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19-09-10 01:32:40唐颖磷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唐颖磷

摘  要:思维导图是按放射性思维特征绘制而成,并将其可视化的一种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合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与思维导图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有效融合

新学期,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将研究目标定位在了如何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运用上,结合教研室改革计划,努力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融合。学期下来,颇有收获。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理论

思维导图是按放射性思维特征绘制而成,并将其可视化的一种手段。托尼·巴赞认为放射性思维(Radiant Thinking)“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把注意的焦点设置在图的中心——中央图形上,并由此开始,把联想和想象所产生的思维结果(文字或图形),作为与中心图形相关的一级子中心用随意的线条将其与中心相连,作为一个分支。一级子中心可以成为下一级联想和想象的起点。依次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一张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能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巴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1]所以,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1、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一般让学生在课后绘图,以便梳理、巩固、理解所学内容。当学习完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单元后,把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系统的知识构架有助于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点系统地储存起来,便于以后的快速复习。思维导图就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很好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点连成知识块,把知识块连成知识网,使知识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清晰的呈现。

2、思维导图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将课文划分成几大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它是建立在一种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不符合人类思维的本来面目。学生在使用时更是时常处于“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困境之中,尤其是篇幅较长、理解难度比较大的课文,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嚴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能使困难、复杂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因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更容易地组织和记住所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转换成系列图式的形式,使概念之间形成体系和层次,并能方便交互。这样,能帮助小学生迅速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思维导图有助于小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有效利用时间。

3、思维导图与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学生、老师、家长操心最多也最为头疼的。老师一直说学生写作内容空虚,学生却说不知道写什么。当今社会,很多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虚拟游戏世界,形成了学生思维单一、写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畏惧写作文,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倾注于笔端或采取其他方式展现出来呢?“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语文课程目标又如何实现呢?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我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写作教学的每个阶段,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作文构思阶段,让小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有关材料。先将作文题目或主题以一恰当的图形画于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展开联想,思考与中心图有关的内容、材料,并对思维结果加以调整,最终形成一张作文的思维导图。同样,也可以由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共同绘制作文的思维导图,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写作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的积极性。在写作文阶段,让小学生按照思维导图去写,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写作前的分组讨论、老师的教导、分组完成思维导图、课堂报告和同学之间的辩论都能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素质。”[2]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它简单、直接、形象,特别适合帮助小学生梳理学习内容的思维路线。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收到了一定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也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帮助小学生成长的工具。相信只要合理、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运用好这一工具,一定有助于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拓宽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使思维导图深入到学生们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智慧的学习氛围。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车伟坚,徐晓东.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及其应用中的异同辨析[C].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2006:第357~358

[2]赵国庆.“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案例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5(10):第51~53页.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 18:43:39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39:11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8:2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3:37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