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锦华
摘 要:后进生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那么我们有什么技巧和策略可以打开后进生们的心扉,让他们取得进步?笔者从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用尊重启发自我意识、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把赞美献给每一位后进生等四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做法,使后进生获得进步。
关键词:后进生;案例;思考;赞美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那么我们有什么技巧和策略可以打开后进生们的心扉,让他们获得进步?
我们应当以慈爱之心为前提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作为一名后进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理解和热爱。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一定要明辨是非,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尤其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又要分析他们的矛盾心理,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情绪,抓住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如何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技巧和策略:
一、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案例1:学生罗斌平时成绩很不理想,平时好玩,心很散,但人很聪明,兴趣爱好广泛。在家访中我得知他最爱调弄自己的遥控玩具车,而且遥控水平不错。于是就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关注他,让他负责组织同学们开展文娱活动,结果他结合自己的爱好,把文娱活动搞得有聲有色。我多次找他谈话,充分肯定他的能力,并鼓励他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有进步。他慢慢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原来的D等到了B等。
思考:一般说来,学生都喜欢被老师表扬,都十分重视老师的表扬,后进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是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生活中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表扬与鼓励。老师的一次鼓励的目光,一个自然竖起的大拇指,甚至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可以长久地激荡在他们的心中,认真地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正的、亲切的,老师的视线中、微笑中、老师的心中有他。长此以往,有助于使后进生全面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二、用尊重启发自我意识
案例2:学生郭浩延,据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评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观察,发现他的表现确实很不尽人意:自由散漫,上课不认真,要么趴着睡觉,要么说话,作业时常不交,性格叛逆,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全班最后一名。刚开始,每次他违反犯错时,我总是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一番,但他对老师的批评已经有了很好的“免疫力”,依然我行我素。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种方法行不通,于是开始思考改变策略。我通过家访、多次个别交谈,不断地与他沟通,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老师对他的关心和信任。上课回答问题也是多加鼓励,一有进步就表扬。对他理解与尊重,实际上为他营造了一个情感氛围,有利于他自身的矫正,期末考试他成绩由34分到了62分。
思考: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困难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惩处,反而易激发对抗情绪。说真的,有的后进生在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差,缺点、毛病比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眼光。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与后进生交朋友,以此改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些后进生之所以“不进盐酱”,主要还是思想感情与教师疏远,心理上怀有戒备。对他们进行教育,首先就要解除其心理戒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他们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动辄训人。
三、把赞美献给每一位后进生
案例4:记得学生胡德锴在一次堂上作文练习写《二十年后回家乡》时,我见他很无聊地东张西望,就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动笔?”他很腼腆地说:“我不会写。”我说:“没关系,老师教你,你一定会的。”接着我引导他展开想象,将来你的家乡哪些事物可能发生变化,什么变化……告诉他只要记住老师的话,“我手写我心。”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就可以了,并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写400字,老师就可以给他及格。在我的鼓励下他做到了。这是一大进步,我不失时机地对他大加表扬。第二天上课,他竞很自觉地拿起笔来抄笔记,我又抓住机会大大地赞扬了他的进步。自此,他学习语文的兴致越来越高,偶尔奖励一些小礼品给他。到期末考试,作文他拿了22分(满分30分)。
思考:后进生进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通过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积累经验,不嫌弃,鄙视他们,不放弃教育,要从多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其次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把赞美献给每一个后进生。你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增进师生之间融洽的伙伴关系,营造友好和谐的班级环境,使后进生真正“融合”,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振林.把关爱献给每一个学生[J].新课程: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