:淮海战役;主要矛盾;黄百韬;第七兵团]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列宁曾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与矛盾。”任何事物都有这种矛盾性,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在战争发展过程中,总有一种矛盾在起领导作用,即当前的主要矛盾。而在主要矛盾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运用到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始终抓住战役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加快推进了战争进程,为大兵团速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战前局势与形势分析

一九四八年秋,济南战役尚在收尾阶段时,华东战场局势已经出现了变化:济南的攻克以及大量根据地的收复,使得解放军后方稳固,具备了在华东地区打大兵团会战的基础物质条件。九月,华东野战军各路纵队集结于山东临沂,策划下一步的行动;中原野战军也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全力配合华野进攻、有效牵制敌人的最佳方案。与此同时,由于济南的失守,国民党徐州“剿总”开始收缩兵力,分派兵团守备徐州及其附近的铁路沿线,即津浦线与陇海线,呈以徐州为中心的“十”字型的防御形态,摆出了横竖两条“一字长蛇阵”。整体局势遂呈现出国共两军沿山东南部与江苏北部的接壤地带与徐州西部、北部近距离重兵对垒的态势。面对当前的局面,国共两军哪一方能率先取得战争主动权,成为了战争最终取胜的关键所在。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拥兵六十万,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武器装备也占下风,但是进攻态势却对解放军十分有利:中野屯兵徐州西部,华野位于徐州北部和东北部,两大集团军互为犄角,相互策应,大有合流之势。孙子云:“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两大野战军巧妙利用布阵方式,隐匿进攻目的地,迫使国民党处处设防,造成国民党军据点间相互分散,防线太长,难以策应,容易遭到攻击的“备左则右寡,备前则后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先天被动。同时,两大野战军总归中央军委指挥,临场又有决断之权,部队机动性大大增强;而国民党军亦有胜利之筹码:徐州军事集团拥有四个全机械化重兵团,装备精良;总兵力共八十余万,占据先天优势;公路铁路运输补给便捷,粮草充足,纵深广大,这又是解放军所不具备的。徐州地处中原南北要冲,两条横贯东西和南北的铁路,陇海和津浦从这里交汇而过,是进可问鼎中原,退可扼守江淮的中原锁匙。对国民党来说,徐州既是戰略重镇,不可不守,同时徐州又是四战之地,地形平坦,无险可守。这就必然引起交战双方的角力争夺。

中央军委连同华东局、中原局认真分析当前局势后,提出了在战役先前阶段,包围位于徐州以东,相对于孤悬的黄百韬第七兵团,进而将其围歼。中央军委认为,要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软肋”,进而动摇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再寻机发动大规模歼灭战。在笔者看来,这一战争决策极富战略意义:其一,下好“先手棋”,率先掌握战争主动权,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其二,以黄百韬为诱饵,围点打援,创造战机,扩大战果;其三,产生“连锁反应”,推动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取得淮海战役最终胜利。由此可见,中央军委牢牢抓住“战争主动权”这一主要矛盾,并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黄百韬兵团,坚决地予以贯彻。可以说,黄百韬兵团的最终覆灭,极大地影响了淮海战役的局势发展。

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战略意义

1.率先掌握战争主动权,打乱敌人军事部署

大兵团会战不同于小股兵团作战——小兵团在遭遇后,胜负往往在一场交锋中便可以分出。而大兵团会战则不然,双方都想通过数次消耗战来为己方赢得最终决战时的最大优势。所以战场的主动权就显得极为重要,甚至往往左右着战争的导向。中央军委、华东局主动出击包围黄百韬兵团,就是要率先掌握战争主动权,令国民党军疲于应付,打乱其既定部署,使其逐渐陷入被动,以达到首要战略目的。

黄百韬第七兵团位于徐州东部陇海铁路沿线的新安镇,距徐州一百多公里,负责护卫徐州侧翼安全,顶住华野南下压力,属于真正的战场前沿。第七兵团总兵力共十二万人,虽不属于蒋介石嫡系,但战斗力较强,且黄百韬个人极富韬略,善于用兵。华野与中野商定后,做出了围歼黄百韬的既定计划。孙子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华野通过在鲁西南各路纵队频繁发送电报的迷惑手段,让国民党军误认为解放军主力集结在鲁西南,有攻击徐州之势;中野从西部佯攻邱清泉兵团,更加让国民党徐州“剿总”刘峙认为华野中野两路大军要总攻徐州,在紧张之际做出一系列错误决断: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重兵团分别从徐州以西、曹八集和宿县调至徐州拱卫徐州“剿总”,解放军遂抢占了曹八集和宿县这两个真空地带。以黄百韬多年的战争经验和对当前的局势分析,解放军第一个作战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故向刘峙汇报后全军加紧西撤徐州。如果黄百韬及时撤退到徐州,与各大重兵团会合,势必缩紧为更坚硬的一团,对日后解放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国民党军造成很大困难,使“淮海战役”计划破产。十一月六日,华野随即发动阻击正在西撤的第七兵团的命令。由于黄百韬未在运河上架设浮桥以及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突然起义,使得第七兵团一度陷入混乱,被华东野战军合围在距徐州五十里的碾庄地区。华野一方面加大对黄百韬的合围力度,一方面组成打援兵团,或将国民党援军阻击在阵地之外,或迂回歼敌重创援军。此时的解放军,率先取得了战役先前的主动权:第七兵团已经被合围,黄百韬无法突破;中野佯攻徐州使徐州“剿总”异常谨慎,不敢大规模分兵救援;打援效果明显,邱清泉李弥兵团消耗很大,无力东援,其他的国民党各路援军或停滞或观望,只有黄维兵团在疾驰徐州;抢占宿县、曹八集和贾汪,从西、南、北、东北四个方向威胁徐州,解放军主动选择性增强。国民党方面,战争伊始就陷入了被动:碍于华野的侧面迂回打援,徐州东进救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担心华野将其反包围,只得采取保守的“尖锥战法”,越靠近黄百韬兵力越少,越靠近徐州兵力越多,呈现出尖锥形态。即使这样,邱李兵团每天伤亡数千,平均只能推进两里;宿县失守,津浦路南段补给线被切断,退路已失,有被解放军在徐州聚歼、瓮中捉鳖的可能,陷入了步步被动的不利局面。自此,在淮海战场上,解放军率先取得了战争主动权,为日后的主动选择留下了很大空间。

在会战之前,关于是否在徐州地区与解放军决战,国民党内部意见不一,最后综合成了两种大的方案,即“守徐”和“守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反复权衡,蒋介石放弃了“守徐”的方案,认为“守淮”更能有效守护长江,拱卫南京。然而,关于具体的守淮调动方案,国民党内部又出现了分歧:一种方案是:放弃陇海铁路,将所有兵团集结于徐州以南的津浦路两侧,大摆“一字长蛇阵”,做攻势防御;另一种是大军集结于蚌埠,前临淮河,后倚长江,打阵地战,再伺机歼敌。国民党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最终呈递给蒋介石的“守淮”方案是第一种,即所谓的国民党“徐蚌会战”计划。按杜聿明的话说,如果国民党能坚决贯彻这一方案,最终结果也不会败的那么惨。事实上,国民党根本没有时间去贯彻这一计划。“徐蚌会战”计划的出台是十一月初,而十一月六日解放军便与国民党军宣战,发布了包围黄百韬的命令。在五六天内,国民党根本不可能调动六十余万大军南撤,其中还包括机关人员、家属、战略物资、重武器等等的转移。孙子云:“秩而劳之”,临战撤退向来是兵家大忌,况且黄百韬虽然不是蒋介石嫡系,但是第七兵团十二万人占徐州军事集团总兵力的六分之一,徐州方面也不可能坐视不管。徐州“剿总”刘峙看清了这一点,索性无所事事,六天里六十万部队停在原地一动不动。孙子云:“强弱,形也。”正是由于华野抓住战机,果断出击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打乱了国民党既定计划,为解放军争取了有利的攻击态势,而国民党徐州军事集团的布阵弱点充分地暴露了出来,为日后野战军全歼江北之敌埋下伏笔。

2.围点打援,创造战机,扩大战果

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华野团团围困,使得蒋介石坐如针毡。一方面,第七兵团虽不属于自己的嫡系,但是兵员充足,战斗力较强,一旦被歼损失不小;另一方面,蒋介石本人也非常看重并欣赏黄百韬,爱将被围,身为领袖怎能不急。当然,最重要的,是黄百韬兵团在整个淮海战场的重要性。此时蒋介石心里明白:黄百韬兵团的命运,关乎着国民党数十万军队在整个淮海战场的命运。于是,因形势所迫,蒋介石调动五路大军前去解围:邱清泉、李弥两个重兵团(其中邱清泉的第五军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全机械化美式装备)从徐州东进,位于蚌埠的刘汝明、李延年两个重兵团北上,收复宿县,再去驰援黄百韬;位于河南确山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全机械化美式装备)向东疾驰徐州。五路大军声势浩荡,大有决战之意,给解放军带来不小的压力。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粟裕处变不惊,积极应对:首先,粟裕认为,在五路援军中,只有邱李两路最为紧迫,在加紧合围黄百韬之时,对邱清泉、李弥兵团实行全方位式阻援,正面阻援层层防御,利用纵深与邱李打消耗战,拒敌于阵地之外,与此同时在徐州东南部派出多个纵队进行侧面阻援,使得邱李不敢孤军深入,怕重蹈黄百韬的覆辙;其次在宿县方面,致电中野司令部刘伯承、邓小平,加紧防御,灵活打援,有效遏制了刘李兵团的北上势头;最后,因黄维距战场太远,且道路泥泞军队难行,暂不做处置,静观其变。阻援最终的结果是:邱清泉李弥兵团损失惨重,折兵數万无法继续东进;李延年受阻后按兵不动,刘汝明则怕损失太大而消极避战。只有黄维还在疾驰徐州,他的到来又使日后解放军的歼敌总数多了十二万——他本不在解放军既定的歼敌之列。而自从宿县被占,津浦线被截断,徐州的弹药燃油已经无法通过铁路大规模运输,这使得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国民党军无法持久。孙子云:“利而诱之”。即设法调动敌人,用诱饵引诱敌人进入我方预定地点。解放军以黄百韬兵团为诱饵,辅之以灵活的阻援打援行动和特色的阵地战,有效地遏制了各路援军的进攻势头,仅仅是阻援就歼灭了五万多人,有效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与有限补给,并创造出新的战机,扩大了战果。

3.推动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取得淮海战役最终胜利

战争向来有连锁反应,在战争中的某个环节有时会带动整个战争局势的变化。这场两党间的生死决战,共产党方面称之为“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从给战役的定名可以看出,两党最先的战略目标是不同的:解放军的目标是江苏的两淮和海州,使得山东和江苏根据地连接成片,威胁徐州和南京,进而围歼黄百韬兵团,旨在迫使江北敌人,即国民党徐州军事集团南下,为根据地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国民党则因有了“徐蚌会战计划”而如此定名,旨在大军集结于蚌埠于解放军决战。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没想到,战争发展到最后的规模会有如此之大:双方共计投入了一百五十万军队,刘伯承、粟裕、陈毅、杜聿明、黄百韬、邱清泉等诸多国共高级将领的参与,涉及徐州、双堆集、碾庄、宿县、陈官庄等多个主要战场。战争爆发时,在解放军看来,黄百韬兵团具备了被围歼的多个条件:第七兵团远离国民党其他军团,其他部队难以策应;黄百韬部十万人有被华野三十余万合围的可能,一口吃下不太困难;位于战场前沿,离解放军前线很近,便于分割包围,这简直是绝佳的歼灭战目标。黄百韬被围,牵动了国民党军的中枢神经,先发制人,出其不意,破使国民党军大规模调动并分兵增援,吸引远在河南、南京的各路国民党兵团前来参战,使得淮海战役升级为决定国共双方生死的战略总决战。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淮海战役后,江北无大战”,可谓是一战定乾坤。解放军在进攻之初,就大胆进兵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打开了淮海战役开启的总钥匙,就在解放军包围、歼灭黄百韬并积极打援时,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推动了整个战局规模的扩大,在江北大量歼敌更利于日后解放军统一全国,不仅为淮海战役的辉煌战果创造了条件,也为全国的快速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战略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完胜而告终。此战共歼灭了徐州“剿总”刘峙四个兵团部,华中“剿总”白崇禧一个兵团部,共计22个军部,56个师以及一个绥靖区共计55.5万人。纵观淮海战役,解放军主导了战争走向:第一阶段包围黄百韬兵团,阻击援兵;第二阶段包围援军黄维兵团,阻击牵制其他兵团;第三阶段包围撤退的徐州杜聿明集团,并将其一举歼灭。解放军在淮海战役的全面主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野的先发制人,果断出击包围黄百韬兵团,牢牢地掌握战争主动权,从一开始便以一种战争导向性思维分析局势,做出决断。当明确了战争局势的主要矛盾,并为之坚决贯彻,辅之以灵活的策略,也就不难理解主动权对战争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毛泽东曾说:“打仗不能按敌人的预想去做,或是按照敌人满意或期待的局势而行动。”克劳塞维茨也曾说:“作战基本原理,切勿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黄百韬兵团被歼,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个淮海战役局势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对战争的导向几乎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1]王树增.解放战争(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81.

[2]孙武.孙子兵法[M].辽宁:辽海出版社,2016.

[3]杨信礼.重读《实践论》《矛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

[4]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淮海战役
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1949年统一财经:经济上的“淮海战役”
从淮海战役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步骤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定量确定方法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淮海战役中山东人民支前运动的考察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