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专业实践课程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

2019-09-10 18:26朱重阳刘月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工匠精神

朱重阳 刘月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时代对于工匠精神有了更高呼唤;职业学校师生通过革新,培养工匠标准、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工匠标准;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1-0064-03

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的新变化,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越加强烈,切实提高我们国民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让普通大众买到价格实惠,质量放心的优质产品,这需要有一批高素质、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人工。职业学校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老师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沉下心来,对待知识和技能,不断探索与进取、吸收和创新,灌输培养工匠精神,使工匠标准成为学生学习、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新常态,使之涌现更多的大国工匠,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

1工匠精神的内涵诠释

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可理解为“手艺人”,即具有专门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手艺精巧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现在对工匠的理解除了手艺人之外,还包括技术工人或普通熟练工人。一般认为,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在新时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德技并重的职业素养,知行合一的实践态度,团队合作的协作意识,一并成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维修电工技能与实训》是中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作为中职学生考取电工证的所需技能要求之一,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有更高的要求。

本门课程一般以项目教学为主,每一项目有层阶性的递进关系;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工艺性和操作性。在实践和理论教学环节,难度較大,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在学习、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强电的危险性,教师要不停地指出、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本文结合维修电工的教学体系,根据自己对本门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探讨与总结。

2明确课程总体地位,总览教学目标,洞察知识应用,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授课之初,明确课程定位。《维修电工实训与技能》课程,在我校开设在第三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照明系统的安装等课程,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及动手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入电气元件、电机机构、拖动线路、机床电气等知识,既是知识构架的传承,又是专业能力的进阶。

授课初始阶段,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电房、实训场地的配电设施、机床的电气结构等形式,明确自己所学即可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拨开知识的迷雾,探索实践的真知,在学习的路上有了清晰的目标,更明白自己所学,是真正层面的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初探的欲望。

与此同时,机电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证书的考取,既是对其学习成果的检验与认同,又是学生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而维修电工实训与技能课程,正是考证的核心内容,祭出这一利器,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与认同,在无形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使之从知识、技能、应用、情感等方面予以全面重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喜动多于安静,乐于动手实践多于理论演练,擅长模仿训练,而困于抽象思辨。基于学生的特征,结合课程性质,将所有的授课过程,从传统的教室转移到一体化的实训室。在具体授课课程中,采用“五步教学法”,通过呈现结果——分析讲解——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归纳。比如在学习电动机正反转的拖动线路安装与调试时,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已经完成好的两套电路板,其一功能完善、工艺规范;直接现场通电示范,操作不同的按钮,电动机可以实现启动、停止、正转、反转等功能,以此引领学生来思考电动机为什么可以实现正反转,怎么搭建这样的拖动线路。其次呈现第二套,功能不全,布线杂乱的电路板。一并现场通电,不但不能实现功能,甚至有时还会导致短路爆炸的情形;由于杂乱的线条,导致线路检测也无从下手。一正一负,泾渭分明,从而引领学生熟知,工作过程需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既要注重功能要求,又有完善工艺规范。以此为主线,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目标的引领,指导着学生向规范前进。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和精湛的技能

《维修电工技能与实训》这门课程,是以实践为主项目教学开展,技能的提升与熟练,源自学生反复有效的训练,正所谓熟能生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适时地点播与把控,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与训练中,探索琢磨。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呈现结果,明确学习目标,其次,引导探索重点难点,并进行分析讲解,同时示范关键步骤;再次分发任务,我们通过改造实训室,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项目中的每一次训练,都有自己独立固定的工位,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练习内容,以保证学生训练的质量。与此同时,我们将尽快能多的学习内容,从抽象的理论学习,转移成探索式的实践课程。通过改革,本门课程整个学期,每位学生将亲自完成20余个实践任务,从简单的电气元件的拆装如交流接触器,到复杂设备的结构探索,如三相交流电机的拆装,再到不同形式的拖动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以至于最后不同类型的机床线路故障的排除,全方位立体化成长途径,层层推进知识、能力的进阶培养。反复的练习中,将会呈现清晰的变化,从生硬的动手,熟练的手法;从布线的无序到安装的调理、工位整齐,点滴中呈现着技能的进步。

5动手动脑,协作创新,培养学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学习理念

学生在《维修电工技能与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样的学习内容,由于个体的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学校效果,对于初学者尤其明显。比如电力拖动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在实训的初始阶段,由于习惯、意识、理解力等差异,总会呈现林林总总的场景:工具的不规范使用,造成的效率低下;实训材料的任意摆放,造成的工位环境的无序;以及材料的浪费,造成的节约意识的缺失;学生具体布线时,会出现飞线、跳线等工艺不规范的现象;组装完成之后,不会检测安装正确与否,不敢通电测试以及测试过程中遇到问题不会排除等等,形形色色的问题既考验着师生的智慧,又成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道路上的拦路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操作习惯、操作意识,既规范动手操作,又动脑解决问题,形成大胆探索,细致求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我们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我们将每一个工位,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并以文字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实训过程中,实训老师会检查并督促学生,按照指定的位置实现对应的功能,进行实训、摆放工具、材料整理、垃圾清理等;每一次实训,实训老师将精细化计算,所需要材料的数量,比如计算出需要多少根长导线,多少根短导线,号码管多少个,按量供应,超出合理范围的使用,将在考核的时候予以体现。与此同时,实训在学生练习过场中不断巡查学生不合理的布线,并及时纠正。在分配工位时,我们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位置,使之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相互纠错。学生完成安装之后,在检测环节,首先将第一批次同时完成的同学集中,形成临时的学校小组,第一次检测,老师示范如何检测;第二次检测,让学生示范检测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探究,老师实时点拨,形成自己正确合理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去完成自己线路的检测。接着第一批完全掌握之后,就成为老师的助手,在不同的工位进行交流、讲解、辅导。

6隐形分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会、学有所获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班级人数多,个体差异大、硬件资源有限,使得不同学生不可能一致性进步。有些学生学会了很多项目,有些学生还在最基础的部分逗留;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学习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检测标准,很多学生就会逐步掉队,从而不知道怎么学而不再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课程的初期阶段,在对学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隐形分层;在工位布置上,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均衡分布。

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训练状况,进行充分调整,最终形成领悟力比较强、完成度比较高的一组(A组);训练刻苦,基本能够完成训练目标的一组(B组);基础比较薄弱、反应比较慢、对实训兴趣比较低的一组(C组),分组、分层教学,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技术技能。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项目任务,设置了三种不同的难度标准和实训内容。在实训中,我们采用的“逐步降低难度,逐步提高训练”来实现分层学习。“逐步降低难度”现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訓练要求。“逐步提高训练”体现在增加训练时长和次数上,每次上课,对同一个实训项目没有完成的同学,允许他继续安装同一电路,直到他完成掌握这一实训内容,再进行新内容的布置与安排。

7强化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通过调查表明,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初中毕业,考入中职进行专业选择时,对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后就业的方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处于懵懂的状态。尽管目前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认知,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所以在课程学习中,从宏观,引领学生的成长路径,告知学生目前的成长道路很宽,学好技能不但可以高薪就业,学好知识依旧可以升学高就;从中观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牵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对职业角色的情感,尽量挖掘其特长与闪光点,鼓励其张扬个性。在微观上,我们的实训课程中,分层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增加学生学习成功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学习小组,学习助手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协作共进的团队意识。学生增强了素质,明确了方向,工匠意识、工匠标准、工匠精神成为学习的追求,前进的动力。

中职学校中,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锤炼技能、养成习惯、职业认同培养的主阵地。从课程灌输理念,从课程任务提升能力进阶;在参与、训练、感悟中,务求严谨细致、精雕细琢、规范动作,收获知识、训练技能、增进友谊、德技并重。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工匠精神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