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美育教学 弘扬戏曲艺术

2019-09-10 07:22姚志强
教育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进校园戏曲美育

姚志强,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戏剧影视导演,先后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剧目奖及导演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奖及优秀剧目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部作品荣获省部级“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及艺术节优秀作品奖,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2014年,北京市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美育进校园”的实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参小”项目。中国戏曲学院作为第一批资源校,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几年的切身实践与探索,我对“戏曲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将戏曲艺术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

文化危机下的众生相

谁能想到,五年前政府买单请人免费看戏,台上是国家级、省市级的优秀演员,台下却“热闹非凡”,喊倒好、凑热闹的大有人在。我曾经在一场演出中,亲眼看到坐在前排的男孩绕过几排座椅,去拍自己爸爸的肩膀:“你能别说话了吗?”等孩子坐回自己的位置,那边的爸爸又开始肆无忌惮地跟旁边的人聊天,男孩气得直跺脚,又无奈又觉得丢脸的小表情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时候,我们在学校开展汇报演出,超过一个小时,下边就有家长嚷嚷:“快点结束吧!”今天回头来看,觉得不可思议,堂堂北京城中,有人对戏曲不感兴趣就算了,何至于到了“厌恶”的程度呢?但当时“戏曲进校园”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有一项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关于节日,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这样的调查结果背后,隐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

在日本,学校实行“不易”和“流行”两种学习方式。所谓“不易”,就是指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流行”就是体现时代发展的内容。在学校里通过摔跤、柔道、剑道等传统体育活动,培养顽强竞争、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通过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等的学习,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韩国以儒学文化为中心开设必修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而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断层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导致了当代青少年前所未有的文化迷茫,甚至“崇洋媚外”。

2015年7月、8月、9月,国务院办公厅连下两文——《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还特别提到了“文化自信”,即“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戏曲学院乘风而上,经过近几年的积淀,秉承“均衡义务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传承国粹艺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工作理念,以戏曲艺术为主导和特色,兼顾其他艺术门类,切实为基地校的民族艺术教育有序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教戏和教学是两回事

“高参小”项目的经费按照每年10亿的标准拨付。几年下来,丝毫没有缩水。这么大一笔资金的支出表明了政府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和执行的决心。很长时间里,“戏剧进校园”的形式只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剧团来学校演出一场,拿演出补贴,学生则热热闹闹地看一场“戏”,最后孩子们真的能学到东西吗?我看未必。而在师资方面,甚至有的老师教戏,也不分男女,教女孩唱旦角,教男孩也唱旦角。

早在项目初期,仅2014年2月至4月间,中国戏曲学院先后与北京市教委、东城区教委、西城区教委、丰台区教委的有关部门和领导,以及史家小学分校、宣师一附小等九所基地校的校领导集中或分别召开了十余次工作会议,互相了解双方的教育教学思路与工作实际,沟通合作意愿与需求,确认在合作过程中的课程、课时、班级、人数、形式、内容、场所、设施、经费、优势与不足等诸多环节及相关细节,并草拟合作协议、课程方案、预算说明等主、配套文件。之后我们走访了九所合作小学后,双方或多方再次确认合作细节,统一修改方案,采取一校一协议、一校一方案的方式统一签署方案并同步开展工作。可以说,这些准备奠定了我们“戏曲进校园”的总基调。

开展过程中,中国戏曲学院的一些工作创新和思考是非常值得借鉴。比如:

一校一协议、一校一方案,细化合作内容,确保特色鲜明;学院在全日制本科教育教学中,已经具备以戏曲专业教学为主体,兼容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美术等25个专业方向的基础,开展“菜单”式选课,全方位、立体化对合作小学的美育教育、艺术课程予以全面扶持;注重课程(课时)数量对教学质量(成果)的影响;普及性与专业性(教学标准评价在初期以期末验收方式进行,注重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教学)相结合;多年“戏曲进课堂”工作中,中国戏曲学院已经储备了逾50位既熟悉戏曲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有丰富中小学生普及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动员院内外一批专家、教授、骨干教师、在校生参与此项工作,统一进行上岗培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心理、教学规范、课堂组织、身心健康等方面为艺术专业教师进行集中“补课”;编撰并出版“高参小”工作教师用书,保障此项工作进展专业、规范,配套的学生用书也列入工作计划;依托学院“国戏杯”等重大赛事活动平台,为“高参小”工作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戏曲进校园”开展之初,中国戏曲学院共合作了9所学校,涉及3个区的教委,派出50名教师对接学校的戏曲唱腔课、形体课、美术课以及相关的影视、舞蹈、民乐、曲艺等社团建设。目前,200位专业教师分别在28所合作学校开展专业教学,每天有6000名学生在接触同戏曲相关的课程。这是让我感到非常骄傲的事,其中也发生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就在项目开展之初,一位院里专教戏曲的老教授打电话给我,跳着脚说:“我教了一辈子戏,从没见过这么不尊重我的学生!”原来,他的班上有一名自闭症儿童,平常不管上什么课,只要他高兴,就会大喊大叫。当时老先生正在教戏,这个孩子忽然不知道怎么了,满教室转着圈地爬……六七十岁的老先生,国家一级演员,培养了无数戏曲名家,哪儿见过这种场面!了解情况之后,我跟老教授说:“不是孩子不尊重您,是孩子自身有一些问题。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咱们都得把课上好!” 逐渐地,我们的专业教师也接受了“教戏和教学是两码事”这一观点,在本职艺术专业之外,开始关注教学细节,比如一堂课下来,要不要组织孩子上厕所;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说话,要不要管、怎么管等,他们都开始关注,教学效率和效果也大为增强。

为戏曲娃娃搭建更高平台

2016年10月,在市教委指导下,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由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承担促进会办公室工作,组织统筹北京市各区教委及260余所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上文提到的中国戏曲学院在“高参小”项目中的创新点之一——“国戏杯”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覆盖北京、江苏、福建、山东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和新加坡等国,吸引了数万名学生参加。大赛以其“参与性、艺术性、观赏性、创造性”等特点,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涌现的优秀节目连续六年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超过30个小时的孩子们的精彩表演通过央视媒体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传承国粹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不仅是“国戏杯”大赛的宗旨,更承载着全体戏曲人的深切期望。由孩子们演出的《少儿唱大戏》《盛世新蕾》,参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2017年和2018年的新年戏曲晚会,让“高参小”的戏曲娃娃们登上了最高规格的戏曲舞台,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亿万观众展示了北京“高参小”工作的阶段性成绩与丰硕成果。

戏曲的普及在于全社会的重视。每个接受戏曲教育的孩子的背后,承载的一定是整个家庭对戏曲的关注。戏曲是专业,尊重是前提。国家意识、行政政策、文化与教育共识的引领之下,制度、经费、师资、教材的保障与建设必不可少,戏曲人的责任意识激发、素养与能力提升则会为戏曲普及提供强大助力。三管齐下,这些将为戏曲娃娃走向更高的平台提供最稳固的基石。

值得欣慰的是,五年前乱哄哄的戏台下,喊出的倒好声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现场和沉浸在戏曲中如痴如醉的观众。这是我们戏曲人乐见其成的事,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关于戏曲推广,我们也在尝试多渠道、多路径,比如将戏曲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甚至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深化美育教学,弘扬戏曲艺术,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一个戏曲人都责无旁贷。

Tips

北京市“高参小”项目,即北京市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是首都教育界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做出的努力与尝试,它高度关注当下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

猜你喜欢
进校园戏曲美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