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乡土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44王为刚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少华师范徐州

王为刚

据某学情调查显示,同样都是一周两节课,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占到了95%,而喜欢历史课的学生尚不足10%。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历史课,主要原因在于历史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轨。笔者在践行教学改革的同时,适当地开发徐州地区乡土史课程,将它们融入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周身的乡土环境出发感受历史的演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纵向认识,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一、 备课—深挖乡土资料

为了能够更好地衔接初中历史教材,使乡土史教学成为整个历史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要防止其喧宾夺主,挤占过多的课堂教学,笔者翻阅一些资料后把初中历史教材的部分内容和徐州地区部分乡土教材整理如下(见表1):

二、 授课—灵活运用乡土教材

(一)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层面—洋务运动

在近代历史上,一批有识之士主张“自强”“求富”的理念,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以实践行动来展开近代化的改革,为“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为“求富”,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除了这些民用工业之外,还创办了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引入地方史)

早在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出示史料)次年任命候补知府胡恩燮负责筹办,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也就是现如今徐州利国铁矿集团的雏形。(图片展示利国标志性建筑利国铁矿总部)由于中法战争的爆发,煤矿的发展遭受打击,胡恩燮因忧劳成疾将矿务交给其子胡碧负责,胡碧先开矿于青山泉,后开矿于贾汪,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这一新型煤矿坚持办下来,从而为民国时期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恩燮父子(父子照片)在左宗棠支持下创办的江苏第一家民用企业—徐州利国驿煤矿务总局,在苏北大地上第一次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用机器和近代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徐州煤矿的创办,在江苏近代民族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898年7月,清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清政府开始应对形势,启动教育改革,于1905年废除了沿用两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其实还有一所学校也创办于这之后,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江苏师范大学。(引入地方史,展示江苏师大图片)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徐州道尹袁大化(袁世凯族弟)和徐州知府桂中行创办了徐州师范学堂,开师范庠序之先,领五省通衢之首。”1913年设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1年设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徐州女子师范,1948年,徐州解放,省立徐师、徐女师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校。悠悠百余载,徐高师风雨兼程、艰苦卓绝,师范办学一脉相传,不仅走出了吴亚鲁、王子云、萧龙士等一批革命志士与艺术大师,更培养出以于永正、刘杰等为代表的众多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名师,成为徐州市小学与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为徐淮大地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1年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和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其实,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种子就已经在徐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韩志正,铜山县人,自幼聪颖,为寻求救国之路,携长女韩中英游学日本,在东京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韩志正和王少华(同盟会成员)筹划革命,策动独立。张勋占领徐州后,残害志士,镇压进步人士。同盟会会员王少华,为张勋迫害,受尽凌辱威逼,坠楼自杀,徐州各界将县属街改为“少华街”,以资纪念。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韩志正和其长女韩中英创办了徐州第一所女子学校—坤城女学堂(今少华街小学),由其长女韩中英任堂长。这是淮海地区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的女子学校,是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启了淮海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

由于很多优秀学生都毕业于这所学校,当我们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徐州地区受“五四运动”的洗礼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920年出现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赤潮社,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赤潮旬刊》。

徐州中共早期组织为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刻制了“中国共产党徐州支部”印章。

实践证明,把乡土教材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到历史并非遥不可及,并非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教材,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活跃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气氛。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少华师范徐州
余少华
大江南北(2023年2期)2023-02-11 05:45:56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疫散待春回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4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7:12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大众文艺(2021年12期)2021-07-19 08:06:48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趣味(数学)(2021年3期)2021-07-16 06:45:30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18
婚前与婚后
杂文月刊(2017年18期)2017-11-12 17:35:00
二则
领导文萃(2016年6期)2016-12-26 1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