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昕宇
摘要: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就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画像石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具体写照,是体现汉代祭祀丧葬的特殊产物,对汉代以后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影响。山东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汉画像石的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其种类繁多、数量大,大多简略舒朗,在汉代时期出现了许多卓越的作品,同时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汉代的地上祠堂主要就是建在墓旁的地上建筑,是为祭祀丧葬所使用的,其建筑材料分为木材和石材两种,木材容易腐烂,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皆为石质祠堂,而长清孝山堂石祠是我国目前山东地区保留最完整、最早的地上石祠。东汉早期建造,主要指“郭巨祠”石刻。为一座单檐悬山顶两开间的小石室,在石室的内壁、横梁都均有阴线刻画的人物车骑、历史故事、歌舞百戏、战斗狩猎为题材的精美图案。雕刻精美,人物形象清秀质朴,构图饱满生动,代表了当时汉画像石的是水平。所以本文山东地区为地域范围,以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交叉进行,对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内容和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内容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2177(2019)01-0011-04
1绪论
1.1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汉代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而汉代的画像石又是当时社会面貌的具体体现,通常被用于祭祀或者战争。是政治制度、社会关系、生产能力、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以及艺术水平等各方面内容写的综合体现,并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被称为“不朽的丰碑”和“精神博大的史诗”,画像石通常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汉代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描绘出了汉代人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但是历来的工艺美术史论的学者们缺乏实地的考察与研究,新发现、新出土的画像石资料越来越不被学界所重视。画像石的内容、风俗、艺术风格、象征意义又是艺术界交流的重点,值得我们去发现、研究,并且重视起来。山东画像石产量丰富,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鲁南、鲁中地区,身为齐鲁大地的子女,我们的土地出土了如此丰富的文化遗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学习。
汉代画像石生动形象刻画了的车马出行、阁楼人物拜谒、乐舞百戏、历史人物等场面,被称作为历史的画卷。其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其中如长清孝堂山祠堂所描绘的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泗水捞鼎等著名题材和体现哲学思想的神话神话传说,奇禽异兽、西王母等题材,体现出山东地区的特色和风采,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代儒学宗教化和厚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2研究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画像石的发现和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金石阶段,北宋末年到本世纪初期。东晋末年,戴延之的《西征记》首次记载了山东地区的石祠、石庙及画像,其内容有“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是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记载。同时出现了许多著录,北宋金石学家积累了大量的铭刻拓片素材,著成《金石录》一书,是山东地区武士祠最早的著作。南宋洪适的《隶释》、序篇《隶续》等,首开增加了对于画像石图像的记载。并对山东地区以及孝堂山石祠画像进行了梳理和简单记载。但这一时期的资料大都来自于零散的画像石和拓片,墓室画像几乎没有,仅关注到有题榜铭刻文字的画像石,对没有的很少注意,导致对于画像石的考察不够全面、具体。
第二个阶段,从本世纪初到60年代,这是一个运用考古方法积累画像石资料的阶段。1907年,法国考古学家和日本建筑学家通过考察山东、河南地区,出版了印制出来的图录,在50年代初,傅惜华将大量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的拓片进行整理集中,编写了《汉代画像石全集》初编、二编,1954年,山东省沂南北寨村大型汉画像石的被发掘,使画像石的调查、研究越来越成为考古重要的内容。这一阶段也开始了对于雕刻技法、艺术风格的研究,30年代滕固归纳总结出“拟绘画的”和“拟浮雕的”两种。但这一时期忽略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忽略了不同题材内容画像之间的联系关系。
第三个阶段6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综合研究阶段。考古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半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和阶段性的问题,开始了汉画像石分区和分期的研究。使得画像石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反映出汉代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使得各种研究探索大规模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65年,蒋英炬、吴文祺等人对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地理条件、分期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新的的研究水平。但是各区之间的影响交流还是有很少人注意,显然,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对山东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历史对比研究,各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尽量克服现在所出现的缺陷,并且注重一些新发现、新出土的画像石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一些原有资料上,注重时效性,不让新发现的画像石被忽视。
1.3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我们通过观察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造型、构图、内容,探究所反映出的思想内涵和象征意义,分析其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
(2)文献分析法,对于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图像研究,尤其是孝堂山画像石图像研究,在美术学、考古学、建筑学上很多学者都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通过对于文献的研读,了解山东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和区域特征。
2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分区和集中分布的原因
目前为止,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发掘的汉画像石密集程度,可分为五个区。据不完全统计,占全国汉画像石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有极高发展水平的一个区域。根据几个区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山东地区的分布有几个特点:(1)分布比较集中、密集,比较著名的是长清孝堂山画像石、嘉祥县武氏祠画像石、沂南画像石。(2)大都分布在平原、山丘地区,特别是鲁中、鲁南一带。济宁、临沂、泰安的画像石格外的多。(3)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山东地区的分布和发展的形成与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根据大量的资料文献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2.1自然原因
山东地区广泛分布了石灰岩和砂石山丘,为画像石的建造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同时山东地区水网交错,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多为靠近山区平原地区,也有石材丰富的山地丘陵地区,为石料的开采提供了条件。例如孝堂山,在山东肥城(今长清)县,是位于孝堂山山顶北部的一个小石室,其所用材料均采用当地生产的石料,石料均为石灰岩和砂石材料,石材取得也相对比较容易。同时孝堂山附近有一条从山东去京都的重要官道,是路途中原洛阳、长安,以及经山东去日本、朝鲜的重要官道,地理位置如此优越,交通便利,经常有路人拜访题记。
2.2经济原因
山东地区为先秦时期的齐、鲁之地,自古以来就是“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经济富足之地。西汉时期,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大地主阶级发展壮大,治铁业、制盐业、纺织业等都得到政府的重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山东地区所占比例最多。在汉武帝时期在重要地区实行“盐官”和“铁官”政策,鼓励对于盐铁业的发展,同时牛耕技术的出现也大大推动了山东地区的农业发展,使得画像石的开采和雕刻不再是一件难事。为山东地区汉画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3政治原因
山东地区浓厚的儒学传统和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山东地区大量的高级官僚出现,两汉的诸侯及其豪门氏族都在这里留下了巨大的坟墓,大都是画像石墓,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盛行与当时两汉时期分封制的实行是分不开的。
2.4思想原因
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者重“孝悌”,山东地区是孔孟的故里,儒学的故乡,儒家思想广泛普及,是汉画像石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汉代画像石内容题材的选择提供了思想和礼制上的依据。如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郭巨埋儿养母的故事,使得孝堂山被视为孝子堂,在汉代被统治者和官员们所重视,周围的乡镇被称为孝子镇和孝子村,可见这被称之为“郭巨祠”石刻的孝堂山石祠对山东孝文化的深远影响。
由以上内容可见,汉代画像石山东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政治方面,还是思想、政治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为汉画像石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3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及象征意义考释
汉代画像石的内容、题材极其的丰富,涵盖了汉代时期的很多领域,根据画像表象可分为历史故事、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神话宗教信仰等题材,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下面笔者根据以上题材内容以长清孝堂山为主要例证进行研究考释。
3.1墓主
墓主是整个丧葬的核心,以及位于整个内部祭祀平台的中心位置。“祠主受祭”题材一直被广泛沿用,如长清孝堂山石祠进行探究,该石祠主人为三人,这是一个家族墓葬的写照,描绘了墓主人在整个画面的中心位置,三个高大的墓主人进行扣拜的人物的形象。与其他的石祠画像都相互关联。墓主人的形象写实生动,表现出汉代墓主人不仅可以接受祭拜,享受生者的供奉,还可以与楼上的妻室共处,料理家务。体现出汉代时期“灵魂不灭,事死如生”的主导思想,墓室大都仿照生前的住所建造而成,为了营造一种生前的生活环境,认为亡灵与活着的时候并无区别的,同样可以继续生前的生活。体现出汉代时期人们对于死亡积极乐观的态度。
3.2历史故事题材
今年來,山东省博物馆与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编纂了《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其中选编了济宁武土祠、孝堂山石祠、沂南画像石三组,还有全省各地出土的画像石和拓片。为画像石的深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记载了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泗水捞鼎、桥上坠车、楚昭贞姜等历史故事体现山东的特色。祠堂中的历史故事画像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都是以儒家思想的“仁”为核心,以“忠、孝、节、义”为主要内容,其中“孔子见老子”是最具有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故事。
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学识渊博,著有《道德经》。“孔子见老子”的历史故事题材,就是描绘的老子去拜见老子,请教礼学的情景,这种题材内容在汉画像石上非常常见,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约发现数量占总数的80%,体现出儒道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影响范围之广。
山东地区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布局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孔子及随从拜见老子,老子孤身一人,两人中间有一儿童,这个儿童就是项橐,第二种是孔子和老子皆带随从,跨度非常的大,第三种是孔子和老子都是孤身一人。其中山东地区长清孝堂山石祠所描绘的就是整个队伍列成一排,孔子身后随从30人,老子身后随从14人,中间有儿童是项橐,是目前记载出土的人物数量最多,场面最大的画像石祠。而且画面中刻意凸显孔子及随从的刻画,进行重要的表现,老子的图像则靠近边缘,体现出山东地区受到儒家文化强烈的影响,以及儒家文化在山东的历史地位。
山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方向上,很多学者认为孔子为主位,老子为客位,依据我国的传统礼节“左为尊,右为卑”的传统,其实这个画像石不只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个平面以及左右关系,其实方向才是布局的根据,可以确定的是孔子是处于诸多画像石的东面,老子处于西面,因为老子是从东方来,往西面想老子进行拜访,是种历史的真实写照。
在图像配置上,“老子见孔子”石祠的描绘中孔子的随从人数众多,工匠为了使画面不空缺,即填满整个画面体现,使画面饱满精细,并搭配很多历史题材,这些题材都被人们所熟知,更容易被接受。石祠中“孔子见老子”题材的出现,不仅能积极宣传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优良品德。也体现出孔子在汉代以及山东地区的重要的社会地位。而山东地区大量的石祠刻画该图案,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统治者和人民的意愿,为求得社会地位而积极参与仕途的一种思想体现,而这种思想也是汉代所流行的思想。
3.3生产劳动题材
狩猎是体现汉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在农耕文明之前,是人们重要的获取实物的生存手段,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农耕文明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根本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担心生存食物问题,其用途主要用来统治者军事操练,选拔人才。还可以丰富厨房用材、招待宾客、游玩娱乐以及为祭祀提供祭品。
从山东地区孝堂山石祠狩猎画像的研究,更能体现出其性质用途的上的转变。孝堂山石祠画像包含多个狩猎场景,主要分为四个场景。通过这些长清可以发现汉代的狩猎,注重“仁”和“和谐”,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其狩猎的目的不再是将猎物杀死,而是活捉,进行饲养。狩猎不仅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是一种娱乐消遣。同时孝堂山石祠中描绘的乐师抚琴,六只梅花鹿,两只大雁、官吏都静下来聆听的场面,体现出动物的温顺,以及儒家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狩猎在山东地区石祠中大量出现,体现出汉代时期对于这种活动的大力推崇,是墓主生前经常进行的活动,通过狩猎的形式体现其高超的军事技能和显贵的身份,以及为了更好地宣扬其生前生活多姿多彩。
3.4社会生活题材
3.4.1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
山东地区的车马出行题材往往规模宏大,仗势众大,以孝堂山石祠横贯三壁的大王出行图为例,其场面宏伟,人数在近百人左右,在全国画像石中都是非常少见的。其一,体现出汉代的对于孝廉制度的高度重视,在车马送行、祭祀礼仪上尤为突出。通过出行、墓室的规格来体现墓主人的高贵地位。其二,体现出于死者的关怀,正所谓“食大有仓,行有车马”汉代时期人们相信生命是有生死轮回的,希望死者可以在另一世界有车有马有粮食,有舒适、享乐的生活。
3.4.2厨房正忙,宴饮正酣
庖厨宴饮题材,是汉代饮食生活的再现,汉代时期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汉代人对于庖厨饮食服务非常重视,对于食物的选择、加工、烹饪都是有自己的规则的。也是对于孝文化的一种重视,画像石的画面中大都放置丰盛的宴席,招待宾客,以及大量的肉食的制作,体现出“肉食为尊”的孝道思想,以抬高宴会主人的身份和主宾之间的友好关系,庖厨题材常常与乐舞百戏题材共同出现在一各题材上,体现出汉代时期的休养生息的环境,对于生活的享受,以及宴饮与娱乐交融的场景。
3.4.3长袖飘舞,乐舞百戏
汉代的民间歌舞相当普及,受楚风楚韵的影响,多为长袖舞和折腰舞,轻松欢快,舞姿曼妙,因汉太祖刘邦从小受到楚文化的影响,西汉成立以后,以其为母本,并将楚文化中的细腻曼妙融入到乐舞百戏中,体现出汉代人民希望死后依旧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美好愿景。
3.5神話宗教信仰题材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从战国中期到两汉时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次改变出现了一个新的宇宙构成部分——神话仙人,从西汉晚期到东汉中期群众性造仙运动波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王母和东王公。而汉代的统治者又提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理念,把偶然的现象神秘化,把一些政绩归功于神的功劳,制造了很多祥瑞的福兆,并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随着土地的高度集中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人们更加沉溺于宗教信仰追求当中,希望能够在神的庇佑下得到解脱,可以借助神权的力量来主导现实,甚至是预知福祸。这种“祥瑞图”的出现体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趋吉避灾的心理。地上的祠堂被看作是人与天沟通的场所,并且人们上上下下相信生死轮回之说,认为人死了以后要把生前的东西都带走的,为了到了阴间会有幸福的生活,而因为种种原因带不走的,就在汉画像石上刻画出来,形成祠堂上方精美画像石。希望在死后进入到一个天人合一的、有神灵庇佑的、羽化升仙的、通往极乐的、安逸世界的美好愿望、孝堂山石祠内部就刻画很多奇禽异兽、伏羲氏、女娲氏、西王母、风神雷神、日月形象等诸多宗教信仰题材的画像。
4结语
本文先从自然、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了山东地区汉画像石集中分布的原因和社会背景,发现山东地区是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地区,所以画像石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其次对于山东汉画像内容和题材进行了浅析,可分为历史故事、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神话宗教信仰题材,其形象又真实的描绘了汉代的各个方面,并通过汉画像石的图像视觉的研究探讨其象征意义,反映出汉代人的社会面貌和社会观。体现出汉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生死轮回”的观念,以及儒家思想中“仁”、“义”、“忠”、“孝”的传统思想对于汉代生活的影响。希望通过我对于山东地区画像石,特别是长清孝堂山石内容题材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