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审视与反思

2019-09-10 07:22粟远荣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小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粟远荣

摘   要: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做了大量地理论与实践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已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在改革实践中又存在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削弱、用一种模式取代另一种模式、移植套用、急功近利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效果。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应坚持几个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学模式的适合性,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回归教育本质。

关键词:中小学;新课改;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0-0047-04

21世纪初,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构建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因此,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态势。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熟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已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促使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然而,在这次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冷静地分析这些问题,才能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功能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它可以把教学实践的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另一方面,使教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实践功能包括预见、指导、系统化和改进四种,其中的改进功能是指教学模式能够改进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在整体上突破已往的教学模式。正是由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功能,它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有助于改变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状况,形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削弱

传统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这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但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和“重教轻学”的现象,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在本次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出将“课堂交给学生”的口号,提出由重“教”向重“学”转变,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变成“先学后教”。这一转变,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课堂的一切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其目的是致力于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有些教师虽然注重了学生的学,但是忽视了教师的教,没有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可以说是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例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主要是把原来由教师系统讲授的部分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教材,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在这一模式中,教师虽然不用系统讲授,但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辅导,起到解惑、释疑的作用。但有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好,该讲的不讲,该总结的不总结,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自学就会导致自流,产生学习低效等问题,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也就难以体现。

(二)用一种模式取代另一种模式

在本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有些学校和教师认为教学模式改革就是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他们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按照一种新模式来教学。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学校和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极力去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但令人担忧的是变革后的教学模式仍然单一,这同样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创立起来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功能、适用情境和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既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因此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确的教学模式,没有哪一种模式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任何教学模式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总有其局限性。

(三)教学模式的移植套用

新课改以来,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的优秀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各种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影响较大的有: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及东庐中学以“统一教案,师生共用”的理念,进行集体备课研究,以“讲学稿”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这些新教学模式产生的轰动效应,激发了很多学校前去学习取经。但有的学校不顾及本校的校情与学情,生搬硬套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结果是形似而神不似,有其形而无其实,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一些学校与教师也因此失去了最初的教学改革热情,又回归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进一步研究。

(四)教学模式改革急功近利

在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中,有些地区的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急于改变课程实施现状,彰显教学个性,派部分校领导去教学模式改革的名校学习经验,然后自上而下在全校推广所谓的新模式,再由各个学科教师学习与实施,希望新模式能够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甚至要求在整个区域推行同一种模式。有一些校领导急于立威、立功、立名,热衷于推介、创立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模式视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体现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万灵之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反而制约了教学模式功能的正常发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健康发展。审视这次教学模式改革,也正是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各地的教学模式改革就像搞运动一样,大起大落。从几乎狂热的状态又恢复到平静状态,教学改革缺乏持续性,这是教学改革的大忌。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也曾跟风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效果不明显,不久便失去继续改革的信心,又回归传统教学模式。对此,有必要重申专家的告誡:任何教学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短期实现的,更不是以‘革命’方式达成的”。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不完全取决于它外显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有赖于对教育教学规律地深层认识与理解。因此,无论选择与运用哪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都要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学生才能迅速地理解掌握知识,并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时,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发挥。反过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只有师生双方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要遵循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规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防止“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等错误倾向。

(二)教学模式的适合性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都有其运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而不能盲目地“一刀切”。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是有一定依据的。一是根据授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组合。任何课程都有自己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应根据它们选择一组课程完成度高的教学模式。例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一般比较适合数理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模式。例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和引导发现教学模式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先行经验储备,适合年龄稍大的学生。三是根据教师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及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例如,有些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非常高,它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有些教学模式需要较长地准备时间以及精心地设计与组织。

(三)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教学模式是以简约化的形式表达一种教学思想或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现着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它是通向实践的桥梁,有利于教师将先进的教学思想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模式可以学习借鉴,即利用别人的成果,吸取别人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并且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和提高教学质量。但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而且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它不可能用于指导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学模式不可生套硬搬,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主动构建适合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实施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边行动边研究。要根据学科特点、学情和校情进行理解性研究,对不符合本校、本学科的教学情境进行适当调整,改进教学模式,大胆地探索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教学模式改革,绝不是用一种模式代替另一种模式,而是强调由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为了反对教学模式问题上的单一化和“专制主义”。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针对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例如,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学习;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多用于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几种教学模式特点各异,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可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題,而对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模式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有能力、态度和情感等诸多方面。因此,只有综合运用有关的教学模式,用不同的模式来培养和发展学生不同的能力,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此,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回归,要从狂热、浮躁、虚化、功利地追求形式化的思潮中,回归到对教育本质的追求上来,回归到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回归到提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教育理念、教学功力、教学智慧和教学特色上来。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模式要实现回归育人初心,教学模式变革就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而农业则必须按时令操作。同时,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需要等待。因为,能力是通过不断训练得来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

参考文献:

[1]李   森,陈晓端.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胡金平.走出教学模式功能认识的误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76~88.

[4]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7):3~21.

[5]时晓玲,于维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省思与多元创新——基于洋思、杜郎口、东庐等校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5):131.

[6]田宝军,康许培.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7,(10):8.

猜你喜欢
中小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