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肖萍
做好动漫产业,既能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又能获得重大的文化效益,因为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之一。动漫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国家,动漫甚至是一种普及的、有效的、主流的文化思想表达方式,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其影响力又不仅仅限于青少年,90后、00后学生是在动漫作品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动漫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十分大。国内的动漫创作动辄大喊走英美模式的同时,西方动漫界却以中国文化元素的亮相屡创影视高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在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2018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提出:“中国动画国际化的根本出路还是内容的国际化,只有创作出体现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精品,具有正能量、高质量的品牌的力量,才能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动漫是一种跨国界的语言,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了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加强中职动漫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意义重大。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动漫专业有6个班,学生300多人,并与东莞市海霖动画有限公司、雄鹰影视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师生共同参与制作的动漫作品《吉祥宝宝》已经在央视、地方电视台上映,3D动画电影《吉祥宝宝之我是食神》在全国各大院线公开上映。动漫专业在本市是特色专业,在我校是优势专业,从中职开始,注重提升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一、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倡导已经兴起多年,但是中职语文的教学模式多半还是沿袭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模式,多以教师讲为主,尤其是还有一大批准备进行“3+x”高职高考的同学,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教师“讲”为主的层面。针对原本文化基础就相对偏差的中职学生,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必须基于对中职学生学情的深度了解,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兴趣,才能真正有效果。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尝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在动漫专业教学中,我校教师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紧扣动漫专业特点,积极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创新型的教学。比如,学校针对动漫专业专门编写了一本早读读本《Hi,早上好》。每天早读时间不再拘泥于大众版的中职语文教材,而是贴近动漫专业的有趣的专门读本。为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了问卷调查,让学生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好读物,择优选进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课堂上,我们不再是教师为主角,而是更多地将时间和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让孩子亲历中国传统文化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尝试让孩子建立新的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程度和认识高度。教师甚至可以将问题汇聚到一个适宜学生探究的、与科学概念有关的动漫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引导学生实际动手进行探究。比如,筆者在教《我的空中楼阁》这一篇散文时,除了引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外,还跟学生一起研究课文所描述的“空中楼阁”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将这座美好的空中楼阁试图体现在画作中。源于课文,而又高于课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结合了学生的动漫专业特色开展创作。在教吴冠中的《画里阴晴》这篇文章时,笔者让学生一起讨论绘画的各个流派,欣赏精美的FLASH动画视频,一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又如,在教议论文单元时,教师以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为重点,辐射其他课文。首先在班级设立了一个“小小读书会”,列出推荐书目给学生,引导学生成立书友队进行学习,经过一个多月的读书活动后,召开读书展示会。学生有的朗诵,有的讲故事,有的展示书籍阅读后的画作,有的是小组表演课文剧,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尤其是中国四大名著的经典片段展示,让人记忆深刻。这样既阅读了名著,又超越了名著,既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实在难得。
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学生更加积极发言了,也更加大胆展示自己了,课堂更加活跃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更加浓郁了。
二、以“培养目标”为中心整合教学资源
对中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教学,能更多更早更好地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动漫教学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动漫人才,让学生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职业能手、职业高手。
在这样的培养目标的驱使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各种渠道,不断整合教学资源。结合中职动漫专业实际,整合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媒体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形成更多的直观感知环境,对激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教师要注意合理整合媒体信息资源,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为学生展示图片、动画、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有效渲染课堂教学气氛。
例如,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时,让学生观看《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课堂上截取部分视频片段进行当堂讨论。《功夫熊猫》通篇贯穿中国的写意山水风格: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云雾缭绕的隐逸山林,一派东方古韵呈现于梦工厂的3D世界。从电影名称开始,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书法、针灸、卷轴、汉服、斗笠、兵刃、牌坊、庙宇、宫殿、鞭炮、轿子,甚至瓷器上的纹路,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动物们吃的是面条、豆腐和包子,用的是筷子……《功夫熊猫》是在尽一切所能制作一部彻头彻尾的中国元素动画片,说到底,是包裹了中国馅的好莱坞快餐。倘若不是那让人拍手叫绝的3D效果,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外国人制作的影片。这样的中国元素,在梦工厂变成了有望创造全球动画新标杆的辉煌成就。
教师利用多媒体联网搜集相关信息,根据教学需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创设优良条件,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驱力
三、以“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最好的改革是“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尤其是在实践性非常强的中职动漫专业。因此,对中职动漫专业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该是“教、学、做”一体化的。
学校与合作方东莞市海霖动画有限公司联袂打造推出央视首播的208集大型动漫系列片《吉祥宝宝》,又推出全国首部中职师生参与的院线公映电影《吉祥宝宝之我是食神》。这些都带有鲜明的“东莞味”,是东莞乃至广东精心打造的又一张文化名片,成为东莞动漫文化产业与教育行业蓬勃发展、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成功典范。
“吉祥宝宝”动漫形象以东莞本土特产“腊肠”為创作原型,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诚实善良、诙谐幽默的“吉祥宝宝”形象。其他动漫角色如松糕、糖环、麦芽糖、龙眼、荷叶饭等都具有东莞饮食特色。该片通过“吉祥宝宝”成长故事中的一个个幽默、积极向上的小片段,巧妙地把东莞800多年的饮食文化融入其中,推广动画品牌的同时也在推广东莞的饮食文化。
《吉祥宝宝之我是食神》为3D电影,时间为90分钟,主要讲述了吉祥宝宝在成为顶级厨师的梦想驱动下,从一名乡下普通少年,通过艰难奋斗,经过不断考验,最终成长为“食神”的圆梦蜕变过程。影片有三大突破:一是植根于东莞的本土特色文化,里面的凤凰岗、香满堂等地名,腊肠、肠粉、龙凤煲仔饭等美食均来源于塘厦乃至东莞本地的特色文化,带有浓郁的“东莞味”;二是脱胎于全国中职校企合作,是动漫专业对接文化产业、教育链对接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三是师生深度参与全过程,学校有40余名师生参与了制作过程,堪称全省乃至全国职教改革创新的“成功典范”。
“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的做”三者恰到好处地融合,可以改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模式,培养“学与做”的人才。促进动漫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让“教学做”一体化落实到专业课程上,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动漫人才市场培养才俊人士。
中国动漫界已形成“北杭州,南东莞”的行业发展格局,在东莞市的中职学校研究动漫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动漫设计行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技能的动漫人才,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中职动漫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和传达能力,对于我国动漫设计行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