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兰
在科学教学中,无论是《校园里的植物》一课,还是《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中都涉及了认识常见的植物。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学习目标要求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列举当地植物资料,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等。为了解决孩子们遇到植物无法辨识的首要问题,我尝试着让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请教专业人士、查看书籍、识别植物的APP、上网查找等方式,其中最便捷的方法是让孩子们学会使用识别植物的APP解决问题。
研究目标与过程
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找到可以帮助孩子们识别植物的APP,满足他们了解植物相关知识的需求,也能给一些喜欢植物的孩子深入研究下去的途径。通过数据库了解孩子们在学习植物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后,改进目前的科学课教学,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自主学习,利用编写的小程序生成的学生个人数据库,针对各人不同的识别植物情况,进行反复巩固的个性化学习,组织各年段利用同款APP进行不同跨度的学习等。利用所学的方法举一反三,自主探索其他APP,如向识猫、识狗、识车牌等方面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技的热爱。
1.寻找合适的识别植物的APP
目前较常见的识别植物的APP软件主要有三种,特点如下:
微软识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作技术支持。有近400种植物无须联网即可使用,主要识别花。
形色:可识别近4000种植物,可识别花、果实、叶子,交流空间内有专家可以答疑,帮助鉴别植物,还有许多介绍植物的内容。
花伴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作技术支持。可识别近5000种植物,可识别花、果实、叶子,也有鉴别平台,还有识花认草大挑战测试题。
我们用这三种APP在校园里进行了一轮测试,结果显示,“微软识花”的正确率为25%,相比较而言较低,特别是识别叶时正确率较低;“形色”和“花伴侣”的识别率较高,分别是90%和91.7%,所以最终我选择了“形色”和“花伴侣”这两款既能识别花和叶,正确率又比较高的APP。其中“花伴侣”介绍得更详细、更精准,当“形色”识别蔷薇花为七姐妹时,一般人不太看得懂,但看了“花伴侣”的介绍就很清楚,七姐妹是蔷薇花的一种。又比如识别樱花时,当樱花盛开时,“微软识花”和“形色”都判断为日本晚樱,但根据叶判断时,判断为樱桃和樱花,只有“花伴侣”依然判断为日本晚樱。
虽然“形色”和“花伴侣”的正确率都很高,但仍不能做到在识别植物时达到100%,所以我们推荐两款APP同时使用,以提高正确率。“形色”和“花伴侣”功能也较多,适合感兴趣的孩子们课后继续研究和学习,可以满足他们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能力运用APP
低年段孩子好动,注意力易被其他事物分散,自主活动的时间不宜长。他们由于识字量很少,所以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使用APP,重点观察植物各部分的不同,了解植物的种类繁多,并积极在课后继续认识。
中年段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植物,他们可以自己学习使用识别植物的APP,并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认识更多的植物,重点是增加认识的数量,鼓励对植物感兴趣的孩子进行深入研究。
高年段孩子观察、动手和思维能力都很强了,可以对他们提升要求,如对一些常见的难分清的植物进行对比,再借助APP进一步了解,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可以通过对习性的分析了解在校园里种植这些植物的原因,给学校一些校园绿化的建议。我还鼓励他们观察南京城里的绿化情况,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让我们的南京城更加美好。
研究内容与成效
1.学会使用APP等工具,让它们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在科学教材中,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二三十种身边的植物,使用了“形色”和“花伴侣”后,能增加到认识五六十种甚至上百种植物,且以后还会继续认识、不断增长。这两款APP弥补了教师和家长对周围各种植物认识上的不足,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同时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大了信息容量,能让孩子发挥主动性,自主获取更多资源,让不同层次孩子的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可能。
2.学会分享、交流,提升协同探究的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让孩子们面对面地讨论交流外,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成果”,同时可以在小程序里互相查看其他学生上传的内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此活动需要安装了IOS、Android等系统的智能手机或平板,并下载APP软件,这些都需要家长的辅助和支持。当外出用APP识别时,出于安全考虑,孩子需要家长的陪同。孩子和家长一起识别植物,一起讨论如何拍照能提高识别效率,一起研究植物的习性,有时家长可以对孩子做一对一的辅导,有时孩子可以做家长们的小老师。这个小团队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还能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
3.利用数据分析孩子学习植物的动态和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上传到“识花认草大挑战”小程序(自己设计的小程序)的内容将生成数据库,在完成测试题后能自动生成出每个孩子测试时的错题,帮助孩子反复巩固直至正确。
数据库还可以供教师分析孩子们学习植物时的一些规律,如本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叶还是喜欢观察花,喜欢哪些植物,去什么地方观察的同学多,男生还是女生更喜欢了解植物……根据数据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也可以借助数据库方便地出一些“识花认草大挑战”测试题,让孩子们对植物更感兴趣,提高识别植物的效率和准确度。
4.激发课后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通过设计的一些活动让孩子慢慢地有了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兴趣,如孩子把在家里用APP识别植物后的成果发布到朋友群等,得到亲朋好友的点赞,会让孩子有了展示的喜悦,同时也让更多人来关注植物。又如学习使用“识花认草大挑战”小程序后,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植物识别后上传,填写表格生成数据,这样可以和同学们相互展示和交流,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更多的植物。还可以开展“识花认草大挑战”的PK赛,会让一些感兴趣的孩子课后用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和了解更多的植物,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且这种动力有可能会伴随终身。
5.设计符合各年段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展现他们的实力
教师要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能力发展情况设计不同的活动。低年段重视观察和认识植物各部分,可通过认一认、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等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中年段重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可通过写一写、学一学、比一比等活动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加认识植物的数量。高年段更重视综合运用的能力,可通过学习使用APP、比较相近植物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实地考察、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让他们参与校园、城市绿化设计,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研究反思与展望
如果APP能把文中所提到的自行设计小程序的功能添加进去,就能更好更方便地让孩子们使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认识植物的种类,让学有余力的孩子能在課外更深入地研究植物,成为植物小达人。比如:
(1)对于低年段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如果APP内有语音讲述的功能就可以方便他们阅读了,如果语言更生动有趣就更好了。
(2)增加错题整理重现功能,自动生成一段时间内认错的植物,反复巩固练习,提高认识的正确率。
(3)增加难度递增的测试题,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在课外有兴趣学习更多的植物知识。
(4)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紫金山植物大搜索活动,学生可以上传拍摄到的植物照片、所处位置,发挥团队的力量把紫金山的植物做成网络版的图谱。
此外,还应重视人工智能AI的利用。对孩子们上传到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可以改进和优化科学教学,让教学更贴心,更走近孩子,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2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