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地理教学思考

2019-09-10 20:43黄秀娟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黄秀娟

摘 要:学生学习自主,是新课程实施人们所必须崇尚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能否得以自主,其关键是教师,是教师所实施的教学策略。地理学科课程的教学,其地理课程本身即有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但教师亦还需要思考其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我建构;调动策略

平时的地理教学,人们都在思考着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也就在比较具体的教学中,教学课堂仍都呈现不出高效的态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们在地理教学中少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为了地理教学的高效,必须思考地理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的调动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地理需其自主学习

初中地理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其目的是比较明确的。目的所涵盖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如需要学生去通过学习地理,对地理知识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等。学生学习地理的产生更深入的理解需要什么?需要学生能够具备多自主的精神,具备多自主的意志品质。学生学习地理的多自主精神,需要学生赖于平时学习的自主,尤其是自主习惯的养成。应当说,平时学生学习地理,其自主可能都不大,依赖心理极强。学生学习的如此,其根本不在學生身上。如果教师去思考和实践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的有效调动,学生则不会去如此学。所以,平时的地理教学,应当将学生的自主放在首要的位置。为了学生的自主,作为地理教学当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初中学生一接触到地理课时,首先就是“走进地理”的课程内容。怎样让学生去比较自主又初步走进地理呢?让学生去自读文本内容是相当需要的,让学生去分析和概括“走进地理”的相关内容是一定必需的。因此,在第一个地理教学课时内,将学习权力全部交予学生,大家凭借自己的自主概括出“走进地理”的主要内容,如这一部分包括着“地理学的基本常识”还介绍了“地理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等。从学生开始比较自主的学习情形看,因为学生起先的学习自主,为后来学习地理所必须的良好情感做好了铺垫与准备,因为学生从一开始的自主学习上就建立起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的意识,再之,在教学的每堂课都将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地理需其探究学习

从相关意义上说,课程教学教教材都是比较轻松和便捷的,因为只要让学生知其然即可万事大吉。一般说来,如此知其然式的教学对学生是不利的,尤其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必须知其所以然,更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和终身意义上的学习。从以断定角度去说,地理的知其然式的教学还显得尤其严重。这样的教学,其副作用会更大。因此,地理教学必须力劈这样的模式,努力形成学生地理学习的探究趋势。形成学生的探究趋势,需要让学生会读地理课程内容,会将前后内容进行有联系意义上的思考,会发现地理的奥秘,会对地理课程内容产生疑问,勇敢地与编者进行质疑。这一系列的学习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探究,而且就是相当充分的探究。从平时学生地理学习的情形看,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乐意进行地理的探究。一是学生惰于探究,进入初中后的学生,学习课程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负担的增大,导致一个个学生就是相当的不思学习的探究。二是学生都具有探究的信心,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到自己对地理探究不出任何奥秘,探究上坐以待毙者偏多。从地理教学的需要看,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地理是亟需其探究学习的。因此,在平时抓住任何一个需要探究的内容,给学生以自主探究。如教学“世界的发展差异”这一章内容,虽然文本对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都有所阐述,但教学时,不就以此为满足,而是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世界发展差异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事实上,学生进行比较丰富的课余活动后,不仅仅比较自主地探究到对国家、对世界更深入、更完整的认识,而且探究到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

三、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地理需其实践学习

凡事都需要实践去支撑,人们都说一百个空谈家顶不上一个实干家。这对学生的学习也应当是极具启迪意义的,对地理学习则更有其启迪价值。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地理,地理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学生学习地理,往往都可以从自身所生存的环境去找到答案,也往往都可以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里发现着地理问题,解决着自己对地理所产生的疑惑。但没有学生的切身实践,是不可能获取地理那无穷之奥秘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加强学生的实践也是切切不可忽视的。对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实践之重视程度当不可亚于语数外的课程实践活动,应当就是相关程度上的并驾齐驱。加强学生的实践,需要人们去做出比较科学的设计,也需要去灵活掌握。对灵活掌握的思考是学生可实践的才能让学生去实践,这里既要考虑可能,又要考虑风险。如教学“世界的气候”,文本介绍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等。这些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得以一定的了解,而如此四部分内容学生可实践的是什么?不可实践的又是什么?窃以为学生完全可以对气温和降水进行亲身意义上的实践测定,也完全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实践。只有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实践,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真正看懂天气图,会理想地阅读好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进而达成实践出真知的学习目的,形成学生可持续学习地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