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GT、兰博基尼Huracan,在我试驾过的车型里这些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性能超级跑车,它们确实动力爆棚,走到哪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要数宝马M2。要说心动指数,我真的动了凡心,要不是它的实用性确实太差,北京的路况也实在令人失望,或许我此时此刻交的就是一份M2的提车作业了。
我承认用“小土豆”来形容宝马M2有一点是不太贴切的,那就是外貌。内特-罗宾逊长得真的令人不敢恭維,但宝马M2就不同了。如同鹰眼一般犀利的大灯,富有灵性而熏黑的双肾进气格栅造型,透着一股子与众不同。身材上,小土豆和M2是有共性的。无论是为了容下更宽的轮胎还是要换装M3的避震器,M2的轮拱和普通2系比足足被撑大了3圈有余,对于路过的人和正在观看反光镜的驾驶者自己而言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车身凌厉的线条以及车尾恰到好处的鸭尾设计和肌肉发达的罗宾逊真的是绝配。当然M2还有一项先天的优势小土豆并不具备,那就是让人沉迷的长滩蓝色“皮肤”了。
无论再怎么漂亮,就形体来看宝马M2也不过就是个普通双门紧凑级小车的大小,在改装逐渐盛行的今天人们甚至不会为它那精心调制的声浪回眸,穿梭在百万车流中,它和身高1.75米的内特-罗宾逊一样无足轻重,但平凡也让它有了扮猪吃虎的本钱。
4.3秒的加速时间和新晋的钢炮王奥迪RS3的4.1秒比不够看,但宝马的精髓在于对车辆的调校和对传统的执着。依然是三厢、六缸、后驱的布局,看似是缩小版的M4开起来却是另外一番感受。不敢说内特-罗宾逊能在长人如林般的NBA中脱颖而出进入名人堂有什么黑幕,但宝马M2是汽车届毫无争议的名车就和它的前辈1M、M1一样。圈速更快、比任何“M”都更有驾驶趣味,无论你是早有耳闻还是已经领教,怀揣任何期望的人驾驶过M2之后都会满足。宝马对很多车型的理解都异于其它厂家,比如说GT的定义,也比如说“钢炮”的理解。在奔驰和奥迪大肆在直线和榨干四缸机上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宝马依然我行我素地造着它们自己钟爱的车型。固然RS3、A45在日常使用时更具实用性,四驱让它们上手又快又可在恶略的天气胜任代步的角色,但不得不说M2这样的另类钢炮也不缺粉丝的眷顾。
在驾驶过真车两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模型,确切的说是合金模型。更早的如GTS这样最近比较火热的模型品牌出过各种版本的M2树脂模型。我一直在等待,也很纳闷如此火热的车型为何迟迟没有模型。干呼万唤之后没有惊喜,依然是迷你切。此前就是这个来自德国的模型厂生产了1M的模型,型准一流、配色鲜艳甚至是MotoGP的安全车版本都出了,各种限量的噱头背后隐藏的是市场营销的小伎俩,出于成本考虑1M只有两开,车模材质虽然是合金但只有两个车门能打开,但方向盘和车轮是可以转动的,也有方向。而这一次M2虽然也是合金的,型准以及长滩蓝的颜色都很准确的还原真车的姿态,但是更过分了,迷你切居然做了个合金材质的“龟车”,更过分的是这款模型居然没有在国内发售,加之模型本身是原厂包装所以价格高达870元人民币。和之前写过的舒克出品的Cayman GT4在性价比上简直天壤之别。迷你切的M2模型除了轮子能转能打方向之外,全车无一处镂空且刹车盘不可随车轮转动,就车型而言绝对出众,但就模型本身而言这样的做工绝对是倒退。
作为一个车迷同时也是模型迷来说,这款模型真的让人无比纠结。华而不实、价格虚高但也是唯一的选择,收藏这样的模型总有些不情愿,花了钱却没有开心还满是抱怨。再聊回真车,对于之后到来的M2雷霆而言,确实换装了S55发动机之后血统变得更纯粹了,但其实早在2016年看到M2的反光镜时我就知道宝马之后会来这么一手的。在我看来,价格更低搭载锻造N55发动机的M2比现在的M2雷霆版更漂亮也更加吸引人,单涡轮的N55爆发能力更强也让M2的性情更爆裂,4.2秒和4.3秒的加速也并没有太多差距。设计简洁的轮圈也更耐看一些。更有甚者,宝马的工程师在研发M2雷霆版时尝试用了更硬的悬挂结果适得其反,一番测试下来发现还是M2原配的避震器效果最好。当然两者的差价只有5万元人民币,雷霆版多了40马力这就好比一个辩论题,相信有很多人觉得这多出来的5万元花的值,也有人觉得没必要,各有各的道理纯看个人喜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