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林
一、 播放《关雎》音乐视频,初识《诗经》
(一) 欣赏音乐,引入《诗经》
师:孩子们,上课前,我们欣赏一首古曲。(放音乐)好听吗?这首歌源自2 500多年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配图)《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二) 师生聊聊《诗经》名称的变迁
师:《诗经》原来可不叫《诗经》,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师生交流)
师:先秦时期叫《诗》,相传孔子编订此书时,从三千多首诗歌中精选了305篇,取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时,被汉武帝刘彻尊为儒家经典,从此《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所以就有了《诗经》之称。
(三) 师生聊聊《诗经》的内容
师:《诗经》305首詩歌大致分为三部分,有谁知道哪三部分?
(风:多为各地民歌。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多为国家宗庙祭祀之诗歌。)
师:猜猜哪一部分诗歌最接地气,最有生活的味道。
(风,风又称为土风,风谣。)
二、 学习《关雎》
(一) 聊聊这种鸟儿
1. 今天我们学习《诗经》的第一篇,就是“国风”中的一首,题目是—《关雎》。(板书:关雎)
师:关雎其实是一种鸟儿,学名叫—雎鸠,谁了解这种鸟儿?说说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
(1) 春天,已经结伴的雄鸟、雌鸟会如约聚首。
(2) 如果一只鸟儿叫了一声“关关”,另一只鸟儿马上就会应一声“关关”,关关应和。知道为什么叫关雎了吗?
(3) 雌雄有固定的配偶,终生不变。古人称之为“贞鸟”,忠贞于爱情的鸟儿。(有了伴侣,终生不变。)
2. 由鸟而诗
如果你在水边看到一对关雎在一起嬉戏,一起捕食,你会想到什么?(爱情,夫妻,恋爱,心心相印……)
(二) 层层深入,四读《关雎》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关雎》这首诗就与爱情有关。有人说,当你打开中国文学殿堂的大门,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雎》。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一读:检查读之正确
师:同学们预习过了,谁来读一遍?要读正确,读通顺。
2. 二读:师生合作,节奏读之明快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合作读,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听清我的节奏,你们的节奏跟我要和谐。
3. 三读:师生合作,读出诗之韵味
师:下面我改变一下朗读节奏,你们注意听,注意跟上。
4. 浏览诗歌,发现诗之特点。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表达形式上的特点?诗中有些句子重复出现,有些只改动了一两个字,这叫反复,在诗歌中叫“复沓”。我们现在歌曲也是这样,知道它们跟谁学的吗?老祖宗《诗经》。
5. 四读:感受复沓的表达形式
师:我读宋体部分,你们读隶体部分。
(三) 紧扣字词,感悟淑女之“好”
师:诗中的主人公是谁?(君子、淑女)她们在哪儿相遇?(河边)从哪儿看出来的?
1. 用“好逑”引出淑女的探讨。出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觉得这个女的好不好?学生自由表达。
(明确:窈,深邃,比喻心灵美;窕,幽美,比喻仪表美。淑女,说她还是一位温和、温柔、善良、勤劳的女子。)
再次出示全诗,生齐读。
(四) 想象画面,体会追求之“难”
师:这么好的女子,谁见了谁心动!君子怎么做的,诗中有一个字可以概括。
请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指名读,再齐读。)
师:哪个字?(求)何意?(追求)容易吗?(太不容易了)从哪儿看出的确不容易的?你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吗?
(1) 寤寐求之:睡醒了,想办法追求;睡着了在梦中依然在想办法追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没有追到,日夜思念,满脑子都是谁?(窈窕淑女)
(3)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想啊,想啊,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翻过来,覆过去。
师:估计此君子得病了,啥病?(相思病)病得严重吗?(很严重)
(5) 想娶个好妻子容易吗?谁来读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放慢语速,语调低沉悠长。
(五) 百家争鸣,体悟相处之“乐”
师: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有没有追到)究竟有没有追到呢?请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师:引导学生扣住“友之”“乐之”讨论交流。
(六) 理清层次,享受背诵之“易”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一首诗,也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我们一起读读,想想这个故事是爱情几步曲?
板书,三部曲:相遇—追求—相处
相遇,一句话,谁来背背?追求,两句话,谁来背背?相处,两句话,谁来背背?
(七) 听听吟诵,感受吟诵之“趣”
师: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就是铃铛,深入民间收集歌谣,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
《诗经》里的诗可以吟唱,而且比较简单,一学就会。下面我们来听听。你们可以跟着吟诵。(播放视频)
三、 学习《摽有梅》
(一) 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关雎》,娶个好妻子容易吗?男生找个好妻子不易,女生找个好丈夫是不是就简单呢?
(二) 学习《摽有梅》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1. 读
(1) 对照注释,自由练读。
(2) 指名读,正音。
(3) 齐读。
2. 交流“水果爱情”
师:现代社会,男女恋爱,一般送什么定情礼物?(回答适可而止,注意价值引导)
师:2 500多年前,《诗经》时代,男女相爱,一般送啥定情物呢?(水果,有诗为证)出示: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卫风·木瓜》
师:2 500多年前,我们的女性先民大胆地追求爱情,在国家规定的集会上,如果女孩看到自己心仪的男子,她们怎么会表示?
3. 现在,你们对照注释,读读想想,就能理解这首诗了。
4. 诗中女子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心情有啥变化?小组讨论交流。
(1) 就做了一件事:看见自己中意的男生就—抛梅子。
(2) 说了什么?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3) 心情啥变化?你从哪儿看出的?(明确并板书:从容—焦急—急迫)
5. 朗读《摽有梅》
四、 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两首诗,我们明白了爱情来之不易。珍惜爱情,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一直未变的爱情观。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