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中学高效课堂模式教学

2019-09-10 17:52:15徐丹凤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三率五环学案

徐丹凤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追求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理想。对于语文基础很差、沟通能力不够高的藏族学生来说,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尤为必要。经过不断努力探索,文章认为,可以以“五环三率一比一”的形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三率即预习率、练习率、效果率。五环即目标与问题,自学与释疑,练习与探究,展示与反馈,测评与小结。

关键词:目标问题;自学释疑;练习探究;展示反馈;测评小结;预习率;练习率;效果率

成都西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全部来自雪域高原。他们的语文基础很差,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相对狭窄。与之相应的,沟通表达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好不容易理解了问题,但回答时不能用正确或恰当的词语表达,甚至断断续续、支支吾吾。针对这种现状,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显得非常必要。

高效课堂的要义主要有两点:第一,改变学习方式,做到书生、师生、生生、生媒等多元交互并舉,把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第二,关注课堂效益,“讲”“记”“练”结合,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设想模式解读

“一比一”即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分配。课堂45分钟教学时间,原则上教师导学不多于20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25分钟。这样基本上就达到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所占时间的平均分配,教师带领学生突破了重难点,学生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即“三率”

1.准备率原则

教学活动过程中准备好贯穿课堂的问题;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的学习之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认知规律,问题针对性要强。

2.练习率原则

练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尤为重要,练习率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效果率原则

一节课是否高效,教师的钻研、环节的安排、学生的状态都很重要,而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检测中不断的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并且改正问题的。

三、高效课堂的结构,即“五环”

1.目标与问题

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从而引出学生学习动机。

2.自学与释疑

学生根据教师编制的“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预习,带着问题去解读文本,在文本中寻求学案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见解。时间一般安排在新授课的前一天,课前教师了解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课内集中释疑。

3.练习与探究

文本知识在学案中以练习的形式呈现。练习设计梯次渐进。探究,亦称发现性学习,是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观察、阅读、练习获得答案,进行交流(建议在组内)、探索、检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4.展示与反馈

展示是把学生的所学、所悟、所感表达出来,既是强化所学,提升所学,更是学生互教互学的过程。学生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成长。针对藏族学生害羞、腼腆、内敛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加大小组合作力度,用不同方法展示课堂所得。

反馈落实的主要任务就是解答展示中提出的问题,及时矫正展示中出现的错误。正反馈可激发学生兴趣,负反馈帮助学生找差距,直接反馈让学生知道对与错,间接反馈保护学生自尊心。藏族学生在内地求学,自尊心极强同时性格直爽倔强,所以在进行反馈评价时,不光要客观,更要适时适当。

5.测评与小结

对当堂课的教学效果,以习题的方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和遗漏。题量时间可在5分钟左右。命题检测办法:可在学生间互相命题检测,也可让教师有针对性、选择性命题检测。老师选择有讲解必要的题目进行讲解,如错误率高的,难度大的,综合性强的。

四、高效课堂的注意事项

1.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应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环节和学习方法。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理解、了解、掌握来描述教育行为和目标程度,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要切合实际,不必面面俱到,力求在课内完成。

2.备课方法

“五环三率一加一”高效课堂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其根本取决于学科备课组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的备课总原则是: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课前调整,课后反思。

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说课从教龄短的年轻老师开始,依序展开,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情等方面内容。

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组长审查修改,最终制成正式文本。

课前调整: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批阅,任课教师根据学情对“导学案”再次阅读理解补充完善,以备上课时师生共用。

课后反思: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和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总之,统筹设计好一堂课的时间和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情绪,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张艳霞.藏族学生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5(34).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谭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5]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6]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

[7]胡静艳.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2(06).

猜你喜欢
三率五环学案
乡愁导学案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比例尺(一)”导学案
提高拖拉机“三率”的对策和建议
吉林农业(2015年3期)2015-03-27 16:10:16
五环数阵
我国七大行业矿山“三率”情况查清
西部资源(2014年6期)2014-04-29 00:44:03
我国七大行业矿山“三率”情况查清
采矿技术(2014年6期)2014-03-29 19:20:27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国土资源部开展煤炭等5种矿产品 “三率”标准研究
中国煤炭(2012年4期)2012-01-27 0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