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吃好”没那么简单

2019-09-10 21:54余娅
科教新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食育营养食物

余娅

“食育”一词,源自我们的邻国日本,泛指以“食物”为载体的各种教育方式,2005年6月,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饮食教育的法律诞生了。

近些年来,我国也开始对儿童“食育”进行逐步的探索和研究,“食育计划”走进了湖南的中小学校,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广营养健康的食物,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开始“食育”课程融入课堂。“吃饱吃好”之后,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1 “营养餐”需要更营养

“学校在农户家里买了一头黄牛,现场宰杀,肉质好、味道鲜。”2018年年底,记者在怀化市溆浦县统溪河镇中心学校采访,正遇上学校的午饭时间,山里娃娃一人端着一个饭盒,每人一份牛肉炒黄豆、一份青菜、一份白米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校长陈洁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嘴巴可‘刁了,我们每天得想着法子给他们做好吃的。”

农村孩子能够吃饱吃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功不可没。2012年,我省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随后上调至每人每天4元。数据显示,仅2018年,溆浦县就有7.5万学生享受到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的帮助,农村学校餐桌的伙食一天比一天好,学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但吃饱不等于吃得营养健康。“膳食结构较为单一,多以谷类为主,而肉、蛋、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摄入很少。”2016年,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邓竹娟对我省30余个“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发现,学生饮食结构中,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供给太少的现象较为普遍。

“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周边的农民,营养知识缺乏,没有专业的烹饪技能,也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搭配食物。”长沙市健康管理学会会长沈春芳告诉记者。“他们重视食品的安全,往往却忽视了食物的营养与健康。”

2 “甜蜜的诱惑”太难挡

镜头从农村转向城市,生活条件好转之后,来自糖的“甜蜜的诱惑”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小胖墩。

“我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长胖的,实在也没胡吃海喝啊。”寒假快到了,记者在长沙市岳麓区的一家健身房遇到了正在给儿子涛涛(化名)报名健身课的张女士。张女士告诉记者,涛涛上小学三年级,1米4的个儿已经快100斤了,眼瞅着孩子一天天变胖,只能把他送到健身房减减肥。

“我喜欢喝可乐。”涛涛说,即使是早上吃粉,他都要买上一瓶可乐,有时候上午的课间,他还会再来上一瓶。“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喝水,随时随地手里都抓着一瓶饮料。”张女士说,不管父母和老师怎么提醒,孩子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可乐里面糖分的含量太高了。”沈春芳分析道,和我们平时看得见的糖果等零食不一样,喝饮料更容易发胖,“咕噜咕噜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喝下去,就相当于不知不觉间吃下了13块方糖。”沈春芳说,可乐、果冻、饼干、蛋糕这些名字上没有“糖”的食物却是含糖大户,它们在加工的过程中添加了大量阿斯巴甜、麦芽糖这类代糖。

儿童糖分摄入过多容易肥胖、长龋齿、钙流失,更可怕的是,糖分代谢时消耗体内大量的B族维生素,神经系统的B族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嗜糖性精神烦躁等症状。“那些水果味的牛奶、酸酸乳含糖量非常高,但孩子们爱喝,家长也以为写上‘牛奶就是健康饮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沈春芳说,孩子营养健康知识的缺乏其实是家长和老师知识的盲区。

3 志愿者推动“食育”进课堂

纯净水兑上一点神奇的粉末,就变成了我们平时爱喝的“橙汁”;明明是没有味道的水,混进添加剂摇一摇,就成了一瓶“美味”的汽水……2018年12月7日,长沙市望城区周南望城学校的学生第一次见识到了“食品添加剂”的威力。当天,营养师景珊珊来到学校,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食育课——《甜蜜的诱惑》。

把食品添加剂量的危害通过实验展示给学生,邀请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引导他们学会鉴别食品健康与否、营养与否。“这样的‘食育方式比家长或老师单纯地说教要管用得多。”景珊珊介绍,课堂上,她教学生如何通过包装袋上的成分表鉴别垃圾食品,介绍完理论,她带着学生来到附近的超市,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不合标准的商品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效果非常好。”

“‘食育进课堂,湖南还在起步階段。”景珊珊介绍,2014年,长沙市营养健康学会开始推动“食育”进校园、进课堂。4年多来,团队100多名持证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走进长沙、株洲、郴州、邵阳、常德等地的学校义务宣讲营养知识,仅2018年,他们就进行了150多场公益讲座,为5000人次普及了科学的营养知识。

“凭我们的力量远远不够。”景珊珊说,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诸多中小学校已经将“食育”引进了课堂,开发了专门的“食育”教材,让孩子在游戏之中学会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0到7岁是人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7岁以后饮食习惯已经成型,很难改变,‘食育最好在7岁之前介入。”

4 专家:“食育”意识需合力培养

“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学校应该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各个学科日常的教学之中。”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杨勇建议。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可以成为“食育”的载体,如生物课上,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哪些益处;生理卫生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生活常识……从“处处皆育人”的角度来看,提高授课教师的“食育”意识,能为“食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汤广全指出,儿童“吃”的基本素养匮乏在于成人世界没有担负起应有的教育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看来,家庭是儿童“食育”的第一责任人。有调查显示,现代社会,“独食”现象日益突出,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办法和孩子一起吃饭;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远走他乡,孩子孤独无依,他们要么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要么独自进餐。“一个人吃饭时,快餐或冷冻食品常常成为首选,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比天大的事儿。“食育”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猜你喜欢
食育营养食物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眼睛需要营养吗
蔬菜与营养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