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类人才的重要公共必修课程,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单学期的大学英语考试成绩为基础,分析不同生源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绩特点,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层面,提出对中医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成绩;教学改革
一、学情分析概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共有7个本科学院,包括3个一本招生学院和4个二本招生学院。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前2个学年共4个学期学习大学外语。本文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各本科专业的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其中大学外语2为教考分离科目,即由校外的专家根据学生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考试命题,大学外语4为校内命题考试。
二、学生成绩分析
(一)大学英语2成绩分析
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学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80分以上的学生仅为1/4。其中中医学院80分以上所占比例较高,且不及格率较低;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临床医学院各分数段所占比例呈正向分布;护理学院和管理学院不及格人数超过40%;康复医学院的成绩分布呈現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二)大学英语4成绩分析
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全校各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较一年级相对所有提高,表现为不及格人数和比例有所下降,其他各分段人数有所增加,不同学院之间相比较,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三、从学生角度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要做课堂上的主导者
建议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进行设计、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要作为课堂主导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不是简单地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在学生需要时给与指点与启示。
(二)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力度
建议教师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之外,尽可能多监督学生的课外学习,也希望任课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定期组织随堂测试,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平时成绩提供依据。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反映外语基础差、底子薄,有时对外语学习信心不足。希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当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兴趣时,可以有效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对语言学习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能力。
(四)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希望教师能够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与合作,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既要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化难为易,步骤合理,又要考虑其趣味性、参与性和一定的竞争性。
四、从教师角度对学生继续学习及后续课程学习的建议
(一)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习惯
建议学生赋予学习外语的意义,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联系起来,以此为学习外语的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动力。学生可以利用各类网络学习载体,每大坚持“打卡”完成外语学习;也可以用传统的方式,包括熟读课文、累记单词、定期做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训练等,养成每天学习外语的习惯。
(二)重视第一课堂学习
希望学生能够重视第一课堂的外语学习,掌握外语学习的规律与科学方法,突破传统英语的学习方式,真正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个性化的外语学习思路,再以此为基础开展专项训练,最终实现应用能力和应试成绩“双提高”。
(三)尝试拓展不同的学习途径,探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培养外语学习思维,要利用一切资源学习外语,包括外语歌曲、外语电影、外语刊物等,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注意揣摩其中的语境和语态;同时,还要利用学校资源,努力拓展专业外语的学习,尝试阅读外语文献或外语原著,实现公共外语与专业课程的“双促进”。
(四)加强与教师沟通和交流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课上课下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便于教师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五、小结
中医类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继续将继续坚持以本为本,立德树人,大力推进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认真探索学生外语学习的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应用能力,努力实现公共外语教学服务专业学习的目标定位,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刘宇(1984-),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