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平
真正的灯,绝不是只照耀脚下的路,给行者平坦的路径和安全的去向。真正的灯,一定是直抵心灵深处,让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前行的勇气。
这盏灯,就是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教育之灯。
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野荒民散之境,四荒八极之地,筚路蓝缕的师者,却气定神闲,安之若素,眉宇间充满的是对信仰的执着。
子路怔在原地,良久。凄风依旧,腹饥未止,一腔不平与怒气却已不知去向……
孔子之教,以培养君子为目的。君子,有弘毅之责,有怀德之能,君子行天下,应有君临天下的气魄和担当。
君子之教,这是孔子为教育点起的第一盏明灯。
君子的优秀品质是“仁”,仁的本质是“爱人”。老子是孔子敬佩的师長,老子却从不说“爱”。他只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因为无偏爱,所以对一切一视同仁。在老子心中,公平公正就是大爱的本质。
这何尝不是对爱的教育最好的解读!
因为公平,没有哪一个学生会由于自身的不足而被排斥;因为公正,每一名学子都能绽放自己的与众不同。好的教育环境就是信任每一个、关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光明的世界,就是由心怀大爱、相互包容、彼此信任的群体铸就的。
大爱,是教育之灯最温暖的色彩。
君子之风与博爱公正,正是教育者自点心灯的两柄烛火。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有一次发现有名学生因为吸烟将手指熏黄,于是劝其戒烟。不服气的学生说:“您不是也吸烟吗?”只这一问,从此张伯苓戒了烟。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于每一个人“修己安人”的状态,兴旺于言传身教的点点星火。
每一个老师都可以成为那盏灯,且必须成为那盏灯。这盏灯,闪耀于师者风范,化之于沧桑众生,心心相传,匹夫不辍。
这是一盏不灭的中华文化之灯,是一盏温暖的教育之灯。
(作者系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国培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