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林杏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考虑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还应当重视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使学生获得满足自身终身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展开科学有效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十分必要。教师要认真分析初高中數学教学的特点与区别,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且要做好教材上的知识衔接工作,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分析
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在内容的难度与版块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高中阶段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多是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延伸,还有一部分是初中阶段并未涉及过的,学生的学习任务会更加紧迫。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初中生由于学习经历等的原因,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会比较强,很难做到完全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逻辑性思维,因此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而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学习经历,并且逻辑思维趋于成熟,因此,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二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在初中阶段,教师会主要致力于奠定学生的基础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节奏并不会太快,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而在高中阶段,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教师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会更加单一。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一)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顺利过渡,还能够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数学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去形成良好的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感受,避免强硬的措施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进来,才能够发挥出良好习惯的教育价值。
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养成使用思维导图去梳理基础知识结构的习惯。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困难,而借助于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避免出现知识遗漏的情况,并使学生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扩展。在本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元一次方程”为核心词,“方程的含义”“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作为关键词来构建思维导图,从而让学生可以将各个基础知识版块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习惯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动力,为学生的高层次数学学习提供保障。
(二)做好教材上的知识衔接
初高中数学在内容版块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为了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更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做好教材知识上的衔接。针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是简单学习,而在高中阶段则会深入学习的这部分知识,教师应当给予较高的关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高中教材上有的,而初中阶段不涉及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适当补充一些课外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绝对值”这一节内容时,在初中阶段,学生还无须掌握绝对值符号内有字母的情况,而在高中阶段则会涉及这一部分的知识,联系到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对教学知识做衔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优化数学教学的方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会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难以得到发展,这也会给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带来阻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初高中的有效衔接。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比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选择某一个方面去展开统计调查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收获,使学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教材上,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空间,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调动自身的学习经验,实现新旧知识的合理迁移,将所学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使教学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可持续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思考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问题,探索出科学有效的衔接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要认真分析初中与高中在数学教学上的区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处理好初中与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