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红
[摘 要: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已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模式;问题;措施]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构造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三大动力。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源自它多方面的功能对社区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目前常德市鼎城区社区教育教学的两种模式
模式一,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此类模式是目前我们常德市鼎城区各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如有玉霞街道办事处,红云街道办事处,郭家铺街道办事处,斗姆湖街道办事处四个办事处为中心进行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内涵为:街道作为所辖行政地域的社区教育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经社区服务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进行的各种休闲、文化、活动性的社区教育。其运作方式为:①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按行政方式布置、检查社区教育工作;②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当地党政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及驻区单位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即“街道牵头,社会参与,双向服务”模式。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
该模式的特点:①政府指导,街道办事处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機构,在社区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社区教育(更确切地称谓应为:“寓教育于其中的社区文化”)作为街道办事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②社会参与,动员驻区各界参与社会教育,发挥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力求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此模式易于街道办事处发挥主导作用,并可在一定限度内调动社会各界资源,但易于产生流于形式的弊端。
模式二,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此模式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并日渐丰满的教育形式。这种模式内涵为:中小学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进行校外活动。其运作方式为:①以学校为主体,组织本校或社区内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②由学校牵头,组建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外文体设施。即“协调课外活动、开放主体设施”模式。此模式带有浓厚的学校校外补偿教育性质。
模式的特点为:①学校主导,中小学校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组织者或牵头单位,实施以在校中小学生为对象的社区教育;②资源共享,将社区居民请进校内,共享学校文体设施建设成果;③社会参与,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校内或校外活动。此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组织层面的先天不足,“社区资源整合”作用微乎其微。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保育”或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起到社区教育作用。此种模式近年出现一种新的变化趋势,即成人教育,尤其是地区所属成人高等学校参与到区域性社区教育中来,并日益突显出其不同于中小学的特有功能与价值。
二、社区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缺乏系统性的全局规划
社区教育具备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国民终身学习需要,服务于社区建设和文化传承,协调社会等功能,它具备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但受当前大多数以追求城市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社区教育成为社会维护稳定的一个辅助工具,失去了其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功能。从当前社区教育工作情况来看,国家对社区教育的设计定位还缺乏系统性的全局规划,大部分社区教育活动仍然停留在多头管理、小打小闹的层面,部分工作偏离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展的社区教育课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受教群体的知识基础和城市的实际需求,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满足政绩的需要,社区教育成为行政工作需要什么,居民就要学什么的形式主义教育。
(二)社区教育发展缺乏必要的稳定的经费支撑
在经费问题这方面同样也有很多问题。经费方面,国家投入总体水平离真正的达标还尚有距离,另外经费开支的结构不合理,基本建设已占社区教育经费的大头。大部分地方经费投入总量不够。市区两级财政教育经费中安排用于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的专项经费比例很低。从国家层面来看,更是微不足道。很多政府部门认识不到社区教育的作用,因此没有予以重视,造成社区教育在政府拨款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三)社区教育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社区教育目前基本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依托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由于当前社区教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处于各街道办事处、乡镇的社区教育中心往往会出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情况,各类上级主管部门都向街道办事处、乡镇部署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导致街道办事处、乡镇所管辖的教育种类繁多,各部门之间又缺乏整合和协调,使得当前社区教育疲于应付上级布置的任务,导致社区教育发展缺少主动性,没有充分结合社区实际,导致社区教育不能很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四)社区教育缺乏必要的稳定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当前,社区教育发展进程中都表现出了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人员都缺乏社区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平时接受到的专业培训也少,导致他们在开展工作时候不能完全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另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对社区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能充分把握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导致他们所开展的社区教育课程脱离实际,带有个人的主观臆测成分,影响了社区教育的成效和居民的学习兴趣。内容也基本以常规性、公益性的讲座为主,活动成效一般,甚至有时候组织者还需要发放礼品的形式来组织教育活动,久而久之,这样的教育活动也就成了形式主义,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主要对策建议
(一)推进社区教育立法工作
制定社区教育法律法规,推进社区教育立法工作是发展社区教育的根本保证。纵观国外一些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他们社区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原因都是他们的政府都非常重视社区教育的立法工作。采取主动立法的手段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扫除各种障碍,从而保证社区教育顺利发展。我们应吸取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社区教育法律法规,使得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加強政府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规划、协调作用
要促进社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还需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协调。如进一步落实好各级社区教育委员会制度,并在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立实施社区教育的实体机构,负责对社区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具体指导等;同时,进一步明确现有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职责,让网络体系能够为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社区教育试验区的建设指导等做出贡献。
另外,对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上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社区教育委员会的职权,让由地方政府负责人、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能够在资源整合与工作协调中发挥作用,促进社区教育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
(三)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教育是有投资、有收益的活动,社区教育应该由国家、社会、受教育者共同分担,而不应该仅仅靠受教群体自身或者政府组织单独来承担。政府加大力度鼓励社区内的工商企业和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大对社区教育机构的赞助,并鼓励社会团体和私人捐款。政府本身也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在资金投入的时候,可以采取项目资助的形式来实现,追踪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在加大经费投入的时候,实现经济杠杆作用,实现政府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和引导。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保障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并列入经常性财政开支。
参考文献
[1]卞玉宁.关于中国社区教育的论述才智.
[2]陈琳.对于社区教育的再认识.
[3]周仕平.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发展趋势探索.
[4]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