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灵
摘 要: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财税金融政策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内涵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和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财税金融;政策;区域经济
我国具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但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体来说我国经济明显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西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发展慢的整体格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有效协调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其中财税金融政策在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因此探讨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概念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概念
区域经济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国家,后来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其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今天较为系统完善的区域经济概念。区域划分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或是几项特定的指标,将地表划分成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因此这些单位便是我们所谓的区域。区域经济主要是指基于行政区域的不同而划分的不同的经济区域,其形成发展主要是由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内的各种因素比如宗教、历史、政治、人为以及地理环境等均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促使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特色[1]。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可以采用其区域范围内的地理资源作为标准进行经济结构划分。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以及连续性,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变动性和可监测性。同时应该意识到区域经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些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区域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西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以及东部经济区。这三个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西部经济区和中部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因为以及历史因素的限制,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明显落后于东部经济区,并且这种落后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加大[2]。我国东部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国家扶持力度较大,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发展实力,同时受到外部发展条件等影响,东部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呈现进一步加快的趋势。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市场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双重调节作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向好,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由主导转变为引导,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财税金融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同时基于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行定位,对不同经济区之间的发展进行统筹协调。现阶段我国的财税金融政策主要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西部、中部以及东部经济区而制定,其目的在于促进三个经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同一地区内进一步针对不同的行業类别进行细分,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的发展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形成区域核心经济产业,促使区域经济表现为多层次、全方位的空间立体发展趋势。
三、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税收政策改革特别是税收政策优惠,对我国东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量的东部经济区企业进行再投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但是相对来说对我国中部以及西部经济区的发展促进效果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受到区域限制影响较为明显,因此税收改革并没有引起中部以及西部经济区经济发展明显的变化。这也导致了我国东部经济区与中西部经济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当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税后优惠,在这一定程度上行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基本上不会带动我国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同时在税种方面,本次税收政策的改革对于我国东部经济区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对于我国中部以及西部经济区来说,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丰富优势,国家政府应该提升税率,同时增加对资源税的征收比例,促进企业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当前的购买性支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本消费支出以及基础建设性支出。对于东部经济区来说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行政管理费用所占的比重较低,而城市的维护以及基础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同时关于科教卫生事业的资金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也具有较高的比例。对于中部以及西部经济区来说,政府支出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其中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支出在总的财政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行导致了我国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缺乏动力,存在较大的财政压力。这也加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现阶段国家为了实现均衡发展,尽量缩小东部经济区与中西部经济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开始分步实施转移支付政策,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受到物价波动的影响,导致国家对中部以及西部经济区提供的定期定额补助也没有发挥出显著的效果。
(二) 金融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常来说实体产业的经营状况与资金利润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经营状况越好对应的资料利润率越高,反之经营状况不好对应的资金利润率较低。我国经济在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系逐渐成熟完善,我国利率也逐渐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由于中部和西部经济区的发展速度较慢,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而东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基本上已经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有助于刺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进而相应的银行信贷业务规模上升,促进资金利润率和利用率均不断上升。这就导致利率的市场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东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而法定利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部和西部经济区的发展。
我国宏观金融政策同样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比如再贴现政策的实行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当前的贴现政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票据市场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流通体系,票据结算主要是局限在同城内部,难以实现跨地区沟通。同时随着票据融资能力的不断下降导致其功能降低。国家政府为了缓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扶持区域信贷业务的发展,不断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三)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我国采用的统一的税收政策,没有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这对于我国中部和西部经济区来说具有不利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中部和西部经济区企业面临和东部经济区同样的税收,在市场上没有明显的竞争实力,压缩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限制了中部和地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导致我国东部经济区和中西部经济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增值税是我國当前税收体系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其对社会资金的流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增值税下降之后,会引导我国东部经济区的资金逐渐向中部和西部经济区进行转移,对于中部和西部经济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缓解中部和西部经济区的收税压力。除此之外,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对社会资金的流向产生一定的引导。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资金规模越大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便越快,我国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之后,导致东部经济区具有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促使社会资金向东部地区靠拢,这为东部经济区的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东部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部和西部经济区来说,国家可以颁布相应的资源税来有效调节政府的收入,进而改善财政收入与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政府财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化配置,为中部和西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多种原因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整体来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并且这种经济发展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为了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国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财政、税收以及金融货币政策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最终实现我国地区经济之间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惟维. 经济金融协同发展的区域研究[J]. 青海金融, 2017(8):22-26.
[2] 梁卫平. 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4):61-62.
[3] 柯希冉, 陈晓艺, 刘晓晶. “一带一路”下我国西部人口低密度区域财税政策益贫效应分析[J]. 商业会计, 2019(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