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 邹蕙婷
摘 要:小学教师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力量,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未来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而且也是影响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力量。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教师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还较生硬,并且对有关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结构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体系,导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工作举步维艰。因此,笔者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对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及时;课程模式;改革;研究
引言
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参与和建设,教师必须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引导信息化教学。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过程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教育资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影响
不管是从教育软硬件资源,还是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及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育不公平现象都是事实存在的。这种现象并不单纯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的交互作用,这就导致了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地区和学校发展程度和模式的不同。为了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效果,有必要加强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发展,探索出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的原理、机制和方法。优质资源、新兴信息技术设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的不均衡和不公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进程和深度。
(二)信息技术软硬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影响
在缺少作为物质基础的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的环境下来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无异于纸上谈兵。在具备了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后,教学考虑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怎样最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益,如何评价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教学中应用已有的各种工具和设备,提升教学的质量。但是,教育是本,技术是末,无论可应用的信息技术及环境发生怎么样的变革和刷新,教学的目标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教育的根本,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信息技术都是为教育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教师素养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能力与教学的效果息息相关,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状况、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教师的技术接受度等是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只有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并不断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教育信息化才能实现。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国培计划”,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使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要實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需要教师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进行反思,进而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变革。因此,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学历、教龄、职业倦怠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鼓励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方法探究
(一)加强监督,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现阶段,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以上政府主要起到宏观方针政策制定和统筹规划,县级政府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承担主要责任。“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坚持教育信息化培训交流、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融合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等,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及杜占元在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相继提到,这些部署为各级地方政府指明了信息化教育工作的方向,只有贯彻落实这些政策规定,才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的发展。为提高各级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一方面,上级政府应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教育政策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应施行问责制,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采取多方参与的政策执行力评估,增强各级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鼓励各地探索和创新信息化教育模式
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注重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还应简政放权,注重政府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调整,将权力合理向社会、学校转移,把以往政府对学校的单一行政管辖转变为政府、学校、社会以及教师、家长、学生等的多方共同参与管理。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负责部门,应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改革,支持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各地应结合经济和教育水平实际,因地制宜,鼓励学校和教师大胆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同时,政府应对改革成效显著的地方和个人,给予支持和奖励,并作为示范模式大力宣传和推广,带动其它地区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创新,营造全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氛围,从而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积极性,有力促进其整合能力的发展。
(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建设信息技术环境
调查得知,小学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设有利于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扩充资金购置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来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应引进信息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第三,应引导教师运用现有的设备条件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结束语
信息的全球化和教育的信息化有力的推动了学习终身化的发展进程,现代社会也为公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工具和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多元、逼真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小学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适应知识社会对小学教师所带来的挑战。终身学习的理念倡导小学教师应主动地、自主地、终身地学习,提倡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位来规划、创造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使小学教师适时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完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春辉.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方法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8):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