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优
从手抄卷时期的精英贵族,到印刷时代的大众读者,再到当下进入网络空间的网友,文学传播媒介的变革不仅改变着文学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因为媒介特性和传播模式的改变而聚集着不同的接受对象,塑造着文学接受对象的接受习惯,从而在网络传播所构成的文化空间中生成一些新的受众特征。相较于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中的文学受众,网络空间中的文学受众基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非中心化而在文学的接受、批评过程中都更具话语权,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创作。这使得原本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文学接受主体在文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都获得了更大主动权和参与空间,从而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下文学的实践与发展。面对文学实践现场的这一重大变化,文学研究有必要深入网络这一目前我国文学实践最活跃的空间,对其中最庞大、最重要的主体——文学接受者进行特征分析。
一、“网络空间”与“文学受众”之界说
与时间一样,空间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维度之一,时空关系及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变化促发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变革,并使这种变化表现在人类的心理、精神世界和社会文化当中,即形成了一种文化空间。而技术则是影响时空的重要因素。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以来,首先以文学网站、大学论坛等形式使文学的传播和创作更活跃;大约在2004年以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开始进入由微博、微信引领的社交应用时代,微博、微信在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延展和丰富了文学的传播与创作,文学的接受开始与网友的人际交往、具体生活场景更加紧密地结合。近年来,手机终端和各种人工智能设备的发展,使文学接受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丰富。网络将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编织在一起,渐渐生成一个虚拟但庞大的文学空间。
在网络生成的虚拟空间中,无论是通过PC(个人电脑)、手机、ipad,还是通过其他智能终端接入网络,使用数字媒介进行文学阅读、文学消费的网友都是文学的网络受众。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的媒介融合性和虚拟现实性,文学作品的呈现和传播方式日趋综合,文学接受活动的展开方式也不再局限于阅读,如有声读物、文学作品的图文转换、影视改编等,这使文学作品的接受方式由单纯的文字阅读向视听综合发展。所以当下讨论网络空间中的文学受众,其范围既应包含通过屏幕阅读文字文本的文学活动主体,也应包含通过音视频接受文学作品的文学接受主体。网络空间中的文学受众既是文学符号的译码者和文本意义的阐释者,也是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评论或者在网络上尝试写作而变身为文学批评主体或者文学创作主体。网络受众的接受特征正在并将进一步从文学的接受、批评、创作等各方面,更加直接和有力地影响文学的发展,因而,了解和分析这一群体的接受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网络文學实践中的各种现象,丰富有关网络文学的研究内容,引导网络文学更好地发展。
二、网络空间中的文学接受主体画像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其中联结着的受众仍是一个个实在的人,而人的接受习惯、选择偏好等总是与特定的人的主体特征密切相关。因而,要分析网络受众的接受特征,首先要从他们的主体特征入手,对其进行人口特征、社会身份、内部结构等维度的基本分析,从而勾勒出他们的主体特征。
1.年轻群体占优与低龄化趋势。从文学网络受众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青年群体是绝对主力,并且这一主体还呈现出进一步低龄化的趋向。据互联网智库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Q1中国网络文学报告》显示,以在线阅读方式参与文学接受的文学受众主要集中在20-39岁这一年龄段,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受众约占网络受众总数的30%,30-39岁年龄段的网络受众约占网络受众总数的48%,这两个部分加在一起占了网络接受主体总数的78%,而此外的19岁以下年龄段、40-49岁年龄段和50岁以上年龄段则分别占网络受众总数的7%、12%和3%。可以看出,从年龄这个维度去考察文学的网络接受主体,20-39岁这一年龄段的受众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青年群体无疑是网络接受的主力成员。
与此同时,网络受众中的青少年比例不断提高,接受主体年龄越来越低。仅从2015年第1季度到第3季度的半年时间里,19岁以下网络受众在网络受众总体中的占比就增加了9个百分点,20-29岁年龄段网络受众占文学网络接受主体总数的比例增加了8个百分点,而30-39岁年龄段和40-49岁年龄段的网络受众所占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文学网络接受主体的低龄化趋势非常明显。
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与低龄化首先根源于网络这一传播媒介的新技术性。无论是传播领域还是生产生活的其他领域,每有新技术面世,青年总是对它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学会运用。网络文学的最初兴起就是从一些大学的BBS开始的,这批最早接触计算机互联网的青年人也正是网络文学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作者。伴随着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入,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已成了一个网络世界,90后、00后这些青少年就是出生、成长于这个网络世界的,作为网络土著,他们生来就将网络生活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状态,在媒介选择上自然而然地更适应和更倾向于网络。另外,网络的互动性、非中心传播模式也比传统大众传播中的自上而下、从中心到边缘的层级模式更受青年欢迎。因为在传统的层级、单向传播模式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弱势的年轻人往往处于被压制或被动的位置,其接受体验往往不如在网络中来得自由、轻松。再者,移动互联技术、人工智能设备的发展也为生活节奏快、位移较大的年轻一族通过网络进行文学接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网络文学读者规模的迅速扩大与读者群体的低龄化与智能手机的普遍以及移动网络服务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联。
2.男性受众更具规模,但女性受众增长明显。从性别维度考察文学的网络接受主体,在数据显示的受众规模上,男性群体仍然占据明显优势,这可能与网络原住民中男性比例的优势有关,很多男性受众一开始就是网络技术的拥趸,热衷于Web1.0时代的网页浏览、BBS聊天、以及后来的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学空间兴起后他们又自然地转移到这一趣味空间,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展开个人的文学接受。
随着网络的提速降费以及网络终端、尤其是移动网络终端的日益普及,女性的网络接触和使用程度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女性用户的网络使用率和使用时长迅速而显著地提高,文学网络接受群体中的女性比例不断攀升。仅在2015年1季度到2015年3季度的半年时间里,文学网络接受主体中的女性比例就从原来的24%上升到了36%;相应的,男性受众的比例由76%下降到64%。不仅如此,网络空间中女性受众的文学接受活动还体现出特征性优势。首先,女性受众的网络接受不同于男性文学受众的浅阅读,而体现出更强的沉浸性,他们的文学接受行为往往不局限于文本阅读,而更加可能扩展至相关改编作品、同一作者作品、同类型作品的延伸性阅读,在网络的多媒体融合传播特性加持下,女性受众的文学接受行为在程度上更加深广。相应地,女性网友在对文学作品、文学平台的接受和使用上也表现出更强的用户黏性,同时对喜爱的文学作品及周边衍生品具有更强的付费意愿,更容易产生购买行为。
网络受众主体的性别差异与他们各自喜好的文学类型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而言,男性受众往往对武侠、玄幻、修仙、官场等网络小说类型更感兴趣;而女性受众则更青睐情感、职场、穿越、同人文等文学类型,这种与性别密切相关的题材偏好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下往往难以兼顾,而网络传播的点对点模式则可使同一个平台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这方面使网友的文学接受更加个性化,同时也激发了文学平台传播活动的进一步细分。
3.中等学历的“学生党”和职场“小白”最喜欢网络阅读。如果以学历结构和职业特征为要素作为文学的网络接受主力画像,那么上面这句描述就是对这一群体的贴切概括。首先,从学历结构去分析文学的网络受众主体,初高中等学历群体占据了受众主体的大半壁江山,约66%的比例;其次是大专、本科学历群体,约占24%强的份额;而硕士、博士及博士学历以上、小学及小学学历以下各群体所占比例均不足10%。[4]可以说中等学历和大专、本科学历者构成了网络文学接受的强势主体。其次,分析网络接受主体的职业结构,也会看出其明显的群体特征。网络接受主体中最为庞大的一部分构成一直是在校学生群体,这个群体在网络受众的整体中大概占25%左右,仅次于学生群体的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群体,其比例约占20%左右,位列其后的是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这个群体约占网络受众总体的15%左右。上述职业结构与前面所列的学历结构基本上呈对照之势,对应网络接受主体的年龄结构,基本上可以勾勒出文学网络接受的主体群像:就读于初高中、中职专或者大学,年龄在20岁上下的“学生党”,构成了网络接受的第一主力,然后是完成了上述学习经历、年龄在25-39之间的、企事业单位的中下层岗位就职者与小规模的个体生意经营者或者自由职业者,基本上都屬于奋斗打拼的职场新人(套用网络语言“小白”,这一群体可归为职场小白)。网络受众的学历层次与职场位置导致他们的自我实现度不高,心理压力较大,需要通过消费文化娱乐内容来调节身心,但由于条件所限缺乏时间、精力和经济基础去开展那些相对费时费力的文娱项目,所以便捷又丰富有趣的网络文学就成为首选,网络受众主体的这种身份特征又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文学接受中的心理习惯与价值取向。
三、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行为特征
前文通过年龄、性别、学历及职业等坐标对文学的网络受众主体做了描绘与分析,其主体性特征融合网络媒介的媒介特性,加之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塑造了网络空间中文学受众主力群体的接受特征与文学取向。
1.个性化接受。文学接受向来都是富于主观色彩和个人趣味的一项活动,传统的文学接受过程中也存在着接受主体明显的个性化因素。但网络空间中的文学接受活动因其强大的双向交互性和文本资源的丰富性,能够使不同接受主体的细分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因而表现出较之传统文学接受更加明显和突出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与接受主体在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细分具有明显的对应性。网络受众的个性化接受首先突出表现在网络文学接受中明显的性别区分上。由于女性受众规模迅速扩大,加之女性受众对付费阅读、衍生品消费等产业模式的高度认可,女性受众对网络文学活动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女性受众的接受习惯、阅读偏好日益为文学网站的经营者所重视,并得到凸显。目前几乎所有大型文学网站都设置了女性专区、频道甚至女生网,如“起点女生网”“17k小说网”女生频道,以及“红袖添香”“晋江文学城”“潇湘书院”等专门的女性文学网站。其中“红袖添香”等几大女性文学网站更因其明确的女性定位,及其对女性受众个性化阅读期待的满足而大获成功,日访问量近亿次。网络文学空间中女性受众的崛起使网络文学接受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化区分,这种接受上的区分进而导致了创作上的性别区分。一方面,鉴于接受中的性别区分,网络创作主体越来越倾向于在创作之初就为其作品确定出明确的读者性别倾向。另一方面,不同性别的作者也更倾向于以其同性别读者为假想读者来进行创作。这种彼此独立又彼此敞开的性别化接受不仅使女性受众获得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更为女性作者和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空间。
网络受众的个性化接受倾向还表现为与其年龄、职业相对应的文学内容的类型化选择。网络文学作品的类型化已经是学界广为认同的一个特征,谈到这个特征,学者们大都将其归因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文学网站对作品的类型化设定及呈现固然是网站经营者为了便于网友搜索、提高作品点击而采取的商业策略,但网站之所以采取这种策略,则是网络受众的类型化接受习惯使然。不同于传统文学创作及接受活动中文体上的类型化,网络接受的类型化是一种内容、题材上的类型化。比如玄幻、武侠类型的作品多为虚构的幻想型故事,通过一系列幻想出来的时空背景、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来传达某种观念,提供某种体验;校园、职场类型的作品则相对具有更多的现实元素,通过与现实中相似时代、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人物命运而使读者获得代入感,从而随着作品的阅读而产生某种共鸣。鉴于这种分类的内容对应性,受众进入网站往往都是先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类型栏目,然后再做具体作品的选择,或者是查看点击榜、订阅榜等榜单,然后在榜单中选择自己偏爱的类型作品。无论是哪种选择方式,类型的划分都成为网络接受主体文学选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筛选方法。
2.融合性接受。这里的融合性是指由于网络对不同文学表现形态的融合和对不同传播终端的整合而形成的应用融合。它包含文学接受内容的融合和文学接受终端的融合两个方面。首先,任何新媒体的产生都必将带来对旧有传媒生态的重构,这个重构的过程也是对旧有媒介和传播内容的重新整合,而传播主体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要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将传播内容纳入新的传播系统之中以期借助强势媒体提升其内容的传播力。正如前文所述,经过10余年的商业化发展,今天网络文学空间的产业化、生态化趋势已初见端倪,尤其在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合并成立阅文集团,并将创世中文网、起点中文网、起点国际、红袖添香、潇湘书院等网络原创平台,榕树下等图书出版平台,以及天方听书网、懒人听书等音频听书平台全部整合至旗下之后,一个以内容原创为起点,涵盖出版、音频等相关产业链的文学网络聚合平台正在形成。与此同时,近年来网络原创作品的影视改编已经成了一种现象级事件,而这些影视作品与其原著文本共同进入文学的网络传播活动,此外还有以优秀文学作品为蓝本设计的网络游戏、漫画等。网络生态下的文学内容形态已经跨越文字、音频、视频、游戏、图画等媒介的界限,构成一种全媒体、多形态的综合文化产品。于是网络接受主体对文学的接受也不单单局限于文字的阅读,而且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文学传播还会彼此形成联动与促进,比如有的网友可能并不了解某部文学作品,但是因为观看了这部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而转过来开始阅读文学原著。也有很多网友因为喜爱某部网络小说,而对由其改编而来的电影或电视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和期待。未来,随着网络文学空间对文学相关内容的进一步包纳与整合,网络传播中文学内容的融合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届时,从一个文学原创起点出发,网络接受主体将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和多维的文学接受体验。
与内容融合相对应的是文学接受终端的跨媒体融合。近年来,随着对网络文学资源的全媒体开发,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PC(个人电脑)连接,而是扩展到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网络、电影院的数字拷贝、数字电视,以及签售会、沙龙等线下活动。其中尤以智能手机这一终端在文学网络接受中所占比例攀升最快、占有人群最广。据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7亿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连入移动互联网,约有半数手机网民在通过手机进行文学阅读,其中近50%的受众每天通过手机阅读的时间超过一小时。而电视方面,除了原有的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外,还有在全民阅读热潮中涌现出来的阅读类电视节目,这类节目在近年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异军突起,吸引了不少受众。当下,以网络文学文本创造出来的文学意义为核心,正在形成一个融合多种表现形态、联通多种传播终端的、综合的文学意义系统。一部文学作品及其衍生出来的多种文学表现形态正在通过网络整合下的不同终端呈现,而接受主体则可以在网络创造出的综合性文学意义空间中以更具整体性的感知方式去感受文学的魅力。
3.功利性接受。从康德开始,传统的文学理论常常将文学的接受看作是非功利的、纯粹的审美过程,是剥离了感官愉悦的精神净化。但是在网络受众的文学接受行为中,审美的满足中包含着或追求身心放松、或追求欲望满足、或寻求意义与价值共鸣的功利目的。文学接受功能被拓宽了,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质疑,又是实现某种现实功利的复杂行为。通过前面对网络接受主力的身份定位,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网络受众主体的职业构成以初高中学生、职场中下层“小白”为主。这类人不是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就是要应付枯燥高压的职场生存,同时在经济上不是尚未独立,就是处于较低收入层次,属于拥有较少社会资本、且需面对生存压力和生活竞争的社会群体,在时间有限、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在学习间歇、通勤路上、睡觉之前短暂浏览一段文字无疑是他们最具性价比的休闲方式,这种文学接受自然充满了寻求精神愉悦与放松的功利目的,任何的说教及内容的艰深、无趣,甚至节奏拖沓都会使文本被放弃,因为生活艰辛且忙碌,一定要在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里迅速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与愉悦。如果从年龄的角度去理解网络接受主体的精神需求,就更容易理解网络文学空间中那些欲望书写、个性张扬的作品蔚为风潮的原因。网络接受的主体基本集中在20-39岁这一年龄段,其中尤以20-35岁这一阶段最为集中,这正是欲望强烈、束缚较少的人生阶段,血气方刚、初生牛犊、对世界充满了想象与激情、质疑与反叛,但同时从个人社会能力积累的角度讲,也是个人能力和生存资本积累的起步阶段,伸展欲望、张扬个性的强烈需求与个人自我实现能力薄弱之间的巨大反差使这一群体常常会在现实的奋斗中遭遇挫折、四处碰壁。这时,在虚构的想象世界中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样获得异能,一路升级过关,或是颠覆强权的内容,就成了职场“小白”慰藉和安抚自己受挫的内心、以免于一蹶不振的一剂良药,这就是网络接受的潜意识功利性目的。当然,在工业理性危机、传统文化断裂的文化语境中,当代青年所面临的问题不仅限于生存的压力和欲望的压抑,还有精神和信仰的迷茫,而他们在网络文学选择和阅读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也不仅仅是身心的放松和欲望的张扬,还有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对精神信仰的追求、对人伦尺度的探寻、对自我认同的寻找。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接受主体的文学选择和接受过程在追求着一种功利的非功利。虽然网络文学空间中的作品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能够完全符合受众阅读目的的作品并不多,一旦能够有作品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很有可能成为一部大流量IP。大部分时候,网络受众的阅读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权且利用”,只要一部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友某些功利性阅读目的,就会引起文学接受。而那些无法使上述任何功利目的获得满足的作品,无论看起来运用了多么炫酷的语言、多么时髦的桥段,也很难得到网友的青睐。
4.情绪性接受。“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5]相对于传统的精英文学阅读所追求的宁静致远、清新隽永等阅读体验,或者意蕴深远、发人深思这样的认知功能,網络受众在选择文学作品时,更看重的是作品能否契合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及相应的心理需求。他们或是通过小说中的暴力打怪,宣泄胸中积郁已久却无从释放的愤懑,或是通过小说中的戏谑反叛,嘲解现实中的无奈与苦闷,或是在对于某个美好年代的缅怀与追忆中使孤独与哀伤得到抚慰,或是在对某种渊源与传统的重提与推崇中寻找认同与自豪。情绪“往往用来形容短暂但强烈的体验”[6],网络文学的接受往往是非理性的情绪化接受。其对作品的选择往往随性纵情而不是精挑细选;阅读的过程常常是兴之所至废寝忘食,稍感乏味便弃之而去,对内容往往是走马观花,图个热闹,最好不需要动脑思考。如前述所言,网络文学的受众进入网络接受往往是出于一种追求愉悦的功利性目的,而接受的情绪性既是这种功利性阅读得以实现的依据,又是它追求的阅读体验的核心要素。同时接受中的情绪又与受众的个性、文本呈现方式及渠道的融合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不同接受群体的个性特征,不同作品的差异化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都对受众情绪产生着或激发或促动、或宣泄或缓解的影响作用,这些构成了网络受众情绪化接受的重要依据。受众个体的兴趣喜好、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特定群体的独特体验都融入并制造着网络受众的情绪波动。爱而不得的沮丧、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愤怒、年华逝去的失落、无所依傍的不安、坚守的孤独等这些在现实生活和主流话语中无处安放的情绪使得人们投入文学的网络空间,寻求情绪的按摩、精神的抚慰。
网络接受的情绪化特征从网络文学在叙事节奏、情节模式、创作视角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情绪性均可见一斑。由于情绪往往短暂、易变,所以网络文学作品若要在海量作品和碎片化阅读的网络环境中引起读者的注意,形成其文学选择,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触动受众情绪的内容。所以在网络文本中,“标题党”层出不穷,故事的叙述节奏越来越快,每更新一章都要出现一些情节冲突,或加入新的“工具”(常常能够给主要人物带来能力的迅速提升),以形成对读者情绪的刺激。如果一个阶段作者断更,或者更新的章节中情节推动较慢,作品往往会遭到网友的抨击甚至抛弃。
顺应网络受众的情绪性接受,网络文学尤以网络小说为主正在形成一些利于调动、宣泄或转换情绪的结构模式,如“升级流”“无限流”[7]“废柴流”、游戏等。网络接受中的“爆款”类型——玄幻小说基本采用“升级流”的结构模式,主人公每次被命运抛入新的空间、偶遇高人指点、得到某种“法器”、功力获得增长都会让受众的情绪为之一振。“无限流”小说中每次面临新的未知都会造成一种情绪上的紧张或压迫,而每次新的探索又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刺激与冲击。“废柴流”中主人公一出场时的废柴形象与其主角的身份和期待视野中的成功首先就形成了一种情绪反差,在其后的废柴逆袭过程中,每一次阶段性成功的取得都會给读者带来一次情绪上的刺激,网络文学的“爽”点就这样被制造出来,而网友们进入网络文学所寻求的重要满足之一就是这种情绪性的阅读体验,正是网络小说带来的富有节奏的一波波情绪刺激使得网络受众对它在人物塑造上的缺陷、情节逻辑上的瑕疵等视而不见、含糊略过。
网络受众的情绪性接受与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情绪性创作彼此呼应,一拍即合,通过网络连接构成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直接的、点对点的交流,而这在情绪上形成了同频和共振。接受上的体验情绪与创作上的诉诸情绪塑造了网络文学不同于大部分传统主流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如果说大部分当代主流文学作品的作者们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展开故事、塑造人物,那么网络小说的绝大多数作者从一开始就在作品中带入自己。如果说在青春、职场这类作品中作者在带入自身情绪体验的同时还常常带入自身的生活环境、成长记忆等内容,那么玄幻、仙侠这样的题材中突出的则是情绪,当然这种情绪常常是基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反叛,等等。因为这种创作视角的差异造成了网络小说与传统主流小说在处理个人情绪上的显著差异。在网络小说中,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都退居次位,一切围绕主人公(作者)情绪的满足而活动,人物行为的真实性、合逻辑性让位于情绪满足的实现。
受众的情绪化接受还体现在网络小说特定的情节特征与其受欢迎程度的正向关联上。悲剧结局和喜剧结局在网络受众中有着明显的接受差异:“大团圆”结局在网络受众中甚至比传统阅读受众中获得更大程度的欢迎,在悲剧结局与喜剧结局的PK中,喜剧结局以绝对的优势胜出,纵观各大网络文学网站,以悲剧结局的作品少之又少,且高点击率作品中几乎找不到悲剧的身影,这种创作倾向其直接根源就是受众对悲剧的强烈抵触情绪。军事题材中如果有外国/外族入侵,我方一定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女性性向的爱情故事中男主角绝对优秀且一往情深,修仙故事中的草根主人公一定会历尽劫难获得超级强大的能力,并由此获得身份、权力、财富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为,不能带来情绪释放或转换的作品,受众难以接受。所以有网络作家总结说“情绪性的作品传播得快,篇幅长的作品传播得快,愤怒的比喜悦的传播得更快。”[8]
情绪性接受是一种个性接受。这是需要理性引导的接受,但同时也是包涵着趋向型信息的接受。在情绪性接受中能分析出新的接受动态。这是因为情绪总是关联着社会情感与意识形态。在本雅明看来,“甚至可以说,极端的艺术比经典的艺术更多地蕴藏了一个时代的内在紧张状态。”[9]所以网络文学空间中深受网友追捧的接受热点或者现象级作品,其所表达的情绪倾向、营造的情绪体验,往往蕴藏着某些特定的社会情绪,表征着某种民间意识形态。如在网络都市类小说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官场小说,往往以频繁制造情绪冲动的节奏和结构契合着读者的情绪化阅读需求。比起传统的官场小说,网络官场小说中的主角往往不是那么沉稳正派而是常常带着几分痞气、是比坏人更“坏”的好人,主人公的行为常常少了政治正确的理性与规矩,但却往往能够在与腐败、强权的角力中获胜,让读者心怀舒畅 。正是通过这种快意恩仇式的表达方式,网络写手的创作情绪与网络读者的阅读情绪获得了内在的共振。
年轻、生活在都市中、处于社会结构的较低层级等主体特征,与网络化成长和消费社会生存共同造就了网络空间中文学受众个性化、融合化、功利化、情绪化等接受特征。受众的这种接受特征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文学文本的选择、评论、参与写作等反馈行为影响着今天的文学内容、创作方向、传播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等,进而改写甚至重构当下的文学观念。受众越来越像“用户”,文本更像是“产品”,文学的传播更加需要细分,构成文学价值的不同要素在文学评价标准中的比重需要调整。而读、写、编、评的传统文学运作环节及其相应的主体越来越难以划出清楚的界限,彼此成为互相连接的文学共同体。依据受众导向的研究视角,网络时代的文学研究须进入网络空间,由网络受众的接受特征出发,去重新认识和思考当下文学的实践与发展。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的批评实践研究”(16BZW120)、辽宁大学2014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空间理论视阈下的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研究”项目(LDQN201411)阶段性成果。
注释:
[1][3]李国琦,速途研究院:《2015年Q1中国网络文学报告》,http://www.sootoo.com/content/651132.shtml,2015年6月24日。
[2]李国琦,速途研究院:《2015年Q3网络文学市场分析报告》,http://www.sootoo.com/content/659130.shtml,2015年12月8日。
[4]李国琦,速途研究院:《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年度综合报告》,http://www.sootoo.com/content/661067.shtml,2016年2月18日。
[5]“情绪”基本概念: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3%85%E7%BB%AA/2243563?fr=aladdin, 2017年12月11日。
[6]艾森克、基恩:《认知心理学》,高定国、肖晓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9-750页。
[7]无限流成为一种网络小说中的典型模式源于小说《无限恐怖》的走红,以及此后大量同类作品的出现及风靡一时,这种模式中往往要创造出一个超出现实认知范畴和技术能力的特殊空间,但往往其中的主要人物又是从我们这个世界藉由种种机缘得以进入并由此开始能力的提升或者物种的延伸,由于这个独特空间中包罗了我们这个世界中所拥有的科学、宗教、历史、文化等一切文明,同时又虚拟出诸多我们现实中所不存在的物质、能力等,所以人物在期间能够开展的活动也超出了我们现实的种种物质、技术限制,甚至超越时空,改写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从而获得了无限的物质的、精神的可能,因而被这种模式被网友们称为“无限流”。
[8]刘洋、苏雪艳、张艺迪(录音整理):《网络小说是一种情绪小说——最后的卫道者访谈录》,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08/c405057-29457481.html,2017年8月9日。
[9]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李双志、苏伟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