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的今天,中国建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切入,通过重新审视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址,讨论中国当代建筑与纪念碑性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央视新大楼 库哈斯 纪念碑性 传统文脉
2 1世纪初,伴随着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一批划时代的新建筑随之诞生。以北京为例,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馆、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以下简称“央视新大楼”)等都引起过关注和热议。2018年9月7日,央视新大楼设计者库哈斯受邀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普通乡村”论坛,并举行了讲座,其建筑理念再次引发关注。在央视新大楼落成十多年后的今天,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建筑,笔者认为其不失为观照中国当代艺术纪念碑性问题的一个有趣案例。
方案选定:新时代纪念碑的诉求
中外学者关于纪念碑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笔者无意在此赘述。就本文讨论的央视新大楼这一对象而言,其诞生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们对纪念碑传统认识的影响。艺术史家巫鸿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中指出,传统意义上对于纪念碑的认识,往往和尺寸、质地、形状、地点等相关联,“纪念碑经常是和公共场所中那些巨大、耐久而庄严的建筑物或雕像联系在一起的”[1]。以这些条件来考察,央视新大楼无疑具备了纪念碑的特征。
2 0 0 2年1 2月,中央电视台(CCTV)宣布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竞标方案最终胜出,并给出了官方的评审意见:“专家评委认为这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作为一个优美、有力的雕塑形象,它既能代表新北京的形象,又可以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专家评委认为能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2]这短短一百多字的评语给予了库哈斯方案极高的评价,同时包含了大量信息。笔者关注的是其中几个意义模糊而又意味深長的关键词——“不卑不亢”“鲜明的个性”“无排他性”以及“雕塑形象”,这些词语既代表了决策者从库哈斯方案中解读出的意义,也对大众进行了一种暗示。从这些词汇展开联想,在我们的脑海中很容易塑造出一个高大伟岸、威严肃穆而又慈祥包容的男性形象,甚至可以联想到凯旋门、纪功柱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竞赛评委之一、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认为,库哈斯的方案是“西方式的、男性般的、雕塑感的、象征性的、震撼力的地标”[3]。这一观点与官方给出的评语高度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评委们的共识。以上官方言说中的方案优点与前述的纪念碑特征极为吻合,可见,在竞标方案评审过程中,未被明言的“纪念碑性”成为衡量作品是否入选的重要标准。
仅仅依据最终评审意见做出的判断可能仍然缺乏说服力,我们不妨联系央视新大楼建设的背景做进一步考察。出资央视官方的消息显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在2000年启动前期准备工作,2002年4月8日举行发标活动,2002年12月正式公布入选方案,2008年部分投入使用。不难发现,这一时间线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和举行有着很高的重合度。事实上,早在方案公布之初就有各种报道显示,作为中国官方媒体代表的中央电视台将在其新大楼转播北京奥运这一世纪盛会。除了要服务奥运,央视新大楼的建设也在北京城市整体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在21世纪初的市政规划中,位于东部的CBD商务区与西部的中关村、奥林匹克公园将共同构成北京“一线两翼”的新型城市格局[4],央视新大楼正是坐落在CBD地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官网给出的原因是:“选址在北京的中央商务区……将使中央电视台能够最近距离地直面首都经济发展,感受整个中国经济跳动的最强音,迅速、准确、全面地进行报道。”[5]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经济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认识在21世纪得到进一步深化。作为国家电视台的CCTV选址中央商务区,既体现出舆论媒体对于时代潮流的洞察,更彰显了国家层面支持经济发展的决心,而以隐晦地方式所做出的一种政治回应。
奥运精神、时代潮流、政治回应,再加上作为国家电视台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地位,使得央视新大楼建设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问题,其承载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正如《时代建筑》的解读:“作为文化标志,它表达的意义是多层面的,即除了其功能层面的意义外,还具有集团、城市、国家等层面的象征。而且CCTV还将在2008北京奥运担负中国乃至全球的媒体传播任务,所以其象征意义则具有了对内和对外的双重属性。”[6]所以央视要做的,除了要建造一座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电视台办公楼,还要打造一个诞生于新世纪、屹立于新中国、象征着新时代的雄伟纪念碑。
综上所述,纪念碑性是央视新址方案选择的重要标准,库哈斯方案中呈现出的纪念碑的形式特征是其被选中的重要原因。然而,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绝对意义上的胜利,从结果公布开始,对于库哈斯方案的争议就从未间断。
建筑落成:国家实力的彰显
央视新大楼的主楼最终以“高230米、面积为405000平方米的扭曲的环状摩天大楼”[7]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将一个电视台需要具备的所有功能区纳入其中。对于这一崛地而起又在空中闭合的“环形”设计,库哈斯有一套严密的解释:“我们不想建造一个由功能各异的建筑物组成的杂乱楼群——即将演播厅和制作设施与行政管理和创作部门分开;相反,我们建议将与电视有关的功能集中在一个建筑中,这样,每名员工总是能够了解其同事的工作性质,从而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链条,以促进团结、减少孤立,加强协作、减少对立。建筑物本身促进了电视台的凝聚力,并向世界昭示出一个坚强有力的新形象。”[8]我们发现,其他入选方案中认为不合适的“纵向动线”,在库哈斯这里通过环形的循环得到了“完美”的解释,进而演变为“促进团结”“加强协作”“坚强有力”的象征。这种美妙的阐释无疑牢牢把握住了决策者的心理,从而对方案的胜出产生了极大帮助。
然而,库哈斯的说辞显然无法掩盖质疑者的声音。央视曾为新大楼征名但未果,如今最为公众熟知的却是充满戏谑意味的诨称“大裤衩”。在学界,对于这一建筑形式的批判也不绝如缕。早在2003年,艺术史学者河清就撰文批评库哈斯的方案是典型的“楞”。“何谓‘楞’?四方木也,即四角分明、未经雕凿的立方体。它意味着一种生硬、突兀、粗粝,与‘优美’截然对立……这种‘楞’形建筑是一种对于自然环境的‘侵略’。”[9]河清在2005年的另一篇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大楼的造型“酷似一个屈膝跪者,简直一座文化自卑者造像”[10]。如果说此种解读仍然能够被归结为观者的过度阐释,那么建筑中代表男性权利的揭示,则让这一建筑彻底陷入了尴尬境地。建筑学家张良皋甚至提出了怀疑,央视新大楼与库哈斯的另外一件作品——Torre Bicentenario大楼,可能是一稿两投。其实,库哈斯曾专门做过澄清,但文本一旦被创造,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义延宕便会随之发生,主体言说的公信力也变得有限。应该看到,这一隐喻之所以引起巨大争论,实质在于它触及了中国,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极为敏感的民族自尊问题。这也证明了,无论是对大楼形式的正面或反面解读,都具有同样的一个前提:这一建筑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在这一前提下,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国家实力的彰显相挂钩,特别是在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能力方面。困难从来都是兼具挑战和机遇的双重面孔,对于迈入21世纪的中国而言,不但拥有解决困难勇气,还具备解决困难的实力,更希望拥有解决困难的机会。在各种关于央视新大楼的报道中,“世纪工程”“超级工程”之类的宏大语词时常可见,对于工程难度的介绍也十分详尽。普通大众虽然不具备专业的建筑知识,但从主楼楼体双向内倾斜6度、百米高空连体、高空悬臂、上万条钢梁位移等数据化的描述和专业的词汇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大楼在建造中面临的重重困难。而这些技术问题最终都被一一解决,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所未有,这些“填补空白”的创举无不成为中国技术力量强大的明证。与此同时,央视新大楼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获得了世界高层建筑学会授予的“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
由此可知,央视新大楼的建设,在本质上是一个制造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显示出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以及更为基础的强大的综合国力,这正是在21世纪的开端,中国希望传递给世界的崛起信号。就央视新大楼最终落成的结果而言,形式战胜了功能,资本攻克了技术,现实的困境最终让位于理想的迷狂。
争议反思:纪念碑建筑的出路
央视新大楼的落成,确实彰显了国家强大的综合实力,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崛起的信号。然而,从方案确定到最终建成,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争议的声音并不能就此忽略。这座建筑是否真的是当代中国所期望的纪念碑的样子,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回到争议的源头,无论是形式问题,还是与之相随的安全、技术、经济成本等问题,在本质上其实都反映出建筑师的建筑理念与中国深层社会文化之间的相背离。库哈斯的建筑理论构建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在《疯狂的纽约:曼哈顿的回溯宣言》中,他以曼哈顿的城市发展为例,提出了现代大都会的“拥挤文化”概念。进入90年代,他在《小、中、大、特大》《广普城市》等著作和文章中进一步发展其观点,特别是在《广普城市》中,库哈斯指出城市“可识别性”的弱化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同一化是城市不可避免的未来。在库哈斯看来,这也正是城市实现开放自由、甩脱历史包袱的象征:“广普城市是从中心和可识别性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的城市,广普城市不再需要依赖什么,从而也就摆脱了一种依赖的恶性循环,它除了反映当今的需求和当今的能力之外别无所是,它是没有历史的城市。”[11]而在《大跃进》一书中,库哈斯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珠江三角洲快速兴起的城市进行研究,印证了其“广普城市”理论。因此,库哈斯的理论一方面极具革新意识,另一方面也具有反传统的内核,而且他早早地就将中国城市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当他设计央视新大楼时,北京的历史传统和城市文脉显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而是将这座城市作为自己建筑理念的试验场。
诚然,“广普城市”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城市发展的现状,但面对这种局面是顺应还是打破,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对于传统的尊重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认识,“以复古为更新”的觀念往往渗透于政教、礼制、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近代以来,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革新意识的强调压过了对于传统的尊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救亡图存的矫枉过正使传统沦为民族前进的包袱而遭到批判。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也愈加强调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重新发掘、继承传统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国人共识。因此,央视新大楼的争议背后其实是对待传统文脉的态度分歧:是割裂还是延续?是打破还是重塑?显然,库哈斯选择的是前者,而当今中国需要的是后者。
有学者指出库哈斯的作品“是具有视觉文化特征的美学形式”[12],也就是说他的建筑往往在外观上呈现出强烈的形式特征——庞大、耀眼、抓人眼球,这在其设计的图苏大学图书馆、里尔会议中心、巴黎艾瓦别墅等作品中都有着清晰的反映。这种建筑的问题往往在于缺乏内在的理性精神,央视新大楼过分追求形式的新奇而将实用功能、经济成本、技术难度等置于次要地位也是直接证明。与此同时,OMA在建筑上推崇的是“惊恐美学”,外形的优美在库哈斯看来并不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他追求的是一种美学上的“崇高”,这种“崇高”反映在建筑形态上往往就呈现出庞大怪异的外观。在2012年的巴黎“中欧跨文化高峰论坛”上,中国建筑师王澍曾就央视新大楼的设计与库哈斯有过对话。库哈斯从摩天楼的空间利用以及与周围的环境关系方面作了回答,他特别强调:“我们设想它不仅仅是高和新,而是能够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我们要建的这个大楼必须是一种很中立的建筑,要和周围相呼应。”[13]但库哈斯的“和谐”在王澍和大多数中国公众看来并不成立。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央视新大楼的体量和形式造成的突兀感都十分强烈,与周围的环境并未构成一种和谐。这种认识的差异,本质上还是源于库哈斯的美学追求与中国自古推崇的中正平和的美学精神相悖。
以上可知,央视新大楼虽然落成,但此起彼伏的争议反映出建筑在继承传统文脉、反映中国特有美学精神方面的缺失,并不能真正满足当代中国对纪念碑建筑的诉求。如何寻找出路?我们不妨重新审视纪念碑性的概念。殷双喜在《永恒的象征——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中指出:“纪念性建筑的文化脉络与超常尺度,成为历史维度与现实空间维度作用于人的心灵的前提。”[14]可见,在传统意义上,“文化脉络”和“超常尺度”是构成纪念碑性的内外因素,而且前者显然更为重要:“类型学和物质体态不是断定纪念碑的主要因素,真正使一个物体成为一个纪念碑的是其内在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15]所以,无论是设计者库哈斯,还是评审决策者们都过分关注大楼外在尺度、造型的“不卑不亢”“雕塑形象”,而忽略了一个纪念碑的灵魂——根植于传统文脉的纪念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要营造符合中国精神的纪念碑建筑必须在两个方面更新认识。其一,建筑体量的庞大并非纪念碑的本质特征。巫鸿将中国古代的礼器、宗庙、宫殿、墓葬等都纳入考察范畴,足见对象内在的纪念性要远远重于躯壳的尺度。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即是以平面延展突破传统纪念碑巍峨耸立形象,也是最佳例证。因此,了解纪念碑形象的多样性是我们建造纪念碑建筑的认识前提。其二,只有在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才能建造出符合中国气质的纪念碑建筑。近年来,王澍、冯羽等在设计中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成功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启发。他们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建筑师在求新、创新的同时,如果能够将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人文历史纳入思考的范畴,或许会创造出更多有温度的建筑。
央视新大楼的营造反映了国人在21世纪急切彰显国家富强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也值得肯定,但是以什么样的建筑形象去传达这一信息才是关键所在。只有深刻理解纪念碑的内在本质,真正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脉,我们才有可能建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纪念碑建筑,中国也才不会沦为世界建筑的试验场。
(程辰/中央美术学院)
注释:
[1][美]巫鸿,李清泉、郑岩等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
[2]“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官网,http://www.cct v.com/ newSiteProgram/cs/bid.htm.
[3]CCTV論坛[J].时代建筑,2003(2):57.
[4]戴春.冲突与协调——北京CBD综述[J].时代建筑,2003(2):27.
[5]同注[2].
[6]伍端.文脉——CCTV新总部大楼方案解读[J].时代建筑,2003(2):53.
[7]同注[6],54页.
[8][荷]雷姆·库哈斯,刘小波译.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新总部大楼[J].北京:中国世界建筑,2003(2):20.
[9]河清.应当绞死建筑师——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中标建筑方案质疑[J].新建筑,2003(5):15.
[10]河清.央视新大楼——文化自卑的悲哀[J].美术观察,2005(4):11.
[11][荷]雷姆·库哈斯,王群译.广普城市[J].世界建筑,2003(2):64.
[12]季欣.呼唤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地标性作品——以央视新大楼的美学反思为例[J].美术观察,2014(6):26.
[13]王澍对话雷姆·库哈斯:解读央视新大楼[J].小康,2012(8):43.
[14]殷双喜.永恒的象征——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2:2.
[15]同注[1],第4页.
图片来源:
1.Richard C.Levene,FernandoMarquez Cecilia主编《瑞姆·库哈斯1987—1998》,林尹星、薛皓东译,台北:惠彰企业有限公司,2002.
2.《建筑与都市》中文版编辑部编《建筑与都市:CCTV专辑》,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