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摘 要:程序化管理是按照工作内在逻辑关系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群体的工作内容大多数都是重复出现的例行事件。本文旨在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程序,让教学组织演变为程序化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教师的授课负担。
关键词:程序化 教学 管理 效率
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学校组织学生外出,需要携带行李并坐大巴前往,在组织学生上车的时候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各自顾各自的,一窝蜂的往行李舱里塞行李,然后挤出人群再上车,场面一片混乱;另一种是排队先把行李放在行李舱门口,立即转身去上车,行李舱门前留两三个力气大的男生专门往里面放行李,等排队上车的人上的差不多了,行李也基本放完了,最后这几个男生再上车,一切都很有序的进行,丝毫没有忙乱的景象。场面混乱的班级上车需要花费七八分钟,而秩序上车的班级三四分钟就可以全部上完,效率几乎提升了一倍。【1】从这么一个很小的事情中,就可以看出有序和无序的差别。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组织中把一些常规事情都程序化了,就能改变教学中学生混乱的局面,从而打开思路,进行一堂高质量的课程讲授。
一、程序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程序化管理是指按照工作内在逻辑关系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方式。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就描述了大头针的生产制造过程,并将其划分为大约18道工序,这是最早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对程序化管理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在现代管理阶段的各个学派虽然强调战略管理、人本管理,但并不否认标准化、程序化在基础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都肯定了程序化管理在基础管理中的重要性。【2】
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教学和行为管理的主要承担者,直接面对复杂的学生群体,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重复出现的例行事件,经过分析总结,就会演变成程序化管理问题。
二、班级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笔者曾经去一个班级听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讲课,这个班级的课前状况非常令人堪忧。卫生一团糟,黑板根本么有擦,地面上满是纸屑、食品袋、食物残渣,让人无处下脚;玩手机、说话、睡觉的学生占了大半,预备铃打过了,学生完全没有反映,依然我行我素,等上课铃打过了,才三三两两的拿出书开始准备上课。
一节课最重要的是课前准备的十分钟。课前准备好了,老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烦恼皆消,马上进入状态,可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前准备一团糟,老师先要花力气整顿秩序,声音高八度把下面的躁动压下去,到正式讲课,热情已经消去大半,接下来就很难发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抓课堂纪律,先抓课前纪律。而现在很多班级已经没有了课前准备的概念,课前就乱哄哄的,学生的心不定,就难以进入状态,课堂效率就低【1】。
三、程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程序化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程序化管理,规范各类人员的行为,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组织运作过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使组织能更高效的地支配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适应激烈的竞争【2】。
在组织教学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重复出现的例行事件,可以用程序化管理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程序化管理一般是由管理者把反复出现的业务编制成具有相对确定性的程序,执行人员只要按照编好的程序去做,就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课前纪律方面程序制定如下:
1、预备铃响之前五分钟,值日生要把教室打扫干净,做到窗明几亮。
2、预备铃响之前两分钟,全体人员各自归位,不再嬉戏打闹。
3、预备铃响时,文体委员带领大家进行一些课前活动,可以是唱歌,经典诗词的诵读等等。这一阶段的时间不建议用完十分钟,有七八分钟足够。
4、课前活动结束以后,距离上课还剩两三分钟,这时授课老师已经进入班级准备授课。班级全体成员拿出书本,或复习或预习,等待老师授课。
5、上课铃响,学生以一种饱满的状态,准备进行一节课程的学习。
四、程序化管理在班级管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1、在使用程序化的时候,要避免出现思维定式。各种程序的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的,要学会变通。例如这里设计的程序是针对上午或者下午的第一节课,这个时段有预备铃,可以更好的进行程序化训练。而上午和下午其他时间段的课程,课间只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学会适当放松,禁止打闹和过度兴奋,以免影响之后课程的学习。千万不要一成不变,让程序化称为累赘。
4.2、在使用程序化的时候,前期训练是关键。程序化要想发挥优势,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课前纪律的程序化训练需要长期练习,并且最好由教师亲自参与敦促。 程序化管理只需要前期设计出优秀的程序流程并按照流程严格训练,后期就可以长时间的享受收益。就像要压出井水必须先灌入一些水一样,这些许的付出对未来的收益来讲,绝对是划算的。
4.3、在使用程序化的时候,要避免各个程序之间过分独立。程序化设计的每个流程,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要避免各个程序之间过分独立,防止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
参考文献:
【1】陈宇。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科學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2】 高松、罗建 。程序化管理在高中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年1月第1期,P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