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2019-09-10 09:11张素芹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必要性青少年

张素芹

摘 要: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劳动教育也被提上日程,本文基于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劳动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引发我们对劳动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劳动教育;必要性;青少年 ;影响

1 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把学生培养成有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

2 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2.1 传统文化方面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劳动教育也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抱朴子》中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说明了劳动的地位。宋代罗大维在《鹤林玉露》中说,“民劳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万恶生。”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有一句话叫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字面的意思就是一天不干活,一天就不能吃饭,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奉献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进行实际的体力劳动,我们才能得到劳动所获得的。

2.2 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伴,父母的人生信念,生活阅历、社会阶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未来。家长不应该只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而忽略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心理、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呵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也越来越明显,将孩子泡在“蜜罐”里长大,养出了许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小公主”“小皇帝”。这种娇惯性格的养成归根结底问题还出在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换句话说,保姆式的教育在我们的家庭环境中还很常见。何为保姆式的教育?简单来说,保姆式教育实际上就是家长只做衣食父母,而没有尽到家庭教育之功能。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甘当孩子的保姆,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看似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但实则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过于懒惰,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坚强的意志。这些青少年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究竟有没有一颗坚强的心那就不得而知了。有个词语叫做“过犹不及”,当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超过了该有的“度”的时候,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梁启超先生讲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家强”。孩子强与不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荣辱,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与民运。有这样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能担当大任有所作为的人必定也是通过吃苦耐劳,劳心劳力,各种意志的磨练才取得成功的。如果孩子从小一帆风顺,那么孩子就无法面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压力。每一对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更重的是如何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立于此,“教孩子”“如何教”“怎么教”则又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方面息息相关。

2.3 学校教育方面

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但劳动教育也同样的重要,劳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好处,还有心理上的,比如他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比如他对个人的创造力和智力因素的认识。劳动所带来的智力的增长,创造力的发挥有助于学习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学习的场所主要是学校,学校的学习应建立新的劳动形式,发展年轻一代体力和智力的同时,还应当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一个没有掌握劳动技艺的人,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道德方面,他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2.4 方针政策方面

近几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要狠抓劳动教育,将“劳”纳入教育方针。2019年启动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中,劳动教育也是专家们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之一。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从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职业启蒙教育等入手,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建立有效的劳动教育机制。

3 劳动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3.1 能够有效的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处,可以使青少年通过自己的直接劳动经验,去感知劳动的不易,从而使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反之,则可能导致青少年的某些认知发生偏差,比如在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出现不尊重劳动人民的行为。

3.2 劳动教育能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没有经历过劳动锻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孩子赶上了这个新时代,过上了好日子,物质生活富足,正是由于他们处在这种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环境、教学设施较好的学习环境中,没有亲身经历,才会缺乏对劳动的思考。举个很小的事例——很多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天天吃的麦子是什么时候收的,面粉是怎样来的。生活在物质富饶环境中的青少年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通过劳动教育我们可以去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给予孩子有关劳动的正强化,培养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3 劳动教育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息息相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从劳动中,学生们理解了各种事实、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这种发展对学习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从苏霍姆林斯基所举的那些实际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思考而变得逐渐聪明起来的。中外许多教育家对劳动是非常重视的,而这种劳动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这一狹隘的一面,脑力劳动也是劳动重要的组成部分。落实到我们实际中来说,本来教育就不单是坐在课堂上学习,而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是有所偏废的。

3.4 劳动教育能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能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但是“知”不是目的,“行”才是。为了使劳动的益处更好的发挥出来,首先就应该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比如与我们的生活起居相关的家务劳动,但是家庭环境中的保姆式的教育,使得孩子锻炼的时长少之又少。父母不知没有经过劳动教育,没有经过体能锻炼,没有经过奋斗,只会把孩子变成一种“虫”——寄生虫。所以要及早的让孩子学会做家务。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不仅仅是一种体能上的锻炼,更重要的是享受家务劳动,从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品格,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

3.5 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勤劳勇敢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品德,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幸福的真谛就在于奋斗,而奋斗就需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青少年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明白劳动的伟大意义,从而坚定劳动的意志,塑造高尚的品德。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萧勇.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7).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

[3] 高靓.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宽广内涵.中国教育报.2019(8).

[4] 张雨强.张书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基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中国教育学刊.2019(10).

[5] 任广峻.优秀儒家文化视角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现代经济信息.2019(8).

[6] 任海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人民教育出版社.

[7] 劳动教育对形成学生优良品德的意义.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必要性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