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越来越重视,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一直是教學的重点和难点,应用题不仅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还关系着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应用题,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采取了多种手法,而本文就将从应用题角度谈一谈应用题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策略
应用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题型,需要学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想象进行解题,因此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一直是难点。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强化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理论并且掌握他们。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上还有所欠缺。接下来笔者就将简单介绍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应对措施。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1.题目脱离生活
知识要为生活服务,虽然现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升学,但是不可否认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现阶段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将学习知识与生活脱离了,很多学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之后觉得学习数学知识没有用处,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到,进而导致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日递减。究其原因就是数学教学以及数学题目脱离生活,应用题也是这样。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很多的数学题目都很难,不仅是解题过程复杂,一些题目的题干都很难读懂。而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不强,面对这样严重脱离现实的题目很难理解,导致解题效率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升。
2.师生互动单一
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原本的师生关系应该很和睦,但是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因为小学生对纪律的感知度不够高,所以教师希望可以稍微严肃一点让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但是长期下来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面对教师时产生了惧怕的心理。同时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没有转换好观念,将自己当成了教学的主导,导致现在的许多数学课堂出现了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讲台下奋笔疾书、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几乎零交流的现象。这样的现象致使学习氛围变得压抑、凝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慢慢消失。
二、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1.培养逻辑思维
上文提到过应用题需要学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需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规范答题,如果答题不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很可能会被干扰。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锻炼学生对题目的剖析能力对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比如从上海到南京的水路有368米,从两港同时驶出轮船,从南京出发的船每小时行驶20千米,从上海出发的船每小时行驶2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面对这样的题目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题目中划重点,之后还可以帮助学生画出简易的路程图,让学生理清思路,这对学生了解应用题解析过程是有帮助的。
2.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学习为生活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是希望日后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的思想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日常困难。但是现阶段的教学没有达成这样的目标,反而渐渐脱离了生活化教学。数学理论大多数来自生活,很多研究过程也与现实有关。同时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与应用题进行结合,或者以现实生活事件为案例进行改编。比如在进行加减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以买水果为例子,一共有17个苹果,妈妈吃了3个,爸爸吃了2个,自己吃了4个,还剩下几个?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很常见,学生可以与现实进行结合,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论。
3.将画图与应用题相结合
图示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一种思想是数形结合,就是将数学理论与图像进行结合,让学生可以更好、更直观的体会应用题的含义。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图示在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更加明显。比如家中养了19只黑兔,养了16只白兔子,请问黑兔比白兔多几只?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将黑兔画成圆圈,将白兔画成实心圆,这样就可以直观的看出两种兔子之间的数量差了。小学阶段的数学理论相对简单,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算高,图示的方法可以方便且有效。
三、结束语
从上文可知,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高度还不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将学生打造成全方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全寿.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探讨[J]. 学周刊, 2015(34):91-91.
【2】刘友红. 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