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合作学习范式及教学策略

2019-09-10 07:22陈卫东高杏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教学策略

陈卫东 高杏娟

摘   要:课堂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克服“内容浅化”“方式泛化”等问题的发生。提高课堂合作学习实效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它在培养学生必备品格、训练关键能力和型塑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方面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范式,并逐步形成自主化教学策略、意义化教学策略、深度化教学策略和可视化教学策略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育人价值;基本范式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0-0027-04

课堂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当前课堂合作学习教学中仍然可见低效的现象,如“内容浅化”“方式泛化”“效果弱化”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思想认识不足、目标定位偏低,从而降低了合作学习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学实践中缺乏教学研究力、创新力,未注重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的基本范式以及教学策略,而导致结果收效甚微。那究竟应如何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率,使得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笔者认为需重新认识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范式,并形成系统的教学策略体系。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育人价值

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国内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均比较集中于教学的价值,局限于传统课堂和学习本身。笔者认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可以深挖、功能可以放大,主要是要把课堂看作一个“小社会”,把学生看作是“小社会”中的一个个“小公民”。合作学习应该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奠基。

(一)培养必备的品格

必备品格主要包括现代公民道德和现代文明礼仪、团结协作精神、规则意识等未来公民所必备的基本道德与素养。这里所讲的规则由师生共同约定,具有“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是人们对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为准则予以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自觉”“规则意识的价值诉求,在于学生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责任伦理的型塑。”它包括规则权利意识、规则程序意识、规则参与意识三个层面。合作学习中人人都有发言权、建议权;人人都按程序走,并形成一种范式、一种习惯;人人都参与倾听、交流、讨论、点评等,从而保障人与人之间能够平等而自由地合作、交往。

(二)训练关键的能力

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其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心理学家们认为,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于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方面,并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力,是能否完成合作任务的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怀疑质疑、善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并能修正自己的观点,其本质就是一种理性思维、深度思维、高阶思维,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

(三)型塑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对自由平等的总体认识、对公正友善的基本理解、对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等。钟启泉教授认为,价值观是每个人的人格,由信念、态度、行为等塑造而成,而知识、技能受制于价值观。因此,价值观应该是“三维目标”的“核心层”,对促进人知识的积淀、技能的发展和方法的掌握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长期在民主自由、开放包容的氛围中学习,可以逐步建立“积极正确的合作观”,包括适切的礼仪观、平等的对话观、公正的评价观、共赢的分享观等。

二、构建切实可行的育人范式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人员结构组成上一般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不仅有利于组内合作、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而且有利于组间的公平竞争。其中,组名可以由各小组根据自身特点命名,设计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新意响亮的名字;组训可以选择名言、警句或格言并加以内化。组名和组训的确立旨在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小组人员数量上通常是3~6人,人员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组内互动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小组座位排列形式上可以是“T”字形、“十”字形等。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内的一切组织形式都要取决于學习内容,并由学习内容决定具体形式。

(二)精心设计“学习讨论单”

“学习讨论单”作为合作学习的“脚本”,规定的学习任务要“少而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规划下,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并展开深度学习。“学习讨论单”设计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合作讨论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这一至关重要的前期工作。

(三)创新教学实践范式

教学范式是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简约化和结构化的描述,它具有稳定性和普适性。适合的课堂教学范式能够提高师生双方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能自觉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创新合作学习教学范式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概括起来讲,可以用“12345”育人范式进行归纳。

1.“1”是指明确“一项具体任务”。即组长根据“学习讨论单”合理分配组员各自的任务,组员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目标是指向培养组员的责任感、目标意识和组长的组织分配能力、决策能力。

2.“2”是指信守“两条说话约定”。一条是“30秒”原则,即每人发言最长时间不超过半分钟,要预留时间给其他同学发言,让“大家说”,体现机会均等。另一条是“不重复”原则,即交流发言时,可以同意他人的观点,但不能重复他人的言论,要学会补充或修改,并发表独特的见解。目标指向培养组员的民主平等思想、批判性思维能力。

3.“3”是指严格执行“三条倾听纪律”。即同学交流发言时不插嘴、不东张西望。目标指向重点培养组员的规则意识、尊重他人的文明礼仪。

4.“4”是指认真参与“四个环节”的学习过程,即参与倾听发言、交流表达、展示汇报、多元点评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三条具体要求:(1)倾听发言:a.身体转向讲话者,目光注视对方;b.微笑倾听并有肢体语言作出反应(或微笑点头或摇头眨眼,表示赞同、反对或疑惑);c.边听边想,能记住讲话要点。(2)交流表达:a想好了再发言,大胆自信;b.语速适当,口齿清晰;c.简洁明了,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3)展示汇报:a.整理观点;b.准备材料;c.上台汇报。(4)多元点评:a.同学互评;b.教师点评;c.自我反思与评价。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合作学习过程。目标指向重点培养组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反思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增强个人自信,提高表达能力、评价能力。

5.“5”是指实现有效合作学习的“五项评价指标”。内容包括:(1)参与面广,组内人员人人参与学习交流与讨论。(2)协同学习,能够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帮助同学解惑答疑,实现共同进步。(3)成果展示,小组成果展示需有效,需得到认可、肯定。(4)达成率高,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既定目标和任务90%以上者为优秀、75%以上者为良好、60%以上者为合格。(5)省时高效,完成合作学习目标任务用时短、效率高(先完成者举起小组牌正面,轮到集体交流则举反面)。这“五项评价指标”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规则参与意识、协同学习精神以及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它既是关注过程的评价,也是关注结果的评价,既是小组“自我”的评价,也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该评价具有教育、导向、监督、激励的作用。

要实现合作学习“12345”育人范式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离不开教师的监控与指导。因此,教师必须要发挥好导师的主导作用,并长年开展有效的严格训练,不能因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首先,教师要执行好“1+n”指导规则。“1”指遵循一条原则,即教师的行为不影响、不干涉小组正常的学习秩序。“n”指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竭力做好多项管理与指导工作:维持教学秩序,纠正个别小组不正常的学习状况;调整组团方式、座位安排,重新分配学习任务;培训轮值组长,帮助其掌握常规的主持方式方法……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也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者、推动者。

其次,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规范训练、持久训练,追求实效、精致与完美。例如,在“交流表达”这个环节上,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使用规范简洁的常规语言,实现精准表达,以增强沟通的粘合力和融通度,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有效实施系统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某具体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任务而制定的教学实施对策和方略,可以理解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教学手段三者的集合。”教学策略具有灵活多变性,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需灵活运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效实施自主化教学策略、意义化教学策略、深度化教学策略和可视化教学策略。

(一)要以自主化教学策略为前提,强化合作学习基础

所谓自主化策略就是指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合作前预学备学、合作中探学互学、合作后补学悟学。具体表现为:在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开展自主性、独立性的预学备学,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自由表达,能够包容不同的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将自主与合作“相融”;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领悟学法、升华情知,即回归“自我”。在此过程中,学习有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方式,但无论是何种方式,都应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自我教育为归宿。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又是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及时补充,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能优化组合、融为贯通,则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要以意义化教学策略为目标,优化合作学习任务

所谓意义化教学策略就是指能够设定最具价值、最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佐藤学在对学习进行界定时指出,学习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反思性思维即探究”,学习是在具体活动中的“社会交往”,学习是持续地构建自我与社会(同一性与共同体)的实践。可见,学习离不开“人际交往”与“反思性思维”。因此,我们必须思考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人际状态,即每个学生都能接纳自我,同时接纳同伴,并能够与其他人协同学习。这是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有助于未来的“社会交往”。二是学习观念,即每个学生能够形成倾听是学习、交流分享是学习、提问是学习、反思也是学习的观念。三是发展思维,即每个学生的从理解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培养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学习品质。

(三)要以深度化教学策略为重点,深化合作学习内容

所谓深度化教学策略就是指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以高品质的学习设计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層次的认知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这些能力对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各类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习讨论单”中主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必须具有引领性、挑战性和合作性。其中,引领性包括思想的引领、思维的引领、情感的引领、方法的引领等,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挑战性是指学习任务需要学生适当的努力才能达成,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合作性是指学习任务具有多向性、多维度,仅凭个人独立学习有一些困难,必须通过分工合作、协同学习方能完成,以促进学生个体自信心、学习力和认同感、归属感等的共同提高。

(四)要以可视化教学策略为手段,简化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所谓可视化教学策略就是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的、不可视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和思维过程等,通过图片图示、表格、作业作品、音频视频等外化手段,让学生学会呈现思维方法及共享学习经验和快乐的一种教学策略,需重点关注合作过程与方法可视化和合作成果展示可视化两方面。在合作过程与方法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讨论学习单”勾画示意图(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韦恩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列出数据表、完成相关作业作品。在展示结果环节,学生结合示意图、表格、作业作品等进行阐述,使合作的成果、成效,尤其是知识的内在联系、问题的解决路径、思维的互相碰撞、情感的交流共鸣、观点的修正契合等得以可视化,从而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合作学习的结果、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超.规则意识的教育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J].课程·教材·教法,2019,(4).

[2]胡继飞.基于教学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进阶模型建构[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3).

[3]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试论中学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