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青
【摘要】目的 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017年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关节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夜间睡眠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而住院時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
骨折患者由于周围组织和骨骼发生了连续性的破坏,疼痛感剧烈,再加上术后切口的疼痛,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同时严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1]。疼痛管理是骨科病房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评定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为此,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并疼痛控制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017年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男86例,女54例;年龄17~72岁,平均(48.2±3.7)岁;股骨骨折66例,胫腓骨骨折25例,肱骨骨折18例,髌骨骨折13例,锁骨骨折12例,尺骨骨折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骨折类型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具体包括以下:①药物护理:将个体化、多模式、超前镇痛的用药原则作为药物护理的核心,在患者入院后经医护患三方的共同参与下进行超前镇痛,患者术前评分低于4分者,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200mg/次,2次/d;评分超过4分(包含4分)者,肌注或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次,2次/d。术后3d,遵医嘱肌注或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次,2次/d,并加镇痛泵。②非药物护理:首先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疼痛是病情自然产生的情况。完善病房内的设施,并在走廊与病房内设置宣传板与小手册,让患者随处都能学习无痛管理;第三要对患者的患肢随时进行热敷、冷敷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最后要给予患者合理的体位,切勿因患肢角度异常或固定过紧加重疼痛。
1.3观察指标
采用李克特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夜间睡眠时间[3]。采用评分形式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一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0%。统计两组患者关节Harri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与夜间睡眠时间比较
2.2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疼痛是骨折术后常见的一种情况,疼痛作为目前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会引发人体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炎性物质释放、致痛物质释放等[4],不利于患者的切口愈合。疼痛控制护理是在无痛原则下,通过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舒适的护理环境,降低患者的痛苦,让患者能安稳的度过诊疗阶段。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无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并让患者做好评估准备,根据相应的管理流程,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最好使用多模式的镇痛,并结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协同镇痛,减少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让患者安稳的度过围手术期。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护士的疼痛照顾、止痛效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夜间睡眠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疼痛控制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延长夜间睡眠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凤兰,廖灯彬,刘晓艳等.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4,35(1):145-146.
[2]胡三莲,黄健.急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49-51.
[3]刘萍,王鹏飞,付亚辉等.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 (33):4199-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