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聪 孟凡生
摘 要:随着CG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数字电影等诸多领域。以电影《阿甘正传》为例,探析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以数字电影为代表的数字艺术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数字艺术在数字电影领域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数字艺术;审美功能;数字电影;阿甘正传;CG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字艺术的审美研究”;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新媒介艺术的审美研究”(J18RA25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早的数字技术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及计算机图形学的诞生。从巴贝奇发明了差分机,专用于航海和天文计算;再到ENIAC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再到后来,美苏军备竞赛,加大了美国对交互式计算机图形的研发力度。与此同时,“交互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用户界面之父”伊凡·苏泽兰也促成了计算机图形学的诞生,而其发明的“画板”软件可以说是今天所有图形设计软件的雏形。这些都无疑为数字技术与电影的结合打下坚实基础。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将计算机用于图形制作,这为计算机图形与电影的结合提供了条件。20世纪60年代,诺尔通过计算机制作的芭蕾舞动画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机动画。爱德华·兹杰克于1961年创作了第一个动画电影。随着CG技术的成熟,第一部数码图像处理技术的影片《西部世界》也随之诞生。而电影《星球大战》更是数字化电影和电脑特技的开始。90年代,CG技术更加成熟,上映于1991年的《阿甘正传》虽距今近30年。但在今日看来,CG 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仍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而数字电影所展现出的新的审美功能亦对当下电影制作有着重要影响。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特效虽不易发觉,但却对电影人物场景的塑造及叙事起着重要作用。电影开头随风飘扬的羽毛、福瑞斯特·甘与总统肯尼迪的见面等场景看似寻常,背后却有着强大的CG特效团队这一坚实的后盾,数字电影由此生发出的审美新质也随之诞生。
一、虚构的真实性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说过:“越是虚构的故事,细节处越要真实。”好的故事大多是人们杜撰出来的,本身就是虚构的。要想使其具有真实性,只有在所虚构的故事细节中力求真实表达,才能使原本虚构的故事具有真实性。同理,相对于普通的电影来说,作为数字艺术领域之一的数字电影,力求故事表达细腻真实是其首要任务,因此不得不运用CG等数字技术来为虚构的故事增强其真实性。数字电影《阿甘正传》中虚构的“真实性”由此产生。
首先,电影中福瑞斯特介绍自己名字来源时,提到自己的名字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英雄3K党领袖内森·贝福德·福瑞斯特将军,这时电影中出现了福瑞斯特骑着战马领兵的场面。实际上,福瑞斯特将军是由福瑞斯特·甘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扮演。整个拍摄过程是先在公园中拍下汉克斯所扮演的福瑞斯特将军,再将此画面合成到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的电影名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原始画面中。这正是力求在虚构的故事中使电影主人公福瑞斯特的名字更具真实合理性,而不得不动用CG技术增强其虚构的真实性。这里运用了替换背景与合成影像,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将不同的影像叠加在一起,既可以用来替换背景,也可以用来替换局部和掩盖瑕疵,达到电影虚拟效果的真实展现。而上例中即运用数字技术来替换布局,以达到福瑞斯特虚拟故事的真实展现。
其次,福瑞斯特因入选美国橄榄球队而受到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接见,这个画面同样是借用CG技术来完成。汉克斯先在蓝屏前参照相关标记完成表演,再与关于总统肯尼迪的纪录片合成,从而与纪录片影像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同时,还使用了声音替身,为确保声音吻合,特效部门还修改了记录片中人物的口型来达到声画一致。福瑞斯特与总统肯尼迪的见面纯属虚构,但为求虚构的真实性,运用CG技术,在细节处做到了真实。由此,不难看出数字技术在力求电影表达虚构的真实性的同时,还有着改变观众观影体验的作用。
最后,成名后的福瑞斯特与早在80年代就被刺身亡的摇滚明星约翰·列侬一起接受访谈,所以此处依然是通过特效合成将福瑞斯特合成进历史影像中。剧组将主持人迪克·卡维化妆成当年采访列侬时的样子,再运用特效将当年的列侬置于影像中,完成了此次采访。这里则展现出对由于一些原因无法拍摄的影像可由数字技术进行加工,如增加或减少一些画面、运用特效等方法。由此不难看出,CG等数字技术对数字电影的重要影响,而影响下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功能也由此展现出来。
在数字电影中,CG等特效技术完成了對虚构故事赋予真实性的任务。正如在《阿甘正传》中,观众通过“真实”的电影故事了解美国大事件及其所蕴含的哲理,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字技术对当下电影产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以数字电影为代表的数字艺术领域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功能。那便是,为使艺术更富有真实性,必然需要运用CG等数字技术来为其装饰,使之成为数字艺术,进而完成对数字艺术虚构的真实展现,新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涌现。
二、塑造的真实性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在《文学的任务》中说道:“当艺术的力量从一片混乱中雕出一副人的面貌时,这种力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同理,宏大场面的塑造亦是如此。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若再赋予数字技术力量,那么数字电影对人物、场面的塑造必然比普通电影更具吸引力。但数字技术的作用绝不是在为了塑造震撼观众视野的宏大场面时才体现,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电影人物的塑造及不得不展现的宏大场面的塑造上发挥重要作用。数字电影《阿甘正传》即通过数字技术充分展示出了人物塑造及场面塑造的真实性。
首先,电影开始不久的一个画面中,少年的福瑞斯特与珍妮为躲避珍妮的父亲而向上帝许愿: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他们许完愿后,一群鸟儿从田间飞出。这群鸟儿并不是真实的鸟儿,而是由CG技术所制作的,制作CG鸟的初衷是因为现实中的鸟儿不好控制。但从这里亦不难看到数字特效为塑造人物性格所做出的努力,即珍妮对摆脱命运、追寻自由的热切渴望,也为珍妮的追梦一生埋下伏笔。通过鸟儿的起飞暗示珍妮的希望,使珍妮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立体。这体现出借用数字技术所表达的人文关怀,通过数字技术使人物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其次,福瑞斯特误跑进大学橄榄球队的比赛中,画面中人山人海。但在真实的拍摄中,看台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由后期将一小部分人挪到不同的位置,最后将所有画面合成到一个画面中,以此展现人山人海的气势。这里的特效运用,虽是为了展现宏大场面,但却是不得不使用,这样既节省资源,又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视觉的传达主要是通过视觉传媒来表现,而只有通过媒介才能更好地展现给大众,电影就可以作为电影制作人与观众之间最好的媒介。可知数字技术对电影视觉的传达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加里·西尼斯饰演的丹中尉因战争而失去双腿,若不是对CG特效有一定了解,必会真的认为该角色是由残疾人所扮演。但真实的拍摄过程是先用蓝布包住其被截肢的部分,再运用CG技术将腿抠掉。数字技术不仅在动画创作中有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动画创作的难度,同时在真人电影中亦有广泛作用。数字技术条件下,三维动画创作软件的出现,促使传统电影创作发生巨大变革。三维软件的运用,使电影创作者可以将电影人物形象及场面最大化地进行动画处理。可知CG特效的运用是完全服务于人物塑造的,绝不只是为了营造宏大的场面。
综上所述,无论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展现的场景还是为了塑造宏大的场面而拍摄的镜头,都遵循了塑造真实性这一原则。既不为了塑造宏大场面而使用数字技术,更不为了拍摄所谓的大片而大量堆叠CG特效。《阿甘正传》这部数字电影中CG等特效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人物的塑造及其表现不得不呈现给观众的宏大场面时才出现,这不仅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看似寻常却又特效迭出的经典“大片”。数字电影作为数字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所展现出的“塑造的真实性”这一审美功能亦可归结为数字艺术的新功能,即对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加工时,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应遵循艺术的完美塑造这一原则。
三、象征的真实性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是人们常用的表现手法,在电影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数字技术的使用,使电影等数字艺术的象征更加具有真实性。因此象征的真实性是在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数字电影所产生的又一新的审美功能。
首先,电影《阿甘正传》中令观众印象最深的镜头之一便是开头羽毛在空中飞舞的那一幕,它在空中自由飘荡了几分钟后最终落到了福瑞斯特满是泥垢的球鞋旁。羽毛看似随意飘荡,实际是有固定的轨迹。拍摄时,先用细线拴住羽毛,下面用风扇吹动,使羽毛在蓝布前“随风飘荡”,再通过电脑特效将其合成在实际画面中。拍摄时先将真实羽毛置于福瑞斯特球鞋旁,通过电脑特效将CG羽毛与真实的羽毛合二为一,因此福瑞斯特捡起的羽毛是真正的羽毛。这主要涉及电影后期编辑中的数字技术,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先记录下羽毛的运动轨迹,再把捕捉到的运动轨迹和创造的虚拟羽毛相结合。
其次,电影中,作战回来的福瑞斯特因羽毛球打得好而代表美国队来中国进行乒乓外交,其中乒乓球并非真实的,而是由CG特效制作。汉克斯实际是无实物表演,这体现了演员高超的演技,同时也表现出汉克斯所饰演的福瑞斯特的高超球技。象征作为智商只有75的福瑞斯特,只要做一件事必会坚持到最后的奋斗精神。电影意在告诫观看电影的平凡人,也应像福瑞斯特一样坚持奋斗,同时该片段表现美国大事件的同时,也展现出电影制作者对福瑞斯特坚持不懈精神的高度赞扬。这里运用影像生成的数字技术,使电影制作者不需要拍摄真实的场景,而是利用电脑建模制作出现实中不存在的景象,即电影中的乒乓球。三维建模技术是影像生成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贡献力量的完美诠释。
数字电影《阿甘正传》通过数字技术展现出了象征的真实性。在CG特效的帮助下,画面的象征更富真实性。象征的真实性作为数字电影新的审美可以归纳到整个数字艺术领域的审美观念,旨在通过数字技术使艺术作品更富象征意义,使其更好地为艺术服务。在数字技术的加工下,使原本平凡的艺术变得更具象征意义,这是数字艺术展示出的又一审美功能。
四、数字技术影响下数字艺术的未来
从数字电影《阿甘正传》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中,CG等特效的运用已经炉火純青。再看近几年的数字电影,如美国的《复仇者联盟》系列、《蜘蛛侠》系列,国内的《西游·降魔篇》《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均大量使用CG等特效手段。可知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数字电影所带来的广阔市场,由此对于数字电影的母体数字艺术的前景也可见一斑。在未来一个世纪的艺术领域中,数字艺术或将占据主导地位,而由其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功能亦会如雨后春笋般涌来。相对于传统电影,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数字电影更能向受众传达出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观众可以更深入地欣赏电影中视觉传达的内容。从而突破了以往传统电影视觉单一的局限,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效果,带给观众更加丰富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简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陈文瑞.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J].农家参谋,2019(17):171.
[4]赵一璟,李佳骏,王欢.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9(15):123-124.
[5]程铁生.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9(15):226+260.
作者简介:丛聪,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孟凡生,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文论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