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游戏化改革

2019-09-10 15:18:10渠澄
速读·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师

◆摘  要:课程游戏化支架是让教师重新认识和发现幼儿及幼儿的生活活动如何“游戏化”。我园实施自主用餐已经一段时间了,在指导幼儿时,我发现幼儿的表现并不是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反而与孩子之间还出现了一些我不能理解的矛盾。一定是我的态度、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因此,找到矛盾的根源,真正意识到游戏化课程能促使幼儿得到更好的發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幼儿;教师;游戏;自主用餐

我园在实施自主用餐时,每个班级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也发现,我班幼儿刚开始进行自主用餐时,效果非常的差。米粒、汤饭洒的到处都是,有的幼儿连餐盘都掉在了地上,甚至好多幼儿连勺子都不会拿了。一个礼拜后,我去隔壁的班级,发现隔壁班级的幼儿很有秩序地在排队,虽然他们掌握的也不够熟练,但是他们很兴奋,迫不及待地催着前面一个幼儿快点,十分开心地享受自主用餐的过程。再想想我班的幼儿,很不情愿地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本来享受美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结果却······这让我非常地难过与自责,我应该好好地去反思自己,总结为什么我们师幼之间会出现矛盾。

一、对上述问题的反思与对策

1.改变教师已有经验对幼儿的束缚

许多教师和我一样深有体会,以为自己已经费心费力地教过幼儿,幼儿就应该学会。学不会就是不认真听讲,就是不够努力不够用心。殊不知幼儿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幼儿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相信任何一位幼儿教师都清楚地记得,不要拿自己已有的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更不要去以自身的经验来衡量每一个幼儿,这对他们不公平。

2.相信幼儿、学会放手

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幼儿越俎代庖、一手包办的事情时有发生。作为教师,我们也是经常性地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再那样了,那是对幼儿的极度不信任,那样会给幼儿带来多大多大的伤害。我也不止一次地劝说我班家长,孩子都给惯成什么样子。越是不放手让幼儿去做,幼儿越是得不到发展。这种过度地关心,只会让幼儿更加地依赖我们,逐渐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

3.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找到学习契机

之前我们总是把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当成重中之重,幼儿进餐只是保教的一部分。从开始教会幼儿如何使用汤勺、餐盘,到如何打饭打菜,到有秩序地排队、轮流以及学会分享,到安静地进餐,到有需要再次盛饭时举手示意,再到吃饱饭后自己把餐盘送进盥洗室、漱口、擦嘴,最后搬板凳安静地看图书或者自主选择区角游戏。通过自主用餐,幼儿可以把学会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其他环节中,从幼儿入园、喝水、盥洗、如厕、睡眠、散步、间隙活动到离园,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二、实施自主用餐后,幼儿受益匪浅

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案例,来简单的分析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的发展。

1.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一起来修补

镜头一:周五下午,果果照常去整理他负责的图书,他认真地把书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突然,果果大叫起来:“老师,快来看,谁把书本给撕烂了,烂掉了好多页,这可怎么办啊?”我刚准备开口询问孩子们,朵儿打断了我:“老师,我可以把书本修补好,不就是烂了几页吗,没什么大不了。”果果看朵儿那么有把握,松了一口气,于是信心满满地告诉我:“老师,我们可以一起把书修补好,请给我剪刀和胶带。”刚开始果果还是有些担心的,他既生气是谁不爱惜书本,又担心给自己带来麻烦,当听到其他小朋友的话后,他又觉得别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通过一起修补书本,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

2.我是“小大人”,不用老师帮忙

镜头二:又到了玩沙子的时间,孩子们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忘记了做操的时间,音乐响起时我们才发现还没有收拾材料和脱换胶靴。大部分幼儿都站好队了,王文稞小朋友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还在沙池里继续收拾着,我连忙喊:“快过来站队啦,一会我们再回来也不迟。”毛稞朝我摆摆手示意我先走,他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可以收拾整齐,你就别过来帮忙了,再说了,我们弄得乱七八糟,其他小朋友就不能玩了。”王文稞小朋友不希望我去帮他的忙,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之所以答应他的要求,我很清楚应该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而且他能够意识到,要把东西都归位,不能耽误其他小朋友玩,说明他的自我管理意识很强。他知道,要想下次继续游戏,就得先把这次的游戏玩好。

3.今天我是小老师

镜头三:为了鼓励幼儿,促进幼儿的积极性,我会不定期的筛选一些表现优秀的幼儿当小老师。我选择了琳琳来当小老师,并告诉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事先请小朋友在家准备好说什么以免冷场。可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琳琳上课时告诉小朋友她准备了糖果,谁表现好就发给谁,让我想不到的是,她自己吃了一块糖果,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老师今天让我当小老师,是因为我表现的好,所以我要先奖励给自己一块。”通常,我奖励孩子的方式都是先告诉孩子我准备了礼物,谁表现好上完课就奖励给谁。可是琳琳的做法却相反,她重新制定了自己需要的规则,用新的规则来约束小朋友。这种约束是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因为先吃掉糖果给大家一个下马威,就会让想得到奖励的有一个念想,自然而然地中了琳琳的“计”。

三、总结

自主用餐更不是一种用餐方式,而是通过自主用餐这种形式,让幼儿的自我安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意识得到发展。通过实施自主用餐,也给我本人带来了许多启发,我将继续与幼儿共同学习、探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杭梅.幼儿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6-157.

[2]杨建峰.好孩子是教出来的[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4:108.

[3]孙玉梅.搞定难搞的孩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92.

作者简介

渠澄(1991.04—),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前教育,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惠民教育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教师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