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桥秀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是课堂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整堂课的灵魂所在。缺少互动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没有韵律也没有亮点,通常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厌恶语文学科,这样造成的后果虽说不是无法挽回的,但却是不值得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沉默;课堂表达
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最简单的拼音到短篇阅读文,这一段漫长而又简短的学习过程,看起来非常简短,但要掌握好所有知识却没有那么容易。重要的是,小学语文知识能否掌握牢靠,对于每一个学生今后学习的道路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果单单只从教学知识上分析,则是包括拼音、识字、初步阅读、初步写作四个方面,若从更深的层面来讨论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则包括更多广泛甚至深刻的内容,比如教师的言传身教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或者坏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积极看待小学语文教学里的课堂沉默与课堂表达
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堂上的沉默被认为是一种“尴尬”场面,当听课者现场体验到这种状况发生时,会觉得上课的氛围不好,其实不然。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非常好理解,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人们心目中的“完美课堂”是不存在的。亲身实践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就会知道,那些貌似缺乏声音的课堂,不一定就只能给予否定,而充满活跃的课堂也不一定就是成功。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和研究的态度去对待,找到其中的优劣,为更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效果做出贡献。
二、课堂积极沉默的内涵与成因
1.积极的沉默
积极的沉默是学生静下心来对问题的感悟、探究和反思,是让学生有充分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积极的沉默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信任和鼓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不是否定、对抗的、甚至是敌意的沉默。
2.积极的沉默成因
首先,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可以持续二十分钟左右,大约每持续一段时间,小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所转移,回答问题时,除非是非常熟悉的答案,否则小学生是一定需啊哟时间去思考问题的答案的。因此,给予课堂适当的沉默反而更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如果一节课都是人人都能回答的问题,未免有点没有挑战力了。失去思考和挑战力的课堂,不会为学生所热衷。
其次,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以阅读和思考为主的学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自主学习,体验、理解和感悟,在静默中学习,在聆听中理解知识。
再次,积极的沉默也是一种修养,小学生的课堂有时会出现“混乱”的现象,那是因为小学生对好玩的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时候自身的修养就会起到作用,聪明的孩子这时候知道“沉默是金”,这不仅不会给课堂造成“尴尬”,还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
3.沉默要适宜
积极的沉默并不是有计划、有系统、预先准备的,把握好沉默出现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积极的沉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可以避免出现课堂混乱。
三、培养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人际交往愈加频繁,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标中就明确要求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在公民的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在小学阶段,这一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从小就养成仔细听话、注意观察、大胆说话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小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途径
1.教师的言传身教
小学生喜欢模仿,特别是模仿他们感兴趣或喜欢的人,比如教师,就是小学生经常模仿的对象。在小学时代,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相当于不可侵犯的圣人,仿佛什么都知道,在小学阶段,经常会有这样有趣的现象出现,有些孩子在家里非常调皮,甚至从来不听从爸妈的话,但是在学校却大相径庭,不仅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还极力想表现自己,这是因为小学生心理有一种“虚荣心理”,他想让老师表扬自己,从而获得荣誉感。同样的,老师也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在平常的教育中,注意准确、清晰地表达,表达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既有魅力又有人情味。
2.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舞台
想要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脱离不了合理的訓练,在初期,可以先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课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讲,每次演讲之后让学生进行评论,教师再进行最后的补充。在中期,接受初期的训练后,学生们已经熟悉这种课前练习,接着可以安排学生上台朗读一篇优美的诗歌或者散文,让其他学生倾听并记录自己认为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让几位学生讲述自己选取的理由,学生在有感而发的同时,同时提高了鉴赏水平,这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非常好的锻炼。最后,为了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作文讲述题,学生自愿上台进行口头作文。
五、对小学语文教学里的课堂沉默与课堂表达的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猝不及防”的沉默或者“出乎意外”表达,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置身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对这些早已经见惯不怪。然而想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把握好课堂沉默和课堂表达的度,利用课堂沉默和课堂表达的优势,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创造更加良好的额教学环境,而不是过度紧张它的表面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深层次去分析它出现的根本原因,一位好的教师一定会将这种特点利用得恰到好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非常丰富,而要正确看待课堂沉默和课堂表达,教师就应站在客观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六、结语
课堂表达是每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而课堂沉默问题则更偏向于小学语文,其实这种状态并不代表不正常,有时也并不是由于教师的执教方法不对而造成的,更不是什么所谓的学生的过激行为。本文主要从课堂积极沉默和合理的培养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这两方面来阐述小学语文的教学现象,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根本上原因上进行分析,希望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去认真思考我们的教学观点。
参考文献
[1]康冬贵,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素质[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34-135
[2]蔡远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探讨[J].新课程上,2016(1):188-188
[3]袁永新,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