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满分借鉴

2019-09-10 07:22张静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汤包点题温情

张静

题目

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作文再现]

小镇的温情絮语

江苏一考生

昏黄的白炽光蔓延着小巷,点亮了一个小镇安心的温情。

学校门前是一条狭长的小巷,每每到上学、放学的高峰期,仄狭的巷子就喧闹起来,吆喝声、吵闹声,各式各样的语言喧嚣着整个巷子。而在这百般尘俗中,最沉寂却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汤包店。

开店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女人是个哑巴,镇上的人都知道,大伙儿从未听到过她的只言片语。身边的孩子像小树苗一样拔节成长,从踏入学校,再到捧着毕业证书走出学校,也从未听到过女人的话语。

他们家的汤包生意出奇地好,无论是早上踏着慵懒的阳光,还是傍晚踩过红彤彤的夕阳,他们店里总是围着一圈一圈的人,男人忙着收钱,不停地询问与回答:“请问要什么?”“两元。”女人则沉默地挑着包子,塞入塑料饭盒,递给满载着烟火和尘土的双手,驶向炊烟袅袅的屋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时光悄悄地吻过他们的面颊,于是皱纹就开始潜滋暗长,伴着汤包的香气一点点氤氲。

那天下晚自习,百无聊赖的我突然改了道,想去看看他们的店。不同于白天的喧闹,夜晚的小巷多少有些诡秘,昏黄的光掩映着烟火的疲惫。他们店的灯,还亮着。

男人和女人相对坐着,他们俩手中都灵巧地捏着包子,身旁的蒸笼还在悄无声息地冒着热气。男人大概在絮絮地念叨着什么吧,我看见女人眼角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我怯怯地打断了这昏黄屋檐下的安谧:“还有包子吗?”夫妻俩一惊,连忙起身,女人照例麻利地装好一袋汤包,男人却没有收我递过去的钱:“晚课结束了,上这么久的课了,还走这么黑的路,这包子就拿着,今晚免费,前面几步就到大路了,别怕啊。”女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男人的旁边,含笑望着我。

我不知所措地接过了汤包,突然觉得这一袋汤包沉甸甸的,裹挟着千言万语。女人用秀气的眼睛冲我眨了眨,她眼角的皱纹分明在诉说着对学子的关怀。

我感激地打了个招呼,转身离开了小巷。

明亮的路灯迎面扑来,交错连接成一片空旷的温情。我打开饭盒,香气扑面而来,我霎时明白了这汤包里的言语。女人在小镇人的口中或是哑巴,他们的生活或许像沉默的传说,但他们的双手、他们的眼睛,还有他们的皱纹,无不是语言的书写,像蘸满关爱的毛笔,一笔一画书写出小镇温情的语言。

[满分分析]

一、选材好,生活味浓

《小镇的温情絮语》刻画了一对勤劳、善良的中年夫妇。这里也许有虚构的成分,但我们仍然应当承认这位考生对这对夫妻尤其是这位哑巴妻子的刻画是多角度的、立体的、饱满的。中国普通的女性不都是这样的么?本文的主题是爱,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美德。买包子、吃包子这样的情节对读者来说仿佛就是我们自己天天经历的事情一样,亲切可感,散发着浓浓的生活味。作文第二段的环境描写:“学校门前是一条狭长的小巷,每每到上学、放学的高峰期,仄狭的巷子就喧闹起来,吆喝声、吵闹声,各式各样的语言喧嚣着整个巷子。而在这百般尘俗中,最沉寂却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汤包店。”特别具有生活气息,这一定是小作者刻意观察的结果。

二、语言好,表现力强

这篇作文语言成熟,笔法老到,文中多处绝妙的佳句可以见出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非常强。

1. 第三节中的“身边的孩子像小树苗一样拔节成长,从踏入学校,再到捧着毕业证书走出学校,也从未听到过女人的话语”句,光阴飞逝的感觉竟然被这位考生浓缩在一句话中表达出来,堪称准确、形象。

2. 第四节中的“无论是早上踏着慵懒的阳光,还是傍晚踩过红彤彤的夕阳,他们店里总是围着一圈一圈的人”句,先用拟人,后用夸张,这位考生运用修辞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3. 第四节中的“女人则沉默地挑着包子,塞入塑料饭盒,递给满载着烟火和尘土的双手,驶向炊烟袅袅的屋子”句妙不可言,“满载着烟火和尘土的双手,驶向炊烟袅袅的屋子”内涵特别丰富,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表现了生活的美好,非常人所及。

4. 第六节中的“时光像一尾无形的鱼,悄悄地吻过他们的面颊,于是皱纹就开始潜滋暗长,伴着汤包的香气一点点氤氲”句综合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竟然将岁月的沧桑、容颜的消逝描述得富有诗意。

三、点题好,画龙点睛

点题能看出考生的审题水平。之所以说这篇记叙文是完美的,就是因为它在结尾处的点题做得非常好,毫无生硬的感觉,而大部分的记叙文在点题上是有欠缺的。考生在作文结尾写道:“女人在小镇人的口中或是哑巴,他们的生活或许像沉默的传说,但他们的双手、他们的眼睛,还有他们的皱纹,无不是语言的书写,像蘸满关爱的毛笔,一笔一画书写出小镇温情的语言。”如果没有这结尾的点题,這篇记叙文能切合许多作文题目的立意。但考生最后没忘记点题,他将哑巴夫妻的“双手、眼睛、皱纹”都幻化成了语言,从中读出了小镇的温情,这样考生就将他叙述的故事带到命题者所要求的“语言”框架下。所以这里的点题句既照应了作文题,又概括了人物,升华了主旨,完美地融合在全文中,堪称“金句”。记叙文的点题有画龙点睛之效,考生千万别忘。

[写作借鉴]

一、确立记叙文优先的立意原则

在千篇一律的议论文面前,记叙文的得分优势尽人皆知。记叙文能讲出真情,能形象表达主旨,能吸引阅卷老师。况且,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具备写好记叙文的潜力。记叙文的选材并不难,有趣的、有深度的故事很多。同学们的眼光要放得开,思维要动起来:公交车司机、学校门卫、校园商店售货员、食堂师傅、宿舍管理员、路边的小吃摊店主……这些人可能天天都与同学们打交道。如果认为他们做的事情能体现出作文题目的某一点立意,同学们就可以放大他们身上的这一个优点,哪怕加一些虚构的情节进去。人要有感恩之心,同学们要有一种被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在心里说:我感谢他们。考试时才能想道:在我身边就有很多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人,塑造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就是贴近生活的佳作。所以,只要你想发掘故事,或者说想编故事,故事就在你的生活中。即使为了分数,考生也要敢写记叙文。

二、确立母爱优先的情感价值观

我相信文中的哑巴女子看小作者时是带有“母爱”的眼光的。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每一位读者的情感都可以被唤起,被打动。家庭亲情、无私奉献,这两个角度是人类情感中最柔软的泪点,对母亲,对伟大的中国女性,无论你怎么讴歌都不过分,都不肉麻,都不会招人反感。所以说不管是什么作文题目,只要能跟“母爱”沾上边,就可以放胆去写,因为没有一位阅卷老师会拒绝“母爱”的。有人质疑高考记叙文故事的真实性,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允许虚构的。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有生活的基础,只要在生活中是可能发生的,那么这个故事就有存在的理由,就是真的。所以,考场上虚构故事也是值得追求的。

猜你喜欢
汤包点题温情
天使的温情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难以忘怀的灌汤包
做汤包
幸运汤包
文末点题太直接
温情的雪花
吃蟹黄汤包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