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谈图强(一)

2019-09-10 07:22王耿周发秋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孟子苏轼

王耿 周发秋

编者按

2019年起,部分地区的新高一学生将使用新教材。新教材“课内外读物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词,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段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谈劝学”“谈宁静”“谈图强”“谈快乐”)、“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谈过错”“谈定位”“谈责任”“谈沟通”“谈言语”)、“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谈忠诚”“谈信誉”“谈正直”“谈反省”),分4个系列共100讲,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掌握国学知识。愿广大高中生朋友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成就美好的未来!

穷达之道

[经典重现]

故/士/穷①不失义②,达③/不离道④……穷/则独善其身⑤,达/则兼济天下⑥。

——《孟子·尽心上》

注  释  ①穷:不得志,处境艰难。与下句的“达”,互相补充,指人生的两种境遇。②义:对个人而言是节义,对朋友而言是义气,对社会而言是正义。③达:通达,通常指仕途顺畅。④道:对个人而言是道德,对朋友而言是道义,对自然而言是天道。此处的“道”与上文的“义”,互文见义,意为“道义”。⑤独善其身:独,独自,一个人,与下句的“兼”相对而言。善,好,完善,此处理解为“使……完善”。其,代词,自己。其身,自身的技能、学问、品德、道义等。⑥兼济天下:兼,兼顾。济,本指渡河,这里指帮助别人,救济别人。天下,指民众,百姓,也可指万物。

[作家小传]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 “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完成。孟子倡导“以仁为本”,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经典解读]

译  文  所以作为读书人,不得志的时候不应丧失道义,而通达的时候同样不能违背道义。不得志时应努力提升个人的学问品德,得志时就使民众、万物都受到恩惠和帮助。

核心密码  志存高远,勤奋进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经典故事]

豪放东坡

苏轼,22岁时进士及第。在朝期间,时值王安石推行新法。

1069年,苏轼坚持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弊端,因此得罪了王安石。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1085年,司马光任宰相,苏轼再次入朝,升为翰林学士。但最终因为他才高言直,为权臣所忌恨,再度自求外调杭州太守。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再次被贬至惠州、儋州等地,最后在回京的路上病逝。

蘇轼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被捕入狱,到后来被一贬再贬,都能做到为人耿直,廉洁做官,处处为国为民着想,不因在朝得意而巴结当权者,也不因在野困顿就忘却老百姓。苏轼作为读书人,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经典启示]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为一个读书人,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都必须坚守道义,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和而不流

[经典重现]

柳下惠/不羞①/污君②,不辞/小官。进③不隐贤④,必/以其道⑤。遗佚⑥(yí yì)/而不怨,阨(è)穷⑦/而不悯⑧。与乡人处,由由然⑨/不忍去⑩也。“尔⑪为尔,我为我,虽/袒裼(xī)裸裎⑫(chéng)于我侧,尔焉/能浼⑬(měi)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⑭者,鄙夫/宽⑮,薄夫/敦⑯。

——《孟子·万章下》

注  释  ①羞:以…为羞耻。②污君:行为不端的君主。③进:入朝为官。④隐贤:隐,隐藏。贤,这里指才能。⑤道:为人处世的原则。⑥遗佚:遗弃。这里指不被君王所用。⑦阨穷:困穷。这里指处境艰难,不得志。⑧悯:这里指忧愁。⑨由由然:高兴的样子。⑩去:离开。⑪尔:你。⑫袒裼裸裎:脱去衣服,赤身裸体,指粗野无礼貌。⑬浼:污染。⑭风:风尚。⑮鄙夫宽:粗鄙的人也能懂得宽容。⑯薄夫敦:轻薄的人也能变得敦厚。

[作家小传]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 “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倡导“以仁为本”,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经典解读]

译  文  柳下惠不以侍奉行为不端的君主为羞耻,也不因为官小而辞掉。立于朝廷,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其原则办事。自己被遗弃不用,也不怨恨;自己处境艰难不得志,也不忧愁。同乡民们相处,高高兴兴地不忍离开。“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旁边粗野无礼,又怎么能污染我呢?”所以在听到柳下惠的高风亮节之后,粗鄙的人也能懂得宽容,轻薄的人也能变得敦厚。

核心密码  和而不流。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为人要和顺,善于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但又不能无原则地随波逐流。

[经典故事]

正人君子柳下惠

柳下惠夜宿郭门,见一女子全身淋湿,无处投宿。柳下惠怕她受冷,便敞开衣襟裹女在怀,二人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坐怀不乱”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广为流传,柳下惠也因此被认为是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柳下惠既有治国安邦之才,又具正人君子之风,然而生不逢时,一直未被重用,只做过士师(管刑狱)这样的小官。又因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三次被罢免,从无怨言。他广招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

柳下惠死后葬在汶水之阳,其墓历来受到人们的保护。今天,山东新泰重修了柳下惠墓,立了柳下惠塑像,建造了“和圣故里牌坊”和 “和圣园”。

[经典启示]

中国人历来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的观念,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要为人和顺,要有道德修养,与人和睦相处,又不会失去自我。

自知者明

[经典重现]

知人①者/智,自知②者/明。胜人③者/有力,自胜④者/强。知足者/富,强行⑤者/有志⑥,不失其所⑦者/久,死而不亡⑧者/寿⑨。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注  释  ①知人:了解别人。②自知:了解自己。③胜人:战胜别人。④自胜:战胜自己。⑤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⑥志:意志,毅力。⑦所:指精神居住的地方。⑧死而不亡: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⑨寿:长寿。

[作家小传]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解读]

译  文  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意志坚强的。不丧失精神家园的人能够活得长久,躯体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核心密码  人生当自知,人生当自胜,人生当自强,才算是真正的高明,真正的强者,真正的长寿。

[经典故事]

高祖设宴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希望百官直言自己与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说:“陛下仁厚爱人,有功同享,而项羽刚愎自用,居功自傲。”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使粮道不断绝,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就一定胜利,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信任和重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任,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经典启示]

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中国也有句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自知之明有多么重要!

柔弱处上

[经典重现]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堅强②。草木之生也/柔脆③,其死也/枯槁④(gǎo)。故/坚强者/死之徒⑤,柔弱者/生之徒⑥。是以/兵强⑦/则灭,木强/则折⑧(zhé)。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注  释  ①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②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③柔脆:指草木柔软脆弱。④枯槁:形容草木干硬。⑤死之徒:属于死亡的一类。徒,类的意思。⑥生之徒:属于生长的一类。⑦兵强:这里指用兵时逞强好胜。⑧折:被砍伐或者被风吹断。

[作家小传]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解读]

译  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好胜(穷兵黩武)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核心密码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大风大雨过后,被拦腰折断的是大树,而完好无损的是地上的嫩草。

人老去之后,掉光的是满口的坚硬牙齿,而依旧灵活的是柔软的舌头。

[经典故事]

大树将军

冯异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任征西大将军,为刘秀平定关中立下大功。但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冯异功劳卓著,但不居功自傲,懂得谦虚退让,深得君王和百姓信任与喜欢。光武帝赞扬他:“将军之于国家,义则君臣,恩犹父子。”

[经典启示]

为人处世的柔弱并不意味着懦弱,并不意味着要忍气吞声,要无限度地容忍别人的一切,而是要学会以弱者的姿态退一步看这个世界,适当地退让,给别人一些余地,给别人一点空间。

一个人如果妄自尊大,好大喜功,甚至揽功邀赏,居功自傲,必然导致众叛亲离,更谈不上建功立业。只有不居功自傲,不追名逐利,才有可能胸怀全局,摆脱尔虞我诈的干扰,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孟子苏轼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你好,孟子
你好,孟子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磨刀不误砍柴工
苏轼吟诗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