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论的时代语境与问题意识

2019-09-10 05:45张璐
艺术广角 2019年1期
关键词:受众音乐艺术

张璐

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呈现艺术的本体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下的艺术评论越来越呈现出大格局、大视野的宏观维度,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学术视角。可以说,今天的艺术评论承载了时代对艺术的期许,有着时代的印记。本文以音乐门类为例,对音乐评论的当代特征进行梳理与反思。

一、对音乐的评论

广义而言,音乐评论泛指以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以批判、审视的视角对其进行的评价、探析及展望。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评论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宽泛,音乐家、音乐作品、书籍、演出、流派、现象等,都可以成为音乐评论的对象。

近年来,伴随我国电影文化产业市场的井喷式发展,影评的质量与数量也显著提升、增大,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在大众视野里,影评已经慢慢培养出一批观众,并逐渐改变了受众的观影习惯。可以说,影评不仅为受众提供了解读和评析电影的窗口,也成为电影文化产业链条里重要的一环。相对于影评而言,音乐评论稍显薄弱,这不仅跟音乐本身的艺术特性有关,而且也跟音乐评论的整体对象有着直接关系。被誉为学院派的专业音乐评论者或乐评人,关注音乐本体,将音乐评论建构在音乐作品上,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乐评人既是创作者,也是评论者。在音乐作品与演出的评论方面,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会成为学院派乐评人的主要评论对象。他们多从音乐本体的曲式结构、歌词内容、调式调性、和声配器等来分析音乐的构成,同时,也多关注作品的学术视角解读(如美学阐释、文化解读、文本研究、艺术场域等)。除此之外,这类评论中也有一些对音乐文化现状的反思,如关于“原生态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变迁,“丝路文化艺术”的构建、中国民族音乐的跨界新发展、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未来等问题,这一类的乐评多结合政策、时代、民情,从宏观层面入手,来考察中国音乐的现状与未来。

另一方面,音乐评论则表现出全面乐评的趋势。这一类乐评较多集中在流行音乐类型化、网络综艺音乐分析、音乐消费市场现状、受众群体的开发等方面内容。评论样式五花八门,视角也较丰富,其中有对流行音乐的现象级探讨,比如伴随着“网综”的热播,网络音乐类的综艺节目如《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等迅速走红,受到年轻一代的热捧。这一类节目的乐评形式多样,甚至在节目中出现的“弹幕”,也被认为是一种短小的、有个性的评论,从而引起了关于当下网络综艺节目与受众群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此外,还有诸如《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用户关系网络研究》等文,[1]用数据调研的方式来探讨音乐评论的网络社交性。总体而言,对于全面乐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必须看到,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品内容性。就像弹幕的出现,它已经成为音乐产品中的一个附属样式,对于它的评论与研究,应当说是有趣且有意义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从音乐评论本身出发进行批判性思考。只有通过分析作品,我们才能实现对音乐文化的个性阐释和批评,以此作为音乐评论写作的首要原则,音乐评论才有价值和意义。而对于一个乐评人来说,对音乐的批判需要其拥有对艺术的正确判断力,拥有比常人更敏锐透彻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对普通受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社会大众也需要一些清新优美的、有可读性的文章,来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通过接纳听取评论者的意见,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精髓是怀疑与批判的精神,作为音乐批评而非音乐鉴赏,评论应避免庸俗的吹捧或恶意的诽谤,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协商的方式,与创作者进行切磋与商榷。庸俗的吹捧和恶意的诽谤都是不可取的方式,这样的评论也无法促进音乐自身的发展。

二、对音乐评论的评论

如果说音乐评论是一种对象性探析的话,那么,对于音乐评论的评论,则更加突出了音乐评论自身的诸多特征。对这些特点进行归纳,可以更好地对当下我国音乐评论进行反思。

1.音乐评论的生产性

从明言的《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音乐批评学》,到田可文的新著《音乐评论的视域》,从居其宏的《论音乐批评的自觉意识》,到杨燕迪的《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我见》,再到新媒体时代各式各样的微信公众号推文,如《什么是音乐评论及谁是它当前的敌人》等,无论是对音乐评论的学理性探讨,还是将音乐评论置于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中,都是对中国音乐评论自身发展的反思与探索。这些研究在学界、社会都引起过较大的影响,这本身就反映出音乐评论自身的创作性特点。在社会大众的视野里,音乐的创作与表演向来是音乐生产的主要成果,他们往往忽略音乐评论的生产性。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中,聂耳经常为报刊、杂志写电影音乐评论文章。据田汉回忆,在他同聂耳的交谈中,聂耳多次向他谈起自己对政治的见解和对艺术的思考。在那个时代,音乐评论的生产性更多地体现在对社会大众的精神引领。

音乐离不开听众,自然,音乐评论也离不开它的场域。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崛起的今天,音乐评论不应该只是不疼不痒的发声,更不应该只是网络喷子的随意调侃,它应当如电影评论一般,逐渐发展成为产业链条中一个重要的端口。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期许,在关于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评论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关于如何衡量市场发展及年轻一代受众的需求等相关的问题式评论。音乐市场的变化与前瞻、受众的审美与需求、宣传的方式与路径、创意思维的体现与执行,等等,这些都成为音乐评论中的新视域。

对于音乐评论而言,它当然离不开作品与主创,但同时,它更不可能孤绝于市场与受众。人人评论、人人被评论,这样的方式打破了音乐评论的場域,也给了评论足够的空间。即使这其中不乏一些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的观点,但在知乎live、喜马拉雅FM、豆瓣、网易云、知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网文中,我们也确实能看到一些出手不凡的好乐评。鼓励网络乐评健康发展,最关键的在于把握对于作品的品鉴能力、内容表达的充实性、观点独到性及语言方面的趣味性等,这些正能量与审美导向,不仅会对受众有益,而且其现实功能也会被突出,它所形成的舆论效应甚至可以直接转换成生产力,从而产生经济价值。

不同时代的音乐评论不仅能体现研究的思维、学术的视角,它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时代,音乐评论的生产性有着不同的体现。

2.音乐评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音乐评论的综合性特点在不断加强。如果说曾几何时,音乐评论主要集中在音乐作品分析上的话,那么,今天的音乐评论则更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无论是艺术的创作过程,还是对音乐的聆听与评论,都是一种社会行为。音乐是与人、社会紧密相连的文化艺术形式,音乐评论能使人们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时代精神、民族气质,它们以相对客观的视角反思当下的社会,这是音乐艺术评论的现实意义所在。音乐评论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全面性、广泛性的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具有统一性,这些评论都在关注音乐与社会、历史、民俗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换言之,就是音乐与人类社会的关联性。我们看到科技与音乐的结合、人工智能的音乐表达、数字媒体下的音乐展示以及各大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音乐产品等,有人发问:这还是音乐吗?还是艺术吗?音乐究竟是什么?艺术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些老生常谈的艺术话题,在今天引发更多的思辨。可以说,在今天艺术的界限变得更模糊,但它似乎又比在任何一个时代要更清楚、更明了。关于音乐与受众的关系问题,成为今天乐评中的主要内容。

3.音乐评论的艺术性

这里所谓的艺术性,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音乐评论本身要具有艺术性。音乐评论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辨析性,但这种表达方式应该是让受众容易接受的、能够理解的,能给人以启发。音乐评论中那些低级趣味甚至是恶俗的评论语言与内容,是要坚决抵制的。艺术性不是指语言、辞藻的丰富与华丽,而是指评论的深入浅出、专业性与趣味性。倘若一首音乐作品已经让人费解,评论更是晦涩难懂,那么,评论存在的价值就值得商榷了。但同时,如果评论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而一味地屈就,那它的意义也不复存在。因此,把握好音乐评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算是艺术性的第一方面的体现。其二,艺术性是指评论的审美特点。大众审美需要引领,这应该是处理艺术与受众关系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音乐评论应当是处理这样关系的有力抓手。社会大众不仅希望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与音乐特点,他们更需要从精神层面获得审美提升。就像我国民族音乐中那些古老的原生态音乐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应如何去看待这样的变化?衡量创新标准的尺子在哪里?这就是音乐评论应该发出的声音。因此,如果说大众审美与艺术之间有着距离的话,那么,音乐评论就应当是缩短这种距离的法宝。

4.音乐评论的媒介性

传播媒介的改变,表面来看,意味着平台与输出方式的转换,但综观今天网络时代下的音乐评论,绝非仅仅是传播途径有了改变,变化更多体现在音乐评论的媒介性特点上。所谓传播媒介,不仅是指传播信息的途径、技术,也包括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文化等。特别是对于音乐这样的传统艺术而言,音乐评论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媒介性意义。这里所谓的媒介性,是指音乐评论的传媒特点。同样都是音乐综艺节目,在传统的电视媒介与新兴的网络媒介中,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即使电视综艺使出浑身解数,传统节目《中国好声音》(2018年)、创新类的新样式《幻乐之城》(2018),都还是收视率惨淡。而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新说唱》《明日之子》的关注度却是直线上升。再比如,“抖音”平台火爆的音乐视频、“网易云音乐”APP的粉丝热度等现象,说明流媒体音乐服务之所以成为资本最青睐的文化产业,也是因为这些音乐APP将碎片化的音乐资源整合。在“最高的品味就是个性”之类的商业广告语助推下,根据场景向用户推荐私人订制式的音乐推送等一系列的服务,共同创造了数字音乐的繁荣景象。这些在当下引起高度关注的年轻人的音乐市场,其评论大都集中于音乐的媒介性问题。

音乐评论应当与新媒介相结合。一方面将大众的看法更方便快捷地传递给专业乐评人,引发其思考,扩大评论对作品的反馈度;另一方面,通过媒介展示评论中的“关键词”等信息,让大众更多地接触到简单明了的音乐评论。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对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但同时又充满了约束性、制约性的時代。音乐评论在新时代必然会出现新的特点,但无论如何,音乐评论的当代性命题始终需要不断探索与反思。西有以舒曼为领的“大卫同盟”,中有青主的《乐话》,纵观古今、综观中西,每个时代的音乐评论都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在新时代,把握音乐评论的风向标,无论是对大众需求来说,还是对学术实践而言,都将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

猜你喜欢
受众音乐艺术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纸的艺术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